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匈奴人是现在的什么人种民族(匈奴人是黄种人还是白种人?)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15 16:47:55    

匈奴族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统一大漠的游牧民族,建立了十分强大的大帝国。历史上对匈奴民族的种族以及民族成分都产生了不少的争议。许多人认为,匈奴人和中亚、东欧的游牧民族接近,因而是白种人,另一部分人认为匈奴和突厥、蒙古一脉相承,是属于黄种人。那么到底匈奴是黄种人还是白种人呢?

首先,看看中西方对匈奴民族相貌的记载。中国的古代文献将白种人称呼为“深目多须”“深目高鼻”。一般而言,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如果出现白种人,史书就会特别留意。例如《北史》记载康国人“深目、高鼻、多髯”,《晋书》记载羯族“高鼻深目多须”。而对于匈奴人,中国史书基本没有记载其面貌,而是记载其习俗,这可能是因为匈奴人和汉族的长相差距不算太大。

欧洲史学家对匈奴人的相貌有较多的记载。东罗马史学家普里斯库斯在《匈奴史残稿》中描绘阿提拉的长相:“他的身材矮短,胸部宽广,头很大,眼睛小,散发出灰色。他的鼻子是平的,脸是黑的。”法国著名汉学家戴遂良如此描述匈奴人:“身材矮而粗壮,脑袋圆而硕大,宽脸,高颧骨,塌鼻子,胡须浓密,佩一只耳环。除了头顶留一束头发,其余部分都剃光。眉毛很厚,眼睛像突出的杏仁一般,瞳仁是活泼的。”根据以上两者的描述来看,匈奴的长相是比较偏向于黄种人的。

阿提拉

当然,光靠历史的记载还不能说明问题,我们必须结合分子人类学研究的成果进行综合判断。根据匈奴墓葬的文化和NDA分析,南匈奴和北匈奴有很大不同。北匈奴起源于蒙古国的石板墓文化,其Y染色体大多数是Q、R、J、E、N等,和西亚、中亚、东欧民族具有很大的联系;南匈奴起源于鄂尔多斯文化,其Y染色体主要是O3和C2,其中O3比例很高,而汉族的主体就是O3。

在匈奴汗国分裂后,北匈奴的贵族继续与汉为敌,最终西迁,和中亚、东欧的民族融合,形成了匈人;而南匈奴则选择依附于汉朝,继续居住在漠南(河套)一带,成为了汉朝的子民。魏晋时期,南匈奴进一步南迁到了山西一带,成为“五胡乱华”中的先锋。北魏建立后,大量的匈奴部落融入了汉族。对南匈奴后代的呼延、呼、慕容、尉迟、赫连、宇文姓氏的DNA测试结果显示,其O3占据主导。

这就比较复杂了,意思是北匈奴基本是黄种人和白种人的混血,而南匈奴的混血也比较多,但是总体是黄种人的基因。古代亚欧大陆的游牧民族分布都是很有规律的,越往西,白种人的比例越高,越往东,黄种人的比例越高。根据的《北史》的记载,西域地区除了于阗之外,其他的国家都是“深目高鼻”,而翻过了阿尔泰山后,就应该是黄种人逐渐占据主导了。

古代的匈奴也并非是一个单一的民族,在匈奴统一了大漠之后,大漠之上的民族都称为匈奴。当后来的鲜卑征服大漠后,这些民族又改称为鲜卑。以此类推,后来的柔然、突厥和蒙古都是类似的。这样说下来,现在的蒙古必定和匈奴是有渊源的,而蒙古人是典型的黄种人。

在鲜卑族征服大漠后,北匈奴的一部分选择了西迁,一路上又融合其他民族的基因,最终在欧洲演变为“匈人”。显然欧洲匈人的白种人成分比匈奴人的更高,但是欧洲人依然将他们看做是黄种人。

综上所述,就可以断定:匈奴是一个族群十分复杂的民族,其中包括各种各样的部族,以及黄种人、白种人甚至棕色人种。这些民族又相互通婚,混血的局面也十分频繁。但是从总体上来说,匈奴人是黄种人是没有问题的。


相关文章

汉子茶得知我头纱三百万后疯了许畅畅张旭博小柠大结局在线阅读

张旭博和我恋爱后,经常拿着我的钱出去消费,请黄毛几人吃饭。无形之中成为了他们之间的老大。因此听到张旭博的话后,黄毛下意识地挪开了脚。张旭博连忙上前将我扶了起来,心疼地问

我的系统带崩了反派未删减阅读

马队在一片肃穆沉寂中行进,唯有马蹄踏过泥土和枯枝的声响,以及金属甲片偶尔碰撞的轻鸣。沈哲被横放在马背上,颠簸得五脏六腑都快移了位,粗糙的绳索磨得手腕生疼。他试图记住路

苏衔月沈寒川锦书难寄春风误全文(苏衔月沈寒川)章节免费阅读

第四章三十鞭落下,苏衔月早已皮开肉绽。最终支撑不住,彻底昏死过去。再次醒来,是在医院的病床上。背后的伤口得到了处理,但因为残留不少倒刺,医生建议她住院观察几日。住院期间,

奈何桥上几许全本小说(奈何桥上几许)全文阅读

1寅时三刻。紫苏准时起床点亮幽冥灯盏,为墨渊备下今日要穿的玄色官服。等待熬煮墨渊偏爱的彼岸花蕊汤的时辰里,紫苏亲自洒扫寝宫,以免手脚粗笨的鬼仆不仔细,坏了墨渊的好心情。

惊雷劈棺!神兽白泽喊我复活了最新章节 江暖白泽全文阅读

江暖带着白泽,撑着她的小竹筏,沿着河岸水缓的地方一路逆流而上。这货总喜欢蹲她肩膀上,说是站的高风景好,呵!AI生成的图片,宝宝们凑和看吧。河边长满了郁郁葱葱的苦柳树,每一棵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