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津黄河湿地发现400余只黄胸鹀 创区域监测记录新高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吉小平 通讯员 郭准 邢子烨湿地秋来风景异,候鸟到此无归意。8月26日,孟津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监测团队在例行巡查中,于核心区内发现427只世界极危物种黄胸鹀集群活动,刷新该保护区自建立监测体系以来的单次观测记录,成为我国北方湿地黄胸鹀种群恢复的重要实证。作为雀形目鹀科的

新华视点|科技扎根田野间 多地探索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近期,多地立足资源禀赋与技术优势,探索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各地通过“产学研”协同、科技育种、智慧种植、特色产业培育、生态改良等多元模式,推动农业生产向生态化、智能化、产业化转型,绘就农业现代化发展新图景。■“产学研”协同 构建有机旱作生态循环链近年来,山西农业大学山西有机旱作农业研究院采用“高校+

创新乳业智造 解码千年文明 激活黄河文旅 全国党媒聚焦呼和浩特高质量发展“三重奏”
八月的内蒙古,天高云阔,绿草如茵。8月18日至19日,“大河壮阔 亮丽北疆”全国党媒走近母亲河大型全媒体传播活动媒体团深入呼和浩特市,先后探访了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和林格尔土城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老牛湾黄河大峡谷旅游区,从现代乳业的科技魅力、千年古城的文明积淀到黄河岸边的文

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20年前在浙江工作时提出的“两山”理念,已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重访浙江安吉县余村,看到村里的变化后欣慰地说:“余村现在取得的成绩证明,绿色发展的路子是正确的,路子选对了就要坚持走下去。”答卷,

持之以恒推动生态保护修复
生态保护修复是人类对受损或退化的生态系统采取的一系列干预措施,旨在恢复其生态功能、提升生物多样性、重建生态平衡,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过程是对自然的修复,也是对人类发展方式的深刻反思与调整。从本质上说,生态保护修复是对“山水林田湖草沙”这一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性治理,强调各生态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