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杭萧钢构多项成果落地 智能建造与绿色转型双轮驱动高质量发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1 08:00:00    

在数字化与绿色发展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杭萧钢构”;证券代码:600477.SH)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加速布局智能建造、绿色建筑领域,近期多项成果落地开花。2025年3月,其旗下多家子公司接连斩获行业殊荣,彰显出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中的担当与作为。

智能建造领跑行业 技术创新赋能全产业链

近日,杭萧钢构依托自主研发的“绿色建筑协同制造工业互联网平台”,入选浙江省首批智能建造新技术新产品创新服务案例名单。该平台通过深度融合设计、生产、施工全流程智能化管理,显著提升建筑效率并降低资源消耗,不仅实现了钢结构建筑的精细化管控,更为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杭萧方案”。

由杭萧钢构(山东)有限公司承建的菏泽市媒体融合发展产业园项目荣获2024年度山东省钢结构行业协会“钢结构金质工程奖”,标志着该项目在技术创新、工程质量和绿色施工方面获得行业权威认可。该奖项的获得,是对杭萧钢构工业化建造体系和BIM技术深度应用的高度肯定。项目采用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有效缩短工期30%,为同类公共建筑提供了可复制的示范样本。

杭萧钢构(山东)有限公司承建的菏泽市媒体融合发展产业园项目效果图

杭萧钢构一直致力于推动建筑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早在2018年便布局数字化技术,2024年其全资子公司万郡绿建推出的“采销管理新模式”亮相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城市建设博览会,以智能化平台推动行业资源优化配置。这些创新不仅提升了企业盈利水平,也体现了公司在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积极贡献。

绿色建筑深耕细作 践行“双碳”战略使命

作为绿色建筑的领军企业,杭萧钢构持续深化低碳技术研发。有数据表明,钢结构绿色建筑主体结构材料回收率在90%以上,较传统混凝土垃圾排放量减少60%。推广发展钢结构绿色建筑,不仅会对钢铁产能过剩起到缓解作用,还会在全生命周期内,以循环使用的方式,将废钢资源储备起来,达到“藏钢于建筑、藏钢于民、藏钢于后人”的战略目的。

“钢结构绿色建筑具有轻快好省的特性,能大量减少沙石水泥用量,减少建筑垃圾,彰显了绿色建筑的特征。钢结构绿色建筑的发展,是利国利民,造福于子孙后代,有益于生态的伟大工程。”杭萧钢构董事长单银木说。面向未来,杭萧钢构将进一步扩大绿色建筑版图,深化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从钱塘江畔到全球地标,从智能制造到绿色转型,杭萧钢构以创新为翼,以品质为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为“双碳”目标实现贡献更多“杭萧”力量。

相关文章

招聘会、暑期服务月、就业权益护航 北京助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高质量就业

7月25日,位于全国农业展览馆的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现场,160余家国企、民企和事业单位等用人单位参会,带来近2600个就业岗位,现场气氛火热。北京市就业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7月至12月,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在全市范围内启动实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系列活动,其间将陆续开展暑期服务月、

沈晓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强调,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高质量发展路子

25号,省委书记沈晓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致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全国学联二十八大重要贺信精神,研究我省贯彻意见;听取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审议有关文件。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把实现人民

欣旺达新能源:创新工艺+智能装备 引领新能源绿色智造

山东欣旺达新能源有限公司通过复合电极技术、红外加热及智能闭环系统等创新工艺,实现4C超级快充与涂布效率提升20%,并采用全球领先的切叠一体设备,叠片效率达到0.6秒/片,对齐精度±0.4mm。公司以“绿色智造”为核心,推动产业链低碳转型,为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贡献“欣”力量。(大众新闻记

劳动创造幸福丨张焱飞:让更多中国船舶驶出绿色航迹

【劳动创造幸福】原标题:张焱飞将奋斗写进每一次实验、每一行代码、每一项标准(引题)让更多中国船舶驶出绿色航迹(主题)本报记者 裴龙翔从空中俯瞰,繁忙的港口里巨轮如织,每艘都负载巨万,航线遍及全球。但这些钢铁“巨无霸”的每一次转向、每一节航速,都依赖澎湃的动力输出。我国作为海运大国和深远海航运大国,如

全国近二十家餐饮协会发布倡议书,抵制餐饮市场“内卷式”竞争

多地餐饮协会发文呼吁外卖平台停止“内卷式”竞争。7月18日,据“市说新语”微信公号,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企业,要求相关平台企业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进一步规范促销行为,理性参与竞争,共同构建消费者、商家、外卖骑手和平台企业等多方共赢的良好生态,促进餐饮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