
科学家发现造林能降低区域臭氧含量
【瞧!我们的前沿科技】本报北京4月21日电(记者晋浩天)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张霖课题组通过改进区域空气质量模型,并结合全球植被卫星观测和我国林业统计年鉴数据,揭示了我国南方地区森林化对区域臭氧空气质量与森林碳储存具有双赢效果,表明我国造林既有助于增加碳储存,又能降低区域臭氧含量,进而持续

4月18日0时起,兰州市黄河以北局部区域计划停水24小时
奔流新闻讯(记者赵鑫远)4月14日,记者从兰州城市供水(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为保障兰州市黄河以北区域的供水安全,新增黄河南北向供水通道,为后续北部城区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供水基础设施保障,经兰州市政府主管部门批准同意,兰州城市供水(集团)有限公司定于4月18日0时-4月18日24时(共计24小时),由中

留住“宝藏”记忆,扬大团队打造能听能看的“数字家书”
当记忆在时间中封印,如何追思这段过往?记者9日从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获悉,该院团队将新技术与专业所学结合起来,通过技术手段,让老教授家中尘封已久的静态老照片“复活”。严公宝教授和同学们看老照片扬州大学的严公宝教授现年八十六岁,有时翻开泛黄的旧照,已不太记得清早些年的事情。“偶尔看看之前的相册,我忘

当清明遇上“AI复活”,数字重生的伦理与法律边界在哪里?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一种名为“AI复活”的服务在清明前夕悄然兴起,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项服务声称,只需提供逝者的照片或录音,就可以通过AI技术让亲人在屏幕上“活”过来,甚至开口说话。然而,这背后所涉及的伦理和法律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AI”复活能实现怎样的效果?数字重生的法律边界又在哪儿?“

天津印发《天津市风电光伏发电开发管理办法(试行)》
人民财讯4月2日电,天津市发展改革委近日印发《天津市风电光伏发电开发管理办法(试行)》,其中提出,本市风电、光伏发电开发遵循以下原则:强化统筹、规划引领。加强风电、光伏发电相关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强化资源普查评估,严格落实“三区三线”管控要求,科学避让各类敏感因素,合理布局可开发区域。综合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