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写作杂谈 | 文中莫要拐直角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8 09:10:00    

文 | 荆山

在阅读的旅程中,常常会踏上一些文友创作的回忆类文学作品的列车,可这趟列车却有时让人有些“晕头转向”。刚随着作者的笔触开启一段未知的行程,没行几步,就毫无防备地被作者强行拉扯到回忆的路口,待好不容易在往事中穿梭一番,结尾处又被硬生生地拽回现实。这般突兀的转折,就像列车突然拐了个生硬的直角,令人猝不及防,阅读兴致也难免大打折扣。

当下,老年作者热衷于回忆往昔,然而在创作中,少数作品中这种突兀的转折屡见不鲜。有的文章开篇还在描述今日清晨洒在窗前的阳光,紧接着下一段却瞬间穿越回几十年前的校园操场,中间毫无过渡与铺垫,恰似电影画面的突然切换,让读者的思维来不及跟上节奏。还有的在回忆与老友的相聚时,前一刻还在感慨当下生活的平淡,随后就毫无预兆地开启童年时与老友相识的画面,从现实到回忆的转变生硬至极。更有甚者,在回忆的末尾,只是简单地写上一句“如今想起,恍如隔世,还是要回到现实生活中了”便草草结束回忆,将读者从沉浸的过往中粗暴地拉回,让人感觉仿佛从美梦中被突然叫醒,只留下满心的茫然。

这种硬拐弯的写作方式,极大地破坏了读者的阅读体验。读者宛如行走在原本平坦的道路上,却突然遇到深沟,只得停下脚步重新寻找路径。虽然中间的回忆内容精彩纷呈,但是开头和结尾的突兀转折,使得文章的整体性被破坏,读者在这一次次的“颠簸”中,逐渐迷失了对文章的兴趣,难以深入体会作者想要传达的情感,也削弱了文章应有的艺术感染力。

作为一名六十多岁的老读者,我想给老年作者们提几条建议。其一,在从现实转入回忆时,可以巧妙地利用一些具有时代特征的元素作为过渡。比如,在描述当下整理旧物时,发现了一本泛黄的相册,相册中一张老照片上的场景,自然而然地将思绪引入曾经拍摄这张照片的难忘时刻,这样的过渡顺理成章,让读者能随着作者的引导,平滑地进入回忆的轨道。其二,在回忆即将结束时,提前做好铺垫。例如,在回忆一段旅行的结尾处,可以这样写道:“随着旅程的结束,那些美好的画面也渐渐定格在记忆深处,如今虽已时过境迁,但每当想起,心中仍有温暖,而此刻,窗外的鸟鸣声又将我拉回了当下这个宁静的午后。”通过这样的语句,读者的思维能够逐步从回忆中抽离,平缓地回到现实,不会感到突兀。其三,注重情感的连贯性。无论是回忆还是现实的描述,都围绕着一个核心情感展开,让读者在情感的脉络中感受到文章的内在联系,从而更加顺畅地跟随作者在回忆与现实之间穿梭。

回忆的列车本应载着读者在时光的轨道上悠然前行,领略不同风景的美好与韵味。只要作者在创作中精心设计过渡,尊重读者的阅读习惯,让回忆与现实的转换自然流畅,这趟列车必将驶向读者心灵深处,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记,让回忆类文章真正成为读者心灵的慰藉与滋养,而非令人困惑和疲惫的艰难旅程。

以上只是个人见解,仅供老友们参考。

壹点号人文写作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相关文章

写作杂谈 | 文中莫要拐直角

文 | 荆山在阅读的旅程中,常常会踏上一些文友创作的回忆类文学作品的列车,可这趟列车却有时让人有些“晕头转向”。刚随着作者的笔触开启一段未知的行程,没行几步,就毫无防备地被作者强行拉扯到回忆的路口,待好不容易在往事中穿梭一番,结尾处又被硬生生地拽回现实。这般突兀的转折,就像列车突然拐了个生硬的直角,

情况紧急!高铁列车临时停车1分钟!

4月16日9时50分从西安北站开往成都东站的D1917次列车在行驶途中突然临时停靠洋县西站1分钟上演了一场↓↓争分夺秒的紧急救援↓↓“D1917次列车9号、10号车厢连接处有一名旅客急需就医,请做好临时停车应急处置!”4月16日9时37分,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汉中车务段洋县西站突然接到紧急通知

利津顺和浮桥巡查员勇救轻生女子 真情守护彰显社会责任

近日,利津顺和浮桥码头上演惊险而温暖的一幕,巡查员陈光仙凭借职业敏感与快速反应,成功救下一名欲跳河轻生的女子,用果敢行动守护了生命平安。据悉,利津顺和浮桥码头巡查员陈光仙在例行安全巡查时,发现一名女子行为异常,反复倚靠承压舟护栏。凭借多年工作经验练就的警觉性,陈光仙当即放缓脚步密切关注。当双方距离不

创历史新高!一季度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0.74亿人次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2025年一季度,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10.74亿人次、同比增长5.9%,创同期历史新高。客运能力持续增强。一季度全国铁路日均开行旅客列车11266列,同比增长7.4%。依托铁路12306购票大数据精准分析旅客出行需求,科学合理安排运输方案,着重提升客流集中地区和

天南地北怀化人|于细微处见真章 ——读马珂散文随笔有感

于细微处见真章——读马珂散文随笔有感陈甘乐(夏日里的马珂)近年,怀化沅陵籍知名作家马珂的散文随笔颇受读者欢迎。他陆续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文艺报》《中华读书报》《湖南日报》《北京晚报》《中国文艺家》《散文百家》《湘江文艺》《新湘评论》《天涯》等报刊发表了众多作品。并有多篇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