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游客破3亿人次!百业联动,场景上新,成都谋划更多“爆款”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21:59:00    

“走,去成都!”无论何时,当旅游的计划提上日程,成都这两个字总会出现在热门选项之中。

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成都游客接待量达3.06亿人次,同比增长6.02%;旅游总收入3732.66亿元、同比增长7.9%,文化旅游业总体实力保持全国第一梯队。这之中,境外游客的比例也在不断提升。

成都,这座拥有4500年文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正以独特的魅力走向世界。

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旅游资源的优势禀赋,成都得天独厚。但吸引游客源源而来的,已不仅仅是资源的得天独厚。在成都,“文旅+百业”“百业+文旅”,百业融合之下,新产品不断推出、新场景频繁亮相,新的化学反应正被催生。

今日(31日),成都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召开,成都文旅百态所塑造出的独特景象,在现场展区呈现得淋漓尽致——

高科技智能眼镜,能在景区为游客实现智能讲解和同声传译;

无人机外卖配送,让游客的咖啡直接从云端飞来;

人体外骨骼机器人,能帮游客轻松登山,“如飘行般省力……”

成都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集中展示区

今天,“成都造”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总票房已突破154亿,位列全球影史票房榜第5名。百业赋能,成都不断上新的文旅场景,能否如《哪吒》一样踏上风火轮?这场大会给出了答案。

“文旅+百业”“百业+文旅”

催生了怎样的化学反应?

桃树下,桌案前,一位身着汉服,盘头簪花的小姐姐正用一双巧手修复残破的古籍书页。这是她的绝活儿——文献修复,同时,这也是一项可参与的文旅体验——“我在洛带修文物”

这名“手艺人”,是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副主任兼技术部部长、“四川工匠”鲁萌。近年来,成都兴起“簪花潮”,仅龙泉驿区洛带景区的簪花妆造店铺就从2023年初的28家增至300家。作为文献修复匠人,鲁萌在洛带选了一处院子,开设了自己的工作室,在簪花体验之上叠加了“文物修复”的传承与体验。

鲁萌(右)

受限于文物修复的高手艺、高门槛,许多游客心向往之,却并未想过可以亲身参与。但鲁萌在工序中设计了一些并不复杂的环节,让游客一边学习,一边体验。

“当前,游客们对于旅行的追求已不仅仅是到此一游、到此一拍,大家渴望更加深度的文化体验和情绪价值”,鲁萌说,“文物修复”不仅可以传承文化与技艺,更能让人静下心来感受文化魅力。因此,她的工作室一开业即火爆,她说,这就是“文旅+”的魅力。

在大会展区中,鲁萌的展位对面是一家以科技赋能文旅的科技创新企业——NMO影目科技,其产品是“INMO GO2同传翻译智能眼镜”。

“我们的眼镜具备翻译功能,可以在同声传译中直接显示翻译字幕。运用到景区中,可以实现智能导览和翻译。”四川影目科技市场品牌部刘宇为红星新闻记者描述了一个场景:游客去熊猫基地看花花,花花出现前,眼镜中可以显示实时距离和路线,花花出现后,眼镜中则会自动显示花花的特征简介。

四川影目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眼镜

“我们2025年销售已突破10万台,既有景区采购,也有个人购买。”刘宇说,这是“文旅+科技”带来的效益。

展览中,崭新的“文旅+”场景,呈现出成都新的一面,呈现出新的魅力与活力——

宇树科技生产的Unitree Go2机器狗不仅能提供智能导览、多语言交互等服务,还能进行人流监控、紧急疏散、危险区域预警等工作,目前在成都宽窄巷子等景区景点均有应用;

四川翔彭智航科技现场演示了无人机配送咖啡,该公司已在彭州市开通15条“云端外卖”航线,年飞行超3000架次;

四川翔彭智航科技有限公司展教部负责人罗怡君

火爆出圈的红果短剧《家里家外》掀起“跟着微短剧去旅行”新热潮,更让其关联的“川渝文化”“蜀地美食”搜索量激增300%。

“文旅+”的后面都能加些什么?答案是无穷的想象。敢于无中生有、善于出奇制胜,就一定能在融合发展中催生更多“化学反应”。这就是文旅成都的新机遇,想象力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有看头、有玩头,更要有赚头

下一步,如何上新更多“爆款”?

