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上观新闻
核心竞争力在于对实用功能的不断创新,“非标”属性使其具备了许多海外同类产品所不具备的特质,也让海外客商感到耳目一新。傲鲨智能一直坚持对产品做功能上的小创新,一方面是提升竞争力,另一方面也是重塑海外市场对中国产品的认知——不是同质化的产品卷价格,而是有不可替代的创新要素和质量优势。
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里,主角团队执行“移山计划”时有必不可少的装备——外骨骼机器人。穿上这类设备,主角们能够轻而易举地提起比自身重几倍的货箱。
现实中,这种酷炫的装备来自上海杨浦区一家“年轻”的民营科技公司——傲鲨智能。2018年成立至今,傲鲨智能研发的各类外骨骼不仅在《流浪地球2》中“本色出演”,还在装备制造、航空物流、能源、矿山等工业场景稳定落地,并出海至美国、德国、新加坡等17个国家和地区。
比起产品本身高科技的炫酷,傲鲨智能想实现的终极目标却始终清晰且务实——轻量化、低成本、高协同,让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工厂、家庭,让“用得起”的外骨骼产品赋能每一个普通人。
重新定义人类能力的边界
傲鲨智能的办公地点位于杨浦区上海财经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内。在园区一众公司团队中,它有非常特别的辨识度——公司门外,一台高约两米的人形外骨骼机器人充当“门神”,十分“赛博朋克”。
走进公司,一楼的展示区陈列着十几台功能形态各异的外骨骼产品,分别是上肢、腰部、下肢、全身等多个区域的穿戴设备。在造型上,这些机器人融合了人体仿生结构与机械美学,让来客有种置身科幻片中的震撼。
更大的震撼来自体验感。以第五代外骨骼产品为例,其自重只有4—5公斤,只要背上它,调节好肩带、腰带和腿部绑带,就宛如给人体注入“超能力”——提重物助力30公斤,综合减负60%以上。通俗地说,就是在提起30公斤物体时,人的体感像是只搬了四五公斤,甚至没花力气。
傲鲨智能创始人徐振华介绍,这些外骨骼机器人融合了传感、控制、信息耦合、移动计算、储能等技术,工作原理是机器人通过传感器感知人体意图,运用控制算法实时计算助力需求,向穿戴者的核心部位动态输出机械力辅助,进而减少人体腰部或手臂发力,起到保护腰椎、助力减负等作用。
某种程度上,外骨骼机器人不仅是机械功能的载体,更是人机共生的物理媒介,用钢铁和代码重新定义人类能力的边界。
去年7月,傲鲨智能推出最新的产品“启元TR1”。这是一台结合了外骨骼技术与具身智能的人形外骨骼机器人,通过27个关节的仿人结构设计,实现了复杂动作的高协同作业能力。它不仅能辅助人类工作,还能独立完成任务,如连续两小时搬运重达40公斤的部件,大幅降低工人劳动的强度。
每一代产品都更轻更便宜
2010年,刚开始创业的徐振华和合伙人在一间简易的民房里“手搓”出了第一款外骨骼产品。它远没有现在产品的“赛博朋克”,而是像一张垂直放置的床,人躺在上面,再将手和腿放进机械臂中,在机械臂的牵引下进行运动。 那台设备十分笨重,徐振华记得,为了顺利将其运出,团队甚至不得不拆除了房门。但也就是这样一台初代设备,也有企业找到徐振华主动开价,以接近100万元每台的价格,在市场上出售了50多台。
如今,傲鲨智能的产品已迭代至第五代,每一代的变化都是更轻、更便宜。去年7月,傲鲨智能的“千元级外骨骼”问世,其重量仅2.1公斤,通过自研伺服电机与芯片级硬件设计,将成本降至消费级(6900元起),价格不足同类工业用外骨骼产品的五分之一。
在徐振华看来,外骨骼不应只是工业工具,更将进入普通家庭和日常生活,助力人们实现高品质生活。
因此,今年傲鲨智能的重要战略转变是从B端(企业)市场向C端(用户)市场的拓展,将外骨骼的落地场景从工业逐步拓展至医疗、户外、养老等民用场景。如帮助腿脚不便的老年人下楼、给高频率搬运货物的快递小哥减负、让户外爱好者更省力地登山等。
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低成本化”与“轻量化”,背后折射出企业对产品自研率和材料技术创新突破的极致追求。
徐振华表示,大到机器人控制系统、算法、传感器、基础材料,小到组装时的一个零部件,傲鲨智能生产的外骨骼机器人90%以上的核心部件均为团队自研并申请专利。每年,公司研发投入就占到总支出的70%以上。“只有自研的产品才有最高的设计自由度,更好实现对产品更便宜、更轻、更灵巧的要求。”
“定制”“非标”成为出海优势
也正是这些探索和求变,让傲鲨智能在海外市场上拥有独特的竞争力。去年起,傲鲨智能开始积极布局海外市场,目前海外业务已占到总量的两成。当傲鲨智能的外骨骼产品亮相美国、澳大利亚、阿布扎比等国家和地区的展会时,往往都会备受全球客商的欢迎,很快就被订购一空。
在徐振华看来,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对实用功能的不断创新,“非标”属性使其具备了许多海外同类产品所不具备的特质,也让海外客商感到耳目一新。
比如,傲鲨智能目前是全球市面上唯一一个能够在无源外骨骼上实现力学释放功能的公司。徐振华解释,由于无源外骨骼没有电机和控制端,在使用过程中会持续给人体助力,哪怕使用者当下并不需要,这股助力依然存在,多少会带来不方便。针对这类问题,傲鲨智能创新研发了特殊的结构,在必要时释放力量,实现更灵活的人机协同。
徐振华说,傲鲨智能一直坚持对产品做功能上的小创新,一方面是提升竞争力,另一方面也是重塑海外市场对中国产品的认知——不是同质化的产品卷价格,而是有不可替代的创新要素和质量优势,“要让海外市场看到,中国产品出海也有全新的姿态”。

欢迎转发,但请注明出处“上海经信委”
觉得不错请点赞!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