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三个关键词,透视成都文旅基因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22:31:00    

每经记者:石普宁 每经编辑:唐元

eVTOL低空⻜⾏器、裸眼3D大熊猫、VR大空间沉浸剧场、金针菇旱雪毯、大蒜咖啡、托运重物的机器狗……3月31日,成都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在都江堰市召开。在这场兼具科技感和文化创意的大会上,我们看到一个又一个令人赞叹的成都文旅创新发展“基因”。

随着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近年来成都在旅游领域大放异彩,频频登上热门旅游城市榜单。

数据显示,2024年成都游客接待量达3.06亿人次,同比增长6.02%,旅游总收入3732.66亿元,同比增长7.9%,文化旅游业总体实力稳居全国第一梯队。

文旅产业素有“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将文化旅游业培育为支柱产业,也成为各大城市在选择经济发展路径时的共识。依托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的旅游资源禀赋以及坚实的文旅产业基础,成都正在稳步推动文化旅游的强市建设。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余洋 摄

场景:重塑文旅体验

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的当下,场景创新正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新技术应用、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抓手。

大会现场的展览区,可被看作一个微缩的场景创新展览会:eVTOL飞行器模型、VR大空间沉浸式剧场体验设备、裸眼3D全息智能炫屏等尖端技术产品悉数亮相,与短剧创作、实景演艺、电竞赛事等新型文化表现形式深度融合,充分展现文旅产业多元化发展的创新图景。

以eVTOL为例,其背后是以低空经济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在沃飞低空文旅全产业链项目展示区,沃飞长空自主研发的AE200赫然在前。

沃飞长空的展览负责人田曌麟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该机型充电一次可飞200公里,兼具安全、环保、舒适等优势,能有效提升景区交通效率,特别是避免地面拥堵的状况。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余洋 摄

与此同时,数字技术也正在重塑成都文旅体验。

“依托裸眼3D全息显示技术,呈现景区文化内涵与故事,满足游客沉浸式体验需求,”成都星蓝星数字科技总经理李加泉表示,公司正通过科技手段生动呈现景区文化内涵,助力成都文旅产业升级转型。

随着“跟着演艺去旅行”“跟着赛事去旅行”“跟着短剧去旅行”等形式的愈发流行,成都本地也诞生出一批文旅创新场景。比如,近日火速走红的短剧《家里家外》,以川渝文化为内核,上线72小时播放量破10亿,不少网友已规划探访剧中取景地;咕咚APP通过“文体旅融合”模式,打造“一城一赛事”IP,形成“以赛塑旅、以旅彰文”产业联动效应;尖锋旱雪自主研发的金针菇旱雪毯已落地国内50余个文旅景区及训练基地,覆盖21国39个项目……

图片来源:腾讯视频

融合:诠释文化内涵

“文化+”战略正成为文旅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其中“文化+科技”的深度融合尤为突出。

成都市淡马锡广告传媒有限公司打造的裸眼3D城市地标项目,通过弧形LED屏等创新技术,为城市形象推广注入新活力。“裸眼3D技术在城市中轴线和地标推广中所起到的作用十分显著,”公司董事长杜海清告诉记者。

与此同时,科技应用也在破解行业痛点,如成都包李行公司开发的智能行李管理系统,已构建覆盖40余城的“行李到家”服务网络,有效提升游客出行体验。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此外,成都在“文化+文创”的文旅模式创新上持续突破,通过特色文创产品生动诠释城市文化内涵,让时代精神凝聚于方寸之间。

成都博物馆党总支书记、馆长任舸告诉记者,“作为一家博物馆,研究内容是我们的专长。文创的推广和设计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参与。”据悉,在“这礼是成都”文创产品设计大赛中脱颖而出的镇水石犀盲盒,在2021十大年度国家IP评选文博赛道获得第3名,年销量超2万份。

图片来源:成都博物馆

如何把文化和乡村振兴进行结合?位于温江区的“大蒜咖啡”项目给出答案:以乡村咖啡为切入点,整合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大蒜,形成了“农创产品研发-文旅场景转化-社群商业变现”的乡村文旅产业发展新路径。