旅游兴,百业旺。

一系列融合业态、创新场景的上新,吸引了各地游客“到成都街头走一走”,更推动了成都全市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去年,成都旅游总收入3732.66亿元、同比增长7.9%。增长的背后,“文旅+”功不可没。

比如“文旅+演出”。红星新闻记者从大会上了解到,去年,成都出台推动演艺市场发展16条措施,全市演出场馆达108个,举办音乐演出5800余场,票房收入16.93亿元,大型演唱会规模居全国前五,平均跨城观众占比超50%,“跟着演出游成都”成为新时尚。

比如“文旅+冰雪”,在都江堰市,年均超15万滑雪爱好者涌入融创雪世界(热雪奇迹),承接10余万人次专业滑雪训练,2024年冰雪旅游营收超1.3亿元。

成都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场外展示区域的展品

再比如“文旅+文创”,成都博物馆依托馆藏文物资源创办了“这礼是成都”文创大赛,吸引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千余家高校和文创企业参与,孵化出“镇水神兽石犀盲盒”“成博蜀锦杯”等3200余款优质文创产品。

这一系列场景业态,有看头、有玩头,同时有赚头。而成都还在不断打造更多文旅融合新业态,为游客提供个性化、深度化、特色化的品质旅游和场景体验,推动文化旅游强市建设不断开创新局面。

也就是说,成都需要更多“爆款”,像刷新票房历史的《哪吒2》、像一票难求的《只此青绿》一样的“爆款”。

全年吸引游客超1700万、吸金超30亿元,成都传媒集团东郊记忆就是成都的文旅“爆款”之一。

大会期间,成都传媒集团东郊记忆运营方,成都东方正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建强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今年,东郊记忆在春节前推出了“时尚创意空间3号仓”,“这里原来是室内的封闭空间,我们把它改造成了一个新的商业空间。”马建强表示,下一步,东郊记忆的空间改造还将拥抱新科技。“会结合AI等新科技元素,以科技化的结合,让园区焕发更强的张力。”

东郊记忆3号仓开业活动现场举办的表演活动

成都文旅集团在创新产品供给上,也有着清晰的计划,“文旅+交通”“文旅+赛事”“文旅+影视”,都奔着“爆款”冲。

“文旅+交通”方面,该集团与成都铁路局共同打造轨道上的五星级酒店“熊猫专列·成都号”,今年5至10月车票已全部售罄,其中境外游客占比达70%。

“文旅+赛事”领域,去年已成功举办“2024英雄联盟季中冠军赛”,在吸引了观赛游客10万余人、拉动消费1.5亿元的基础上,今年11月还将升级引入“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预计超20万外地粉丝跟着赛事来蓉旅行。

“旅游+影视”方面,该集团引入影视IP“水龙吟”,在金堂五凤溪古镇落地影旅融合项目,元旦试运营已吸引3万余名游客,将与同名剧集同步呈现。此外,沉浸式公园剧游《望江梦华·薛涛吟》预计5月将在望江公园正式上演。

成都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集中展示区的简州面塑

“成都的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这给予了各行各业在文旅上可进入、可参与的机会”,四川影目科技市场品牌部刘宇说。

站上新起点,成都文旅将迎来千行百业的赋能。这座城市的多元文化、多彩风光、多样生活,将迎来更多丰富的呈现方式。数不尽的奇思妙想,尽显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

红星新闻记者 王垚 摄影记者 刘海韵 杨译焮

编辑 欧鹏

相关文章

可立克涨2.01%,成交额3673.20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8.05万元

来源:新浪证券-红岸工作室4月2日,可立克盘中上涨2.01%,截至10:32,报13.73元/股,成交3673.20万元,换手率0.55%,总市值67.66亿元。资金流向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入8.05万元,大单买入595.55万元,占比16.21%,卖出587.50万元,占比15.99%。可立克今年以

晶晨股份涨2.08%,成交额1.9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952.61万元

来源:新浪证券-红岸工作室4月2日,晶晨股份盘中上涨2.08%,截至10:24,报82.89元/股,成交1.99亿元,换手率0.58%,总市值348.08亿元。资金流向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入1952.61万元,特大单买入164.83万元,占比0.83%,卖出1195.24万元,占比6.00%;大单买入

文化如何赋能城市发展?专家:要实现文化链、产业链、空间链“三链融合”

4月1日,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主办、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与中共杨浦区委承办的“理润申城·杨浦|理论Young帆”项目在上海市人民城市实践展示馆正式启动,并举行以“文化传承与创新:释放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为主题的首场活动。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为松,杨浦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施方等出席活动。活

山东工行:推进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走实 助力外贸企业蓬勃发展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2日讯 (山东台综合广播)壮大外贸新动能,离不开金融助力,尤其需要对中小微外贸企业加大融资支持。作为服务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银行”,山东工行加力推进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落实落细,持续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精准为中小微外贸企业提供融资支持,以务实行动助力外贸高质量发

中航沈飞降本增效扣非连增八年 毛利率升至12.47%销售费降55%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徐阳“中国战斗机第一股”中航沈飞(600760.SH)经营质效稳步提升。根据2024年年报,报告期内,中航沈飞实现营业收入428.37亿元,同比下降7.37%;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简称“净利润”)33.94亿元,同比增长12.8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