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网传“草莓农药残留量大”,吃了就会发烧咳嗽,专家回应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1 07:40:00    

近期关于草莓的一些传言出现在网络上。上海辟谣平台最近收到举报:部分社交平台出现大量所谓的“善意提醒”,说有一种病叫“草莓瘟”,孩子吃了草莓就会发烧咳嗽、上吐下泻,原因是“草莓上农药残留量大”,这种说法可信吗?

关于草莓农药残留量大的说法由来已久,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草莓果肉裸露在外,人们直接食用,此外果肉柔嫩,无法用力清洗。听上去貌似容易让人信上几分。然而,这种说法其实违背了农业常识。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植物科学系主任连红莉告诉记者,在种植草莓过程中,只有在定植草莓苗时使用一点点农药,主要是为了将草莓苗可能携带的病菌等杀死,而且相关农药不会对食用安全造成影响。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植物科学系主任 连红莉:草莓开花以后,对药特别敏感,而且它一旦开花,还需要蜜蜂来进行授粉,所以一般开花以后,基本上是不用药的。从开花到草莓成熟差不多要30天至45天,开花之前打的药,基本上都已经被分解了,都是非常安全的。其实草莓和其他蔬菜等农作物比起来,最大的优势是生长成熟的时间是冬季,周围的环境中也没有病虫害,开花以后一直到成熟,完全是不施药的。

记者从河南省安阳市草莓种植户了解到,确实如此。他告诉记者,开花后别说是施肥,连喷水都不行。

大棚里种出来的草莓是反季水果吗?

网上还有说法称“冬天上市的草莓是大棚种植,属于反季水果,不能吃”。这是真的吗?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植物科学系主任连红莉介绍,正是因为设施的普及才让我们尝到了鲜美的草莓。以前,没有设施大棚,植物为了保证繁衍休眠,到4月份、5月份后,气温升高了才开始迅速开花,结果的过程非常快,反倒果实品质不太好。设施大棚就很好解决了这个问题,果实的品质其实是比露天栽培的要好得多。

所以,大棚种的草莓不是反季水果,而是现代农业根据草莓生产特性,采用的恰当的种植方式。

“多头”“空心”“白色”草莓与激素无关

针对有些草莓出现“多头”或者“空心”的现象,有说法认为这是和草莓打了激素或膨大剂有关。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植物科学系主任连红莉解释,绝大多数和激素或膨大剂无关,主要是花芽分化、授粉不良、品种特性问题、环境不合适等原因造成。

来源:央视财经

相关文章

新华视点|科技扎根田野间 多地探索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近期,多地立足资源禀赋与技术优势,探索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各地通过“产学研”协同、科技育种、智慧种植、特色产业培育、生态改良等多元模式,推动农业生产向生态化、智能化、产业化转型,绘就农业现代化发展新图景。■“产学研”协同 构建有机旱作生态循环链近年来,山西农业大学山西有机旱作农业研究院采用“高校+

从植物认知到DIY制作,茂名荷塘林场带你解锁自然新玩法!

8月9日,茂名市国有荷塘林场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自然探索之旅。16组亲子家庭和师生通过沉浸式的植物认知、趣味手工和鲜果采摘等多元体验,开启了一段亲近自然、感知林业生态的奇妙旅程。活动伊始,在专业导师的带领下,参与者们沿着林间小道开启了一场“林下经济作物探秘”之旅。沉香、斑兰、魔芋等特色作物引起了大家

醋泡花生不能降血压

  老醋花生是经典的佐酒小菜,深受大众欢迎,而所谓“醋泡花生能降血压”的说法更是流传甚广,不少人对此深信不疑。那么,这种说法到底有无科学依据?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阮光锋表示,醋泡花生是味道可口的健康零食,但并不能降血压。防治高血压需要“科学饮食+规律运动+按时服药”多管齐下,而不是迷

青海省特色农牧业品牌推介签约会举行

青羚网讯(记者 石成砚) 6月26日,由省人民政府主办的青海省特色农牧业品牌推介签约会在西宁举行。省委常委、副省长才让太致辞。此次会议充分利用“青洽会”平台,以农为媒,通过现场推介、品牌宣传、集中签约等方式,推广青海优质农牧业资源,充分展示“净土青海·高原臻品”农牧业区域公用品牌形象,在农牧产业发展

陕西移动西安分公司:“移”路耕耘,“农”墨重彩

智慧大棚里5G信号与传感器数据在云端交汇,农户轻点手机就能调控整个温室的“风棉水肥药”——这幅科技赋能农业的场景,正是陕西移动西安分公司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从智慧大棚的数字蝶变,到夏粮抢收的实干坚守,再到爱心集市的产销联动,西安移动以科技为笔、实干为墨,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正绘制着一幅数智与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