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粉裙姐”隧道骑电动车致严重拥堵,引发事故谁担责?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4 15:45:00    

近日,

江苏南京多位车主反映,

一名未戴头盔、穿粉红吊带裙的女子

骑着电动车进入隧道(单向二车道),

缓慢行驶在机动车道中央,

导致后方车辆发生拥堵。

而面对不断鸣笛示意的车主,

该女子捂住左耳,

始终维持着缓慢的速度,

毫不理会身后车辆。

对此,

南京交警五大队回复称,

对于该女子的行为,

交警明确表示其已构成违法,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

已依法依规对其进行了劝导

并处以50元的罚款。”

不少网友疑惑:

这样的处罚是否过轻?

此类未戴头盔骑电动车进入隧道的行为,

会面临怎样的处罚?

若后方车辆因避让引发交通事故,

责任谁担?

一起来看《法治日报》律师专家库成员、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管理主任吴学联律师的专业解读!

1、此类违法行为通常会面临怎样的处罚?

该女子骑电动车在隧道中行驶,而隧道通常会设置禁止非机动车进入的交通标志,并且隧道、高架等机动车专用通道只允许机动车行驶,该女子的行为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七条“道路划设专用车道的,在专用车道内,只准许规定的车辆通行,其他车辆不得进入专用车道内行驶”的规定,依法对此类行为处警告或5-50元罚款。同时,该女子未戴头盔违反了《江苏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第二十二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未按照规定佩戴安全头盔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警告或者20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面对鸣笛拒不避让的行为属妨碍交通通行,破坏了正常的通行秩序,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十九条“违反道路通行规定”的兜底性条款,应处警告或5-50元罚款。

2、若后方车辆因避让发生交通事故,该女子是否需要担责?

若后方车辆因避让发生事故,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若该女子违法进入隧道、占用机动车道且拒不避让的行为,是导致后方车辆采取避让措施的直接诱因,则属于“过错行为与事故发生有直接因果关系”。

此时若后方车辆已尽到合理观察、减速等注意义务,女子通常应承担主要或全部责任。若该女子因违法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需按其应当承担的责任比例赔偿给他人造成的医疗费、车辆维修费用、误工费等损失。如果其行为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还可能面临治安处罚,如警告、罚款、拘留等。若情节严重的,构成交通肇事罪,还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3、对于此类行为,除了罚款,还有哪些其他约束手段?

面对此类情况,除罚款外,警方还可以采取暂扣非机动车、责令其参加交通安全学习教育等措施,提高其交通安全意识。对于多次违反规定的,可以加重罚款额度,或者将其违法行为纳入个人信用记录,对其在出行、信贷等方面产生影响,从而起到更好的约束作用。


来源:法治日报

相关文章

“粉裙姐”隧道骑电动车致严重拥堵,引发事故谁担责?

近日,江苏南京多位车主反映,一名未戴头盔、穿粉红吊带裙的女子骑着电动车进入隧道(单向二车道),缓慢行驶在机动车道中央,导致后方车辆发生拥堵。而面对不断鸣笛示意的车主,该女子捂住左耳,始终维持着缓慢的速度,毫不理会身后车辆。对此,南京交警五大队回复称,对于该女子的行为,交警明确表示其已构成违法,“根据

“警察叔叔,我要举报我妈妈!”

“警察叔叔,我要举报我妈妈!”5岁男孩一句话让妈妈惭愧不已交警叔叔的举动更让人点赞“警察叔叔!我要举报我妈妈!”8月22日上午湖北黄石交管支队黄石港大队联合保险公司在老虎头路口开展“送盔守平安”活动时一句稚嫩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妈妈戴头盔,却只给我戴遮阳帽!”一名乘坐电动车的小男孩指着妈妈向交警“告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来了,旧标准车还能买吗

新版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将于今年9月1日正式实施,新版标准修改完善近200个重要指标条目。据介绍,通过优化电动自行车防火阻燃技术指标,塑料重量占比限制在整车重量的5.5%以下,能够降低火灾事故隐患和危害;通过严格限制电动机最高转速等关键参数,保障车辆

十五运会群众比赛保龄球决赛在港结束

中新网香港8月25日电 一连三日在香港启德体育园保龄球中心举行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十五运会)群众比赛保龄球项目决赛24日顺利完成。8月24日,在香港启德体育园保龄球中心举行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群众比赛保龄球项目决赛顺利完成。图为当日举行的五人队际赛。 (香港特区政府新闻处供图)比赛项目包括男、女子

(体育)全国青少年田径运动会:女子800米决赛赛况

当日,第一届全国青少年田径运动会女子800米决赛在沈阳举行。8月14日,湖南队选手唐涛(左一)在比赛中冲线。最终,她获得冠军。 新华社记者 吴青昊 摄8月14日,参赛选手在比赛中。 新华社记者 吴青昊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