大蒜咖啡品牌联合创始人、成都榜样青年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戴超表示,“大蒜咖啡”是文旅消费场景,更是产业孵化器,除了能够培育更多类似产品外,“周边老百姓也会把家乡产品做成文创,拿去售卖。”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余洋 摄

载体:构筑产业格局

文旅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载体支撑。成都各区(市)县依托文旅园区和重点项目,结合区域禀赋,推动差异化发展,形成区域协同与产业升级的合力。

成都高新区以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为承载地,加速打造数字文旅产业集群。2024年,园区已引进腾讯新文创总部等76个重点项目,实现营收83亿元,聚集从业人员6000余人。

依托《哪吒2》《王者荣耀》等头部IP的孵化优势,该区正推动数字内容向线下场景转化,构建文旅融合的新型“流量引擎”。

图片来源:天府软件园

聚焦加快建设国际音乐之都示范区,武侯区则以成都音乐文创园为阵地。聚集产业链企业超600家,约占全市总量的30%……2024年,成都音乐文创园总营收达445亿元,音乐产业行政支持指数、发展潜力指数、产业融合指数排名全国第一。

同时,作为成都“跟着演艺去旅行”的重要目的地,龙泉驿区依托东安湖体育公园、梵木创艺区,培育赛演产业、发展赛演经济。

数据显示,2024年全区举办高人气演唱会209场、高能级赛事12场,吸引观众150万人次,票房收入9.13亿元,拉动周边消费62亿元,带动社消零增长7.6%。

图片来源:成都东安湖体育公园

此次大会的举办地——都江堰市,则以国际视野塑品牌,打造特色IP强矩阵。近年来,青城山—都江堰景区、天府青城康养休闲旅游度假区加快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度假区,同时都江堰市持续深化文旅融合发展,做优都江堰放水节等“六大品牌节会”。

上述种种实践表明,成都正通过精准定位和资源整合,激活文旅产业的多元潜能,并加速构建以数字文创、音乐产业、演艺经济、国际旅游等为细分领域的产业集群。

无论是数字文创的全球输出,还是赛演活动带来的“奔赴一座城”,抑或是历史、自然文化资源的内涵升华,在推动文化旅游业向品质化、多元化、智慧化、国际化方向发展的道路上,成都始终以创新的思维,提质升级文旅产业,为城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每日经济新闻

相关文章

可立克涨2.01%,成交额3673.20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8.05万元

来源:新浪证券-红岸工作室4月2日,可立克盘中上涨2.01%,截至10:32,报13.73元/股,成交3673.20万元,换手率0.55%,总市值67.66亿元。资金流向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入8.05万元,大单买入595.55万元,占比16.21%,卖出587.50万元,占比15.99%。可立克今年以

晶晨股份涨2.08%,成交额1.9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952.61万元

来源:新浪证券-红岸工作室4月2日,晶晨股份盘中上涨2.08%,截至10:24,报82.89元/股,成交1.99亿元,换手率0.58%,总市值348.08亿元。资金流向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入1952.61万元,特大单买入164.83万元,占比0.83%,卖出1195.24万元,占比6.00%;大单买入

坚定信心,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山东加快推进能源转型改革

人民日报记者 李波 李蕊吊装船上,光伏平台凌空吊起,钢管桩一寸寸扎入海床;放眼远处,挖掘机挥动铁臂,将海缆深埋海底……山东东营市垦利区海域,100万千瓦海上光伏项目建设正加速推进。“倒排工期挂图作战,能早一天是一天!整个项目将安装2934个光伏平台,年发电量预计达17.8亿千瓦时,大约能满足267万

文化如何赋能城市发展?专家:要实现文化链、产业链、空间链“三链融合”

4月1日,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主办、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与中共杨浦区委承办的“理润申城·杨浦|理论Young帆”项目在上海市人民城市实践展示馆正式启动,并举行以“文化传承与创新:释放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为主题的首场活动。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为松,杨浦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施方等出席活动。活

山东工行:推进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走实 助力外贸企业蓬勃发展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2日讯 (山东台综合广播)壮大外贸新动能,离不开金融助力,尤其需要对中小微外贸企业加大融资支持。作为服务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银行”,山东工行加力推进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落实落细,持续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精准为中小微外贸企业提供融资支持,以务实行动助力外贸高质量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