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切口”撬动“大民生”——平凉市崆峒区社会救助改革显成效
崆峒区西郊街道开展2025年社会救助领域小切口改革(试点)工作培训会。两个月前,平凉市崆峒区西郊街道甘沟路社区居民孙丽娜的丈夫突遭意外,导致全身多处骨折,让这个依靠打零工维持生计的家庭陷入了困境。崆峒区民政工作人员在走访中得知此情况后,通过新推行的社会救助“一次申请、分层审核”机制为孙丽娜家办理了低

留住“宝藏”记忆,扬大团队打造能听能看的“数字家书”
当记忆在时间中封印,如何追思这段过往?记者9日从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获悉,该院团队将新技术与专业所学结合起来,通过技术手段,让老教授家中尘封已久的静态老照片“复活”。严公宝教授和同学们看老照片扬州大学的严公宝教授现年八十六岁,有时翻开泛黄的旧照,已不太记得清早些年的事情。“偶尔看看之前的相册,我忘

白山市文明祭祀倡议书
广大市民朋友们:一年一度,又是清明。在这缅怀先辈、祭奠逝者、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里,为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进一步深化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确保大家度过一个安全、文明、绿色、节俭的清明节,白山市文明办、白山市民政局向广大市民发出如下倡议:文明祭祀,培育新风。告别祭祀陋习,倡导文明祭祀新风尚。摒弃

当清明遇上“AI复活”,数字重生的伦理与法律边界在哪里?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一种名为“AI复活”的服务在清明前夕悄然兴起,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项服务声称,只需提供逝者的照片或录音,就可以通过AI技术让亲人在屏幕上“活”过来,甚至开口说话。然而,这背后所涉及的伦理和法律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AI”复活能实现怎样的效果?数字重生的法律边界又在哪儿?“

张家界市永定区这5条路巷有了“名字”
红网时刻新闻4月2日张家界讯(通讯员 田贵学)3月31日,张家界市永定区民政局通过永定区人民政府网站向社会公布了永定区官黎坪街道5条路巷的命名,彻底解决了游客和当地群众坐车定位难、路巷难找等困难。永定区民政局为做好官黎坪街道5条无名路巷命名,根据《地名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53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