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航运惊变15天:量价齐跌背后的贸易变局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9 02:26:00    

本报记者 孙丽朝 北京报道

“美线货量下降很多,许多订单取消,客户都在观望。”上海一家国际货运公司人士对《中国经营报》记者坦言,“如果高关税政策持续,未来美线市场会更加艰难。”

需求的下滑导致海运舱位供大于需,美线运价不断走低,不少船公司已经把美线的过剩运力转移至全球其他航线。业内人士预计,到4月底,中美航运市场货量将减少八到九成。未来,企业供应链全球布局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在国际贸易的宏大棋盘上,中美航线海运市场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震荡。未来,市场将何去何从,企业又该如何破局,值得每一个行业参与者深思。截至记者发稿,4月2日—17日,短短15天时间内,这场因关税而起的风暴,不仅吹散了美线海运往日的繁荣,更在全球航运和供应链领域激起层层涟漪。

中美航线海运市场的这场动荡,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一次 “恶果”,但也促使全球航运业和供应链重新审视自身,在困境中寻找新的方向。

美国进口量暴跌64%

自2025年年初以来,特朗普政府迅速提高关税门槛,频繁变动关税政策,对国际贸易造成极大不确定性。

货运数据公司Vizion在4月10日发布的一份题为“关税冲击波”的报告中表示:“随着与关税相关的不确定性加剧,美国集装箱预订量实时暴跌。”Vizion对比2025年3月24日—31日与随后一周(4月1日—8日)的数据发现,全球预订标准箱数量环比大幅下跌49%,美国整体进口数量环比大幅下跌64%,美国整体出口下跌30%。美国从中国进口下降64%,美国对华出口下降36%。

4月10日,美国宣布再次提高关税,对来自中国商品征收高达145%的关税。4月11日,中国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提高至125%。

壹航运创始人兼CEO钟哲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从美国对中国145%关税和中国对美国125%关税政策落地以来,事实上已造成中美双向贸易的停滞,因为绝大部分商品无法承受如此高额的关税。当前大量美国订单和航线订单被取消,如果关税政策持续,后续情况将会更加恶化。

钟哲超介绍,当前,美国市场的订单仍然处于快速下降过程中。前期出货多为长期合约的尾单、部分电商货,以及美转墨这类国际中转货源。未来如果高关税政策维持不变,将会有大量美国采购商停止采购,主要承接美线订单的工厂停止生产,美线市场运输需求将会进一步降低。据美线班轮公司提供的数据,4月初,中美班轮航线取消率已达65%。在这种情况下,预计4月底,中美航运市场货量将减少八到九成。

货量大幅减少带来的是运价的下滑。厦门一家货运公司人士对记者透露,美线运价近半个月在持续走低,以厦门到美西的40英尺高箱为例,3月底的运价是2200美元,4月初是1800美元,现在报价是1600美元。

4月11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为1394.68点,较上期微涨0.1%。其中,北美航线部分货物取消了出运计划,即期市场订舱明显减少,价格小幅调整。4月11日,上海港出口至美西和美东基本港市场运价(海运及海运附加费)分别为2202美元/FEU和3226美元/FEU,分别较上期下跌4.8%和2.4%。

同日,宁波航运交易所发布的宁波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NCFI)中,北美航线降幅则更大。美东航线运价指数为1100.0点,较上周下跌10.8%;美西航线运价指数为1222.1点,较上周下跌18.0%。宁波航运交易所分析称,北美航线市场整体货量减少,班轮公司缩减航线运力,但舱位仍供大于需,导致运价下跌。

美线过剩运力向其他航线传导

在中国至美国运价下跌的同时,中国到其他主要国家和地区如欧洲、南美、日本等地的集装箱运价均呈现上涨态势。上海航运交易所4月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至欧洲基本港运价小幅上涨1.5%;至地中海基本港运价上涨5.7%;至南美基本港上涨9.1%;至日本运价小幅上涨。

上海航运交易所称,近期多项经济数据转好显示出欧洲经济开始企稳。随着美国在世界范围内加征所谓“对等关税”,中欧双方同意立即开展电动汽车价格承诺谈判,未来中欧双方有望进一步深化贸易、投资和产业合作。

但市场担忧,中美航运外溢运力将很快影响到其他市场。钟哲超表示,全球供应链和航线布局环环相扣,现在很多的船公司已经把美线的过剩运力转移至欧线、南美及东南亚航线,预计从4月底或5月初开始,各航线运价也将受到冲击,东南亚航线有货量支撑运费看涨,但欧线运费承压。

国投期货在4月15日发布的集运指数(欧线)周报中也表示,当前美线停航规模持续处于高位,现存航线也会考虑以吨位更小的船舶替代运营,预计美线过剩运力对欧线的传导压力仍将延续。

