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挑战高难度!长沙经开医院成功开展6厘米听神经瘤手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18:01:00    

手术现场

红网时刻新闻3月31日讯(通讯员 周世楠)近日,来自湖北天门的袁女士在长沙经开医院顺利完成听神经瘤切除手术,术后恢复良好并已康复出院。此前,袁女士因忽视前期症状,导致病情危急,家属在治疗抉择上陷入困境。

2023年,袁女士在深圳协助儿子照料孩子期间,便频繁向远在外地的女儿诉说嘴巴麻木的情况。当时,袁女士自认为是 “上火” 所致,未给予足够重视。今年,袁女士在乘坐高铁时,突然出现一侧耳朵听力骤降的状况,回家后症状并未缓解。在亲戚的建议下,袁女士前往武汉的三甲医院进行检查,结果被确诊为听神经瘤,且瘤体已增长至 4.9 厘米,病情极为危急。

面对袁女士的病情,家属拿着检查报告四处咨询。数位教授给出了伽马刀治疗和手术切除两种方案,但均明确指出手术风险极高,而伽马刀治疗也存在诸多潜在隐患,这让家属陷入了两难的艰难抉择。为寻求更优的治疗方案,袁女士的女儿前往长沙经开医院,向神经外科领域知名专家袁贤瑞教授寻求帮助。

袁贤瑞教授在仔细审阅核磁共振片子后,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果断判断可以进行手术,并迅速安排袁女士办理了住院手续。

手术中袁贤瑞发现患者听神经瘤最大处达6厘米,其面神经因肿瘤挤压而变得异常纤薄,脆弱至极,仿佛轻轻一触即破的蝉翼。在这样的条件下,即便是微小的呼吸运动,也可能微妙地影响手术器械的操作幅度,从而极大地增加了面神经撕裂的风险,使得手术过程充满了极高的挑战性和精确度要求。袁贤瑞凭借着精湛的医术,在毫米间精准操作,成功完成手术。

术后,患者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顾与治疗恢复良好,手术效果显著,患者面神经成功保留,脸部麻木症状明显改善。

听神经瘤手术一直是神经外科的难点,袁贤瑞教授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摒弃“标准化操作” 的机械性的医疗模式,始终坚守 “个体化治疗” 的科学原则。他认为:"每个颅脑都是独一无二的宇宙,我们要做的不是重复手术,而是为每个生命定制重生方案。"

相关文章

海南发布夏季预防新冠病毒感染温馨提示

5月18日,海南省疾控中心发布夏季预防新冠病毒感染温馨提示:增强免疫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增强身体免疫力,抵御病毒侵袭。做好个人防护。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脏污的毛巾擦手。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立即洗

28岁准新郎中毒离世!小心,这些常见食源性疾病

5月16日,用户“泗水刘馆长(公益文化)”发布视频称,28岁准新郎马某在15日去世。据大象新闻消息,马某是在返乡筹备婚礼期间食物中毒,最终因病情过重抢救无效去世。28岁准新郎,筹备婚礼期间中毒离世红星新闻记者获取的一份马某病情介绍显示,其于5月8日入院。病情介绍称,患者于2025年4月29日在家中进

守护千年文明 共话文博未来——“国际博物馆日”长沙主会场活动启动

来源:【湖南日报】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胡雪怡 摄影 田超 通讯员 万国珍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如期而至,今年的主题为“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5月18日上午,由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主办,长沙博物馆承办,长沙市青少年宫、湘江新区宣传工作部、各区县(市)文旅(广)体局协办的2025年“5·1

国宝归来!子弹库帛书二、三卷抵达北京

5月18日凌晨3时55分,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帛书——子弹库帛书第二、三卷,结束在美国的79载漂泊,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终于回到祖国!子弹库帛书1942年出土于长沙子弹库楚墓,1946年流失到美国,是目前出土的唯一的战国帛书,也是在中国发现的首部典籍意义上的古书。(记者 艾达 张立雷 王帅)

减重手术不是捷径 而是“重启键”

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世界卫生组织将肥胖定义为慢性疾病。减重与代谢手术(以下简称减重手术)如袖状胃切除、胃旁路手术能通过改变胃肠道结构,帮助患者重获代谢平衡,但成功的前提是患者必须配合长期饮食管理、运动和心理调整。减重手术不是捷径,而是“重启键”。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减重门诊医生希望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