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型社会的特点
王建强
摘要:B型社会一般来说比较重视自圆其说讲道理,喜欢争辩一些问题,理想化想象力丰富,创新意识强、自由乐观、随遇而安,孩子气浓。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自控能力差、不善总结与回顾,散漫,凑热闹,无规矩意识,卫生习惯差。
关键词:B型;社会特点;原理
“中图法”分类号:B84
一、B型人占到40%以上的社会是B型社会
B型社会一般来说比较重视自圆其说讲道理,喜欢争辩一些问题,理想化想象力丰富,创新意识强、自由乐观、随遇而安,孩子气浓。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自控能力差、不善总结与回顾,散漫,凑热闹,无规矩意识,卫生习惯差。
B型社会主要以印度文明为标志,以其古代哲学为代表,以思维为出发点,以瑜伽为核心方法。表现的目的为人与自心的关系。与宗教的关系较近。印度文化的特点是宗教性,在印度,宗教一词完全失去了它在西方的传统定义,一种思想、观点,如果不以宗教的面目出现,在印度是没有市场的。甚至如果你是唯物论者或是无神论者,都要以宗教的外衣包起你的思想,才能被人聆听。印度人不关心自然与社会,可能是因为这些都离自己太远了,也是人最终都无法真正控制的。但人自己离自己最近,离得近应该最容易掌握,快乐与痛苦说到底都不过是人自己内心的感受,同样的事物,你感觉美而人家未必感觉如何,所以一切美好最终的源泉是人的“心”。
印度的哲学追求的是美好的东西,但与西方人和中国人不同,后两者始终认为内心感受必须靠外界刺激才能生起,而印度人则认为感觉可以受心灵的控制任意生起,所以不必关心自然与社会,人一样可以得到最终的美与解脱,有时甚至对自然与社会的关注会妨碍人对自己的认识。于是出世思想与瑜伽的自我修行,成为印度文化中最大的成分。印度文化不是实用性的,也不靠实证,只要内心得到满足即可,大致可以算是属于心灵享受性的,或是说非理性的浪漫主义性的。[1]
二、印度人的思维习惯与行事风格
据称,印度人的血型结构为:O型31%、A型21%、B型40%、AB型8%,是一个典型的B型发散性思维的国家。印度人的思维习惯与行事风格充分体现了B型人不受约束、自由自在、古道热肠、随心所欲、不记仇恨、喜受赞美、乐观心态、耐受贫苦、与世无争和粗枝大叶的性格特点,以及痴迷宗教、寡谈政治,国家、民族、历史意识淡漠,乐观认命、幻想来世轮回、善恶自有报应和不愿反抗等的政治倾向。
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印度社会出现了一些很有趣的现象:软件创新开发、娱乐电影、部分高科技遥遥领先,但总体国民贫困人口比重过大;总有雄心壮志,却鲜见落实;贫富差距巨大、腐败盛行,但却少有举旗造反的历史巨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却只是为了言论自由,法制意识淡漠,仍是一盘散沙;喜欢受到尊重,却容易被利用;认死理与他国闹冲突,但总是没占多少便宜;宗教思想智慧丰富,影响世界广大,但多是模糊理论,与实际结合不上,对社会进步作用甚小。所以说,印度的社会进步还需要很长一段的整合期,这对他们来说无疑是十分困难的。B型社会容易四分五裂,需要有比较强势理性和有号召力的执政者才能控制,否则会长期陷入无序杂乱的环境中而无法解脱。
关于印度B型社会的特点,季羡林大师曾描绘得惟妙惟肖:印度人没有空间和时间观念。永恒那一刹那,宇宙同一个小点,在他们看来都没有多大差别。因而印度几乎可以说没有真正的历史。在四五千年的长时间里,我们只找到几个可靠的日期;而这几个日期也还是根据印度以外同印度发生过关系的国家的记载推出来的。一走到幻想的王国里,他们就显出了自己的身手,仿佛是太空里的飞鸟,大海里的游鱼,任意飞翔游泳,没有一点障碍(本文注:B型社会的特征)。说到天,又何止三十三层;谈到地狱,也不止十八个;再说到世界,就在三千大千世界以外还有无量数的世界存在。天帝释住的神宫当然是七宝雕镂,但实际上却并不这样简单。我们得要想象到这七宝有各种的光彩,各种的形态。这种种不同的光彩、种种不同的形态,交互间错盖成一座宝殿。黄金的黄光,珊瑚的红光,毗琉璃的白光,另外还有无量数的光,辉耀在一起。再衬上檐边的七宝铃,上面的七宝网,旁边的七宝池,池旁的七宝树,我们就可以想象这都率天宫是什么光景了。佛从头顶上向外放光,这我们都还可以想象。但他这一放就是无量千万条,用印度人的说法就是有如恒河沙数。上面照彻了三十三天,下面一直照到十八层地狱的最后一层。每一条光的顶上都浮着一朵大莲花,每一朵莲花的上面端坐着一个佛。这个佛还像原来的佛一样又从头顶上放出光来,仍然是无量千万条。上面又有莲花,又有佛,这佛又放光。他们的幻想真如万千涌泉,源源不绝。而且一切都生动、美丽,一点也不枯燥。他们既然有这样的本领,所以对他们来说,一切走兽飞鸟都有了人性;一切泉石树木都有了生命。从不知什么时候起,印度人就相信灵魂不灭,就是所谓轮回。一个人做好事,下一生就可以成神;做坏事,就可以成禽兽成饿鬼。人与兽之间根本没有什么区别。在他们的寓言和童话里,一只牛说话,它真的就是在说话,毫不勉强,为什么一只牛不能说话呢?于是在高山上,深林里,小河边,到处都充满了生命。你无论走到什么地方也不会感到孤独和寂寞了。世界上的民族,不管皮肤是什么颜色,不管天南地北,从一千多年以来,不知道有多少千万人听过《五卷书》里的故事了。从这里他们得到了他们所需要的快乐。它把人们从现实的纷扰里带到一个童话的国土里去。在这里一切都是自由的,一切都是活生生的。人与兽和谐地住在一起,连山林树石小河都仿佛有了生命,到处流动着一片生机。人们平常时候被抑压下去的幻想在这里又抬起头来,他们又可以到月的国、虹的国,兽的国,甚至植物的国里去邀游。他们的心灵又可以得到暂时的解决。等他们再回到现实世界里来的时候,虽然现实世界仍是现实世界,仍然是死板纷乱;但他们的心灵究竟解放过一次,他们又有了生力来担当这些死板和纷乱了。世界上还有第二本书有这样的力量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