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百年四圣祠“变身”艺术场 川美青年艺术家邀请展在蓉启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2 17:52:00    

封面新闻记者 罗田怡 摄影报道

当四川美术学院2025届毕业展的锋芒尚未褪去,一群青年艺术家已带着创作悄然进驻成都四圣祠街区的百年老建筑。

2025年7月12日,由四川美术学院主办的“生光·叠境——四川美术学院青年艺术家邀请展”正式启幕。这不仅标志着川渝艺术对话进入新阶段,更展示了企业深度参与、有效推动公共艺术落地的创新路径。

开幕式现场

四圣祠街区作为中西文化碰撞的百年见证,首次以历史空间承载当代艺术。策展人何桂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展览是四川美术学院和成都锦江区的一次合作,希望在成渝双城经济圈背景下,推动重庆与成都青年艺术之间的对话和交流。”

“当代艺术作品的介入,与原有的建筑空间与环境,既是一种对话,也是一次激活。”何桂彦告诉记者,四圣祠作为历史文化保护建筑,承载着历史记忆,具有老成都川西文化特点。当青年艺术家的作品进驻以后,实现了艺术与建筑的巧妙碰撞。

展览现场

记者了解到,此次展览共分为三个板块,此次展览为四川美术学院2025届优秀毕业生与驻留计划青年艺术家搭建了独特的展示舞台。青年艺术家们以新锐锋芒在百年时空交错的舞台登场,开启一场关于成长、碰撞与新生的对话。

观者穿行于历史廊道与当代创作之间,体验着一种迥异于传统白盒子美术馆的、沉浸式且充满身体感知的多维艺术旅程。时空在此刻交错叠合,历史与当下相互映照。

展览现场

“这些青年艺术家有一个共同点——他们注重个性,注重媒介创新,作品在风格和语言上都能体现这一代年轻艺术家的艺术思考,以及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何桂彦说。

同时,本次展览所创新的“校企”高效协作模式也是一大亮点,川美输出前沿艺术表达,企业通过文化赋能实现价值提升,历史街区重获活力,形成可持续闭环。双方合力,共同叠加作用于这片沉淀百年的文化场域。

展览现场

“生光·叠境”亦是成渝双城文化艺术共振的一次有力实践。它不仅集结了两地优秀的青年艺术力量,构建起一个充满活力的创作与交流共同体,更成为了推动川渝文化深度协同、共谋未来发展的驱动力量。

据了解,本次展览将持续至8月12日,观众可通过展览微信预约免费参观。

相关文章

百年四圣祠“变身”艺术场 川美青年艺术家邀请展在蓉启幕

封面新闻记者 罗田怡 摄影报道当四川美术学院2025届毕业展的锋芒尚未褪去,一群青年艺术家已带着创作悄然进驻成都四圣祠街区的百年老建筑。2025年7月12日,由四川美术学院主办的“生光·叠境——四川美术学院青年艺术家邀请展”正式启幕。这不仅标志着川渝艺术对话进入新阶段,更展示了企业深度参与、有效推动

确定!这所大学在宜兴设校区!

【来源:江南晚报】近日宜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一条土地征收公告征收土地位置东至横塘河、南至周杨公路西至屺分公路、北至河道总面积达19公顷引发了不少网友的关注文中提到有人猜测此块教育用地是用于建设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对此有市民在宜兴市市长信箱进行了提问随后官方回复来了确定了拟用地单位为江南影视艺术职

海内外专家海口共议灯塔文化保护与传承

人民网海口7月9日电 (记者李学山)7月8-9日,国际航标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Marine Aids to Navigation,简称IALA)“2025年度历史灯塔保护国际研讨会”在海南海口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主办、海口航标

今天,每个中国人都不能忘记!

88年前的今天“七七事变”爆发日军全面侵华中国军民奋起反抗拉开全民族抗战的序幕为保卫河山无数中华儿女血战至死如今 88年过去了但那段充满血泪的历史那些血染山河的先辈我们不能忘记!不敢忘记!铭记历史,吾辈自强!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责任编辑 罗秋旭责任校对 杨飏主编 严云终审 编委 李荣

工业臂“跨界”当老中医!成都造艾灸机器人上岗,毫米级误差寻穴施灸→

机械臂悬停在顾客背部上方,点燃的艾柱在金属灸筒中明火燃烧,烟雾瞬间被吸入净化系统,只留空气中淡淡艾草香。在成都市成华区“917智能健康小屋”内,红星新闻记者观察到,搭载3D视觉的机械臂正沿人体曲线缓缓移动并“寻穴定位”,当店长蒲若溪在控制屏上选定“温肾祛寒”,工业级六轴机械臂随即复刻出传统艾灸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