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药香满园富农忙!宝丰县多样化特色种植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9 15:23:00    

近日,宝丰县赵庄镇官衙村的元胡迎来了丰收季,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周边前来帮忙的村民正抢抓农时,采挖元胡,一筐筐饱满的元胡从土地中“破土而出”,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药香。

据了解,元胡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等功效,市场前景广阔。官衙村共种植元胡50余亩,平均亩产可达近1000斤,每斤售价在18元左右,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元胡采挖全靠人工,得用小锄头慢慢刨,急不得。”种植户李松营一边熟练地清理元胡根茎一边介绍,“虽然耗人工,但也给周边乡亲们提供了在家门口挣钱的机会。”

采收期内,每天有60余名村民在种植基地务工,负责采挖、分拣、清洗等工作,日收入几十元到一百多元不等。留守妇女、老人能够实现在家门口灵活就业,既增加了收入,又能兼顾家庭。

“过去村里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效益有限。现在村上不仅有200多亩的阳光玫瑰葡萄园,还种植有200多亩的大蒜,这几十亩元胡的试种成功,让大家又看到了多样化特色种植的新方向。”官衙村党支部书记崔军跃表示。

从传统农作物到特色中药材,官衙村的元胡种植不仅是一次农业产业的创新尝试,更是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接下来,赵庄镇将继续引导扶持特色农产品规模化种植,充分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在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上做文章,坚定步伐向着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目标大步迈进。(蔡长伟 雷云晓/文图)

相关文章

强堡垒、兴产业、优治理|贵州以“黔进先锋·贵在行动”为总载体激活乡村振兴“红色引擎”

乌江河畔,小小红薯成为思南县周寨村的富民“金疙瘩”,“接二连三”全链发展带动全县2万余户群众增收;雷公山下,党组织引领下的“原住民+新村民+智囊团”的基层治理创新,让黔东南州雷山县乌东村“在大山里寻找到了另外一种可能”;…………广袤农村是乡村振兴“主战场”,党建引领,强堡垒、兴产业、优治理,绘就黔贵

南京高淳古柏街道:一张“爱心榜”,温暖一座村

扬子晚报网7月1日讯(记者 郭一鹏 通讯员 魏宏伟) 韩全林100元,施春梅100元,刘阳庆200元,袁定俊200元,陶进良200元,刘振禄300元……近日,南京市高淳区古柏街道三保村刘陶袁自然村养老服务睦邻点的院墙上,一张鲜红的“献爱心捐款榜”格外醒目。这张大红纸上,密密麻麻记录着近百名村民为突发

伴村成长⑥ | 玩转生态魔术,西湾村换来青山水长流

编者按:群山沃野间,一场多年的双向奔赴正结出硕果。褪去机关气、裹满泥土香的驻村工作队,以“伴村人”之姿扎根沃土:破产业困局、塑文明乡风、引发展活水、注科技动能,更在相伴同行中唤醒乡村自主生长的内生力量。当村民的盼头化为干事劲头,当干部的责任融入乡土情怀,这些村庄在产业、文化、生态、组织、人才的全面振

陕西移动西安分公司:“移”路耕耘,“农”墨重彩

智慧大棚里5G信号与传感器数据在云端交汇,农户轻点手机就能调控整个温室的“风棉水肥药”——这幅科技赋能农业的场景,正是陕西移动西安分公司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从智慧大棚的数字蝶变,到夏粮抢收的实干坚守,再到爱心集市的产销联动,西安移动以科技为笔、实干为墨,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正绘制着一幅数智与温情

深读丨5000立方米山体倾泻而下,“零伤亡”怎么做到的

22人安全转移5分钟后 5000立方米山体滑坡倾泻而下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泽牧 匡柏学 郭启超 通讯员 徐栋 王登府五峰湾潭镇茶园村二组滑坡区现场。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郭启超 摄6月18日至21日,入梅首轮强降雨横扫荆楚。连绵起伏的武陵山里,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湾潭镇最大累计降雨达331.5毫米。19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