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皇岛港湾区美景。秦港股份 供图
天蓝海阔,鱼鸥翔集。清明假期,北京游客张女士一家在秦皇岛港工业旅游区内流连忘返,不时拍照留念。
连续五年,海水水质优良比例100%,4条入海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100%。15000多只红嘴鸥、西伯利亚银鸥、黑尾鸥、普通海鸥在此栖息……这里是全国第三批美丽海湾——秦皇岛港湾区。
这里还是“北煤南运”的重要枢纽,湾区绝大部分是秦皇岛港的生产作业区,是全国首批港口产业型美丽海湾。
听着导游的讲解,看着港区优美的环境,张女士感慨地说,“真没想到,秦皇岛港的海景也如此美丽。”
秦皇岛港湾区的“美丽密码”是什么?水知道答案!

位于湾区内的秦皇岛港口工业旅游区已成为网红打卡地。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郭政 摄
一滴来自煤炭码头的污水,掺杂着煤炭颗粒,汇聚到排水沟流向远处。港口的污水都流向哪里?
沿着排水沟向前是一组占地15万平方米的储水沉淀池。储水沉淀池共3个,呈长方形,从西向东排列。港口污水从西端沉淀池注入,经逐级沉淀、溢流,在东侧沉淀池汇聚,最后变成干净透明的一汪清水。这一汪清水还滋养了几株荷花,每到夏季,粉色的荷花亭亭玉立,偶尔还会有水鸟在此驻足停留,成为秦皇岛港内一景。

秦皇岛港区内的荷花池。秦港股份 供图
“按照环保规定,港口含煤的黑水绝不允许入海。”秦港股份卫生环保部副部长张小江告诉记者。
为此,秦皇岛港全面开展入海、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封堵、取缔所有排海、排河口,从源头确保一滴污水不入海;建设3座含尘污水处理厂,100%收集港区含尘污水,经深度处理达到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后,用于港区煤炭除尘;首创移动式压滤系统,就地对沉煤池内煤泥水进行压滤处理,最大处理效率达4立方米/小时;严格落实油品作业全过程溢油风险防范措施,加强港作船舶加油过程中的油污染防治和污染物排放管理,全力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汇入秦皇岛港湾区的排洪河,治理后河水清澈。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武佩剑 摄
这是一滴来自排洪河的河水,它流经8个村庄、秦皇岛港煤炭作业区,最后经防潮闸汇入秦皇岛港湾区。秦皇岛市海港区中心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姬佳良是它的“老朋友”。
2015年以来,秦皇岛率先实施“河湖长制”。姬佳良就是一名村级河长。每天,姬佳良都会来排洪河边转一转。打开手机上的“河长云”App,发现问题都可以马上汇报,并协调生态环境、水务等部门立刻到场解决。姬佳良说,“过去排洪河水质比较差,现在河里水清了,河边也建起了湿地公园,附近村民都来这里休息、锻炼。天天巡河也变成了享受!”
2019年以来,秦皇岛港湾区的4条入海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100%。

秦皇岛港观海平台。秦港股份 供图
“昨晚(4月3日)风大,我得去现场瞅瞅。”秦港股份九公司生产服务部副部长刘志强快步来到海边查看情况。作为一名“湾段”负责人,刘志强负责秦皇岛港煤五期观海公园附近一公里海湾的巡护工作,每天早晚巡视两遍是他雷打不动的习惯。沿着观海公园一路向东走上防波堤,刘志强仔细察看,看到海面上有漂浮垃圾和水草,他立即拍照并上传至微信“海域清捞管理群”,通知清捞队清捞。
为了确保每米海岸线有人监管、有人负责,秦皇岛港配备了湾长及网格员百余名,建立了覆盖整个秦皇岛港湾区的海岸沿线综合监管体系。同时,组织专业队伍开展海域常态化人工清捞工作,高标准清捞海域及港池区域内漂浮垃圾、浮沫、杂物,并通过现场检查、视频监控,检查监测海域及清捞工作情况,确保海洋垃圾全时段“无积存”。为了全面掌握港口近岸水质,秦皇岛港还委托专业检测机构每年开展三次港口近岸海域多点位水质检测,重点检测重金属离子、悬浮物、石油类、亚硝酸盐、硝酸盐等主要水质指标,确保湾区水质达标。

美丽的秦皇岛港西港区。秦港股份 供图
秦皇岛港湾区海岸线长27.66公里,占秦皇岛市海岸线总长度的近五分之一。2024年,秦皇岛港东港区煤三期码头、煤四期及扩容码头、煤五期码头获评全国首家“五星级”绿色港区。秦皇岛港湾区获评全国第三批美丽海湾,成为国家首批港口产业型美丽海湾。位于湾区内的秦皇岛港口工业旅游区,成功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秦皇岛市依海而生,是环渤海重要海滨旅游城市。目前,秦皇岛市有北部湾区和秦皇岛港湾区2个美丽海湾,秦皇岛湾北戴河段入选全国首批美丽海湾优秀案例。秦皇岛市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实现提质、扩面、增效,“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美丽新景象全面呈现。一片海湾,促进了港口繁荣,也推动了城市发展。
■来源/冀云客户端
■编辑/刘军
■校对/韩妮 赵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