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夏珍珍 记者 朱丽珍
追光而遇,沐光而行。8月31日,追光计划・开学第一课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 校园展活动,首站走进浙江省杭州第十四中学,与该校新高一学生共同开启高中新生活。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 校园展现场
活动开场,同学们集体观看了专题片《文化的力量 —— 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的溯源与实践》第一集 “文以立心”。该集用大量篇幅讲述了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 工作的起源与成果。这部专题片由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广播电视集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总编室联合摄制,共四集,分别以 “文以立心”“文以载道”“文以兴业”“文以化人” 为题,聚焦呈现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的实践历程,充分彰显习近平总书记深邃的文化理念、宏阔的文化视野与深厚的文化情怀。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 工程规模浩大、纵贯历史、横跨中外,共收录海内外 263 家文博机构的纸、绢(含帛、绫)、麻等材质中国绘画藏品 12405 件(套),其中国内藏品 9155 件(套),国外藏品 3250 件(套),涵盖了绝大部分传世 “国宝” 级绘画珍品,是迄今为止最为丰富的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之一,也是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素质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的难得经典教材。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 校园展现场
浙江省杭州第十四中学党委书记陈利民在致辞中表示,作为一所拥有百年办学底蕴、始终坚守 “勤奋、和谐、严谨、创新” 校训的省一级重点中学,杭州第十四中学历来重视文化传承与全面育人。此次成为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 校园展首站,正是学校践行美育理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体现。“希望同学们珍惜这次机会,用心感受每幅画作的艺术之美与文化之魂,在观察、思考与交流中提升审美能力,同时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成长力量。”
浙江大学出版社总编特别助理葛玉丹表示:今年是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 项目实施 20 周年,为让更多区域、更多人群共享 “大系” 丰硕成果,项目启动校园展,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校园。“在这个充满朝气与希望的开学季,我们将‘中国历代绘画大系’这一文化瑰宝带进校园,为新高一同学送上一堂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希望同学们能在笔墨丹青中感受中华历史的厚重 —— 从古人创作中学会观察生活、体会情感,从传统美学中汲取创新灵感,让传统文化成为陪伴大家高中三年乃至一生的精神养分。”
在精彩的 “大系” 思政课环节,浙江广电蔚蓝金声主播魏巍、思懿化身 “穿越而来” 的名画人物,从笔法意趣到画作蕴含的家国情怀,以生动叙事开展沉浸式思政教育,让美育与德育深度融合,引导学生在艺术中读懂中国、热爱中国。
“楚河说画” 主理人楚河也来到现场,带领学生从《伏羲女娲图》等古画中汲取阅读力量。之后,魏巍、楚楚带来以 “青春” 为主题的经典歌曲串烧,配合新生军训混剪影像,生动展现新时代学子昂扬奋发、坚韧向上的精神面貌。在光影与旋律的交织中,现场情感共鸣被充分激发,进一步激励广大青年不忘初心、勇担使命。

开幕式现场
作为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 校园展的首发站点,本次活动特别精选《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等经典名画进行展览。《金牌教育圈》主理人、“大系” 金牌讲解团团长雪莲现场带来生动讲解,进一步引导学生感受传统绘画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

展出作品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 校园展项目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构建校园沉浸式 “大思政” 育人体系提供了独特宝贵的素材,具有原创性、时代性、全国性等显著特征。通过图像、文本与空间叙事,项目不仅为学校开展思政教育与文化育人实践搭建了重要平台,更成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与文化认同感的前沿阵地。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 校园展现场
此前,浙江大学已三次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大规模中国古代绘画数字采集,建立起全球唯一、资料完备的绘画图像文献档案库,成功破解文化遗产 “藏用两难” 问题,构建起跨越时空、蕴含中华文明五大突出特性的自主知识体系文明图谱,为 “美育 + 思政” 课程建设提供了内容深广、形式多样的优质资源。此次校园展中,工作人员通过展览与现场讲解,向学生们讲述画作背后的历史故事、民族精神与时代印记,既赋能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教学,又夯实了美育基础。

同学们沉浸式参观
“大系” 精选画作集中展现中华美学精髓,思政课则以形象生动的沉浸式讲解 + 互动形式,为学生打造专属 “美育课堂”。课上课下充分延展,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大胆表达,构建起贯通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的文化育人场域,为深化思想认识、推动教育创新、强化文化自信提供了新的实践范式与路径支撑。
图片由学校提供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