华泰期货在4月15日发布的集运期货研报中表示,由于中美贸易量预期大幅缩减,美东美西航线出现大量空班。总的来看,欧线货量尚可,但各大船公司已着手制定航线调整预案,美线的部分船舶运力或可能外溢转至欧线进行承接。若后期美线船舶外溢至欧线较多,欧线运价将面临压力。

为了提振市场运价,船公司开始缩减市场运力。德鲁里4月15日发布的集运周报显示,2025年4月15日—18日,主要的东西向主航线——跨太平洋、跨大西洋以及亚洲—北欧和地中海航线——已经宣布取消83个航次,取消航次总数占计划713个航次的12%。其中,约53%将在跨太平洋东向航线上,29%在亚洲—北欧和地中海航线上,18%在跨大西洋西向航线上。

“美国近期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政策将抑制货运需求,使船司面临更为复杂的市场环境。为维系当前运价水平,船司或将采取更为严格的运力管控措施,空班策略预计仍将是其主要调控手段。”德鲁里在周报中表示。

德路里建议,货主企业应保持供应链韧性,建立快速响应机制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贸易格局,从而在不稳定的市场环境中实现有效风险管控。

供应链全球布局加速

面对美国高额的对华关税政策,许多货主寄希望于转口贸易。一位负责中欧班列的货运代理对记者表示:“近期有客户前来咨询,是否可以用中欧班列将货物先拉到欧洲,再从欧洲通过海运转运至美国。但实际上,如此折腾的方案,从价格和时效上均不划算,且受到原产地规则限制,无法规避关税政策,我们不建议客户这样做。”

前述上海国际货运公司人士透露,为应对关税压力,不少货代公司推出了转口东南亚或日韩的方案,但目前许多国家开始盘查转口贸易。“转口越来越难做,价格再贵的路子,现在也不能保证100%安全。”

钟哲超也表示,目前市场上存在部分商品中转到越南、印尼等国工厂,撕掉原来的标识,做一套假的原产地标识,重新贴标、装船的现象,这种做法不但违规,而且是对中国外贸企业形象的抹黑。当前美国也在严查这种现象,未来监管只会越来越严,贴标换产地证这类简单转口贸易不具有可持续性。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美的、海尔等许多优秀的企业过去多年已经在东南亚、南美、东欧地区做产业链布局,将制造和供应链能力提前海外本土化。”在钟哲超看来,这些企业在关税战表现出了很高的供应链韧性,关税战会加速企业供应链全球布局的步伐,也让物流企业意识到离岸物流服务能力在未来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性。

钟哲超分析,由于美国推出“对等关税”90天豁免期,目前东南亚国家实际关税税率只有10%,预计未来一段时间东南亚至美国航线将会出现一波赶货抢运潮。与此同时,东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许多东南亚企业的原材料来自中国,未来一段时间,中国至东南亚、东南亚至美国线的货量和运价预计都将出现短期大幅上涨。

相关文章

美“对等关税”或将使德国损失2900亿欧元

新华社柏林4月18日电(记者车云龙)德国经济研究所日前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未来四年内,美国“对等关税”措施可能令德国损失2900亿欧元、欧盟损失1.1万亿欧元。报告说,美国所谓“对等关税”措施带来全球贸易战风险,将对全球经济造成广泛负面影响。据该研究所测算,“对等关税”将导致德国经济在2025年至2

【中国经济很O-P-E-N!】中国越南商会筹委会会长:越中经济互补性强 多领域合作前景广阔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王鲁平 黄蓉):随着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越南的国事访问圆满结束,中越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国际在线“中国经济很O-P-E-N!”栏目组特别邀请到中国越南商会筹委会会长潘氏茶楣,从外商视角畅谈中越双边经贸独特优势,展望两国合作广阔前景。值此两国建交75周年

特斯拉销售称全周无休仍卖不出去车 订单自动上门时代结束

近日,根据乘联分会数据显示,特斯拉中国今年一季度批发销售同比下滑21.8%。不少销售表示全周无休仍卖不出去车。

美伊“罗马谈判”在即 俄罗斯会发挥什么作用

伊朗与美国围绕伊核问题的第二轮谈判将于当地时间19日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第一轮会谈东道主阿曼将继续作为斡旋方主持在罗马的谈判。△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自4月12日美国和伊朗都称之为“建设性”的会谈以来,特朗普政府各成员的言论反复无常,在伊朗称之为“红线”的极端要求和伊朗可能会让步的条件之间摇摆不定。

四川仟品恩贸易:把市场转移到国内来丨破浪者说

“在困难面前,我想的就是如何去应对,再难的事情我也要去做!”在红旗连锁举办的商品内销特展会上,记者采访四川仟品恩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静时,她语气坚定。四川仟品恩贸易有限公司是一家年轻的专门从事食品出口的公司。主要出口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其中美国市场出口占60%。两年前,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