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大小快评第1018期】24小时免费公厕:城市文明的温暖注脚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10:05:00    

烟台市融媒体中心评论员 姜春康

据烟台市融媒体中心报道,旅游旺季即将到来,烟台市环卫中心正紧锣密鼓地推进滨海一线的公厕提升工程。去年以来,滨海一线共新建了5座公厕,增加厕位41个,改造提升13座公厕,增加厕位24个。截至目前,滨海一线公厕总数已达到33座,并全部实行24小时免费开放。

“人有三急”,如厕虽是小事,却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在旅游旺季即将来临之际,烟台市环卫中心对滨海一线公厕的全面升级,尤其是33座公厕全部实行24小时免费开放,无疑是一项充满温情的民生之举。

这一升级改造,亮点颇多。

从设施完善来看,新建公厕和改造后的公厕更加注重人性化设计。无障碍卫生间和第三卫生间的设置,充分考虑到了残疾人、老年人、母婴等特殊群体的需求;儿童洗手台、母婴台等便民设施的增设,让公厕的服务更加贴心。

从卫生管理角度,先进的通风除臭系统、智能感应设备,如自动冲水、洗手液自动感应装置等,既提升了公厕的卫生程度,又让市民和游客使用起来更加便捷。而且,通过建立健全常态化巡查和监管制度,落实24小时开放政策,形成了公厕保洁、养护、管理和问题整改工作的闭环,确保公厕始终保持“四净三无两通一明”的标准。

“24小时公厕”,是城市管理理念转变的体现。过去,部分公厕存在开放时间不合理、设施陈旧等问题,给市民和游客带来诸多不便。如今,烟台市以市民和游客的需求为导向,将公厕建设纳入重点民生实事,加大投入,提升服务质量,这是从“管理城市”到“服务城市”的积极转变,彰显了城市管理者“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它更是城市文明程度提升的象征。一座城市的文明,不仅体现在高楼大厦和繁华的商业街区,更体现在这些细微之处。24小时开放的公厕,在深夜为行人提供方便,在细节处为特殊群体提供关怀,于无声处传递着城市的善意与温暖。它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城市对每一个个体的尊重,让人们在使用公厕的过程中,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包容与文明。

对于即将到来的旅游旺季而言,这些升级后的24小时公厕,也将成为烟台的一张亮丽名片。整洁舒适的如厕环境,会让游客对这座城市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提升城市的美誉度和吸引力,助力烟台旅游经济的发展。

希望更多城市能以烟台为榜样,重视公厕建设与管理,让“24小时公厕”成为城市的标配,让每一位市民和游客,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享受到这份贴心的公共服务,让城市文明的温度,在小小的公厕里传递、蔓延。

责任编辑:杨云阁

相关文章

住建部:城市更新“无体检、不更新”

5月20日上午,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有关情况。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秦海翔表示,此次《意见》的特点之一是“抓体检”。他强调,建立城市体检与城市更新一体化的推进机制。“城市和人一样,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也需要做好城市的体检。”秦海翔说,经

各地如何打好“首发经济”这张牌

首店、首秀、首展、首演……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首发经济近些年在各地掀起消费热潮,成为拉动市场消费的“火车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期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因地制宜推进首发经济,鼓励国内外优质商品和服务品牌开设首店、举办首发首秀首展。首发经济正在成为多地释放消费潜力、提升

“多格合一”,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街道商户占道纠纷,在街区议事会上被商户、居民、城管“三方共议”化解;餐厅油烟扰民矛盾,经党建联席会协调解决,既保住“烟火气”又守住“清新味”;待建工地出现违规停车和居民种菜问题,城管、城建、公安等部门现场办公,三天内完成疏导整治……近期,上海市创新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多元共治为路径的“多格合一”模式

早睡1小时,原来有这么多好处!第一个就没想到

天天嘴上说早睡,一不小心熬夜到凌晨的,是不是你?睡眠不足,不仅会拥有黑眼圈,还有很多坏处——全身肥胖、腹型肥胖的风险显著增加,睡得越晚,风险越高;抑郁的患病风险显著升高;糖尿病风险上升,胃肠功能紊乱、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也会增加。有一种说法,早睡1小时,可以缓解抑郁,帮助减肥,维持血糖平

一游客在四姑娘山疑因高反离世 医生提醒:高原反应不可大意

5月10日,有网友发帖称,一名男性游客在四川四姑娘山旅游时,疑因高反送往医院抢救无效后遗憾离世。网传信息显示,该名男性游客与三名朋友自驾出游,来到四姑娘山镇后第一天就感觉身体不适,同行人员为此打了一辆顺风车,准备把他送往成都接受治疗。据接单的顺风车司机介绍,5月9日晚,接到该游客同行人员从四姑娘山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