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华熙生物炮轰巨子生物,各大券商成了“背锅侠”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0 19:56:00    

文|达摩财经

医美行业爆发“口水战”,玻尿酸巨头华熙生物再度成为主角。

5月17日,华熙生物(688363.SH)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刊发了一篇名为“概念总在重演,科技永远向前”的文章。

文中称,部分券商发布透明质酸(即“玻尿酸”)与重组胶原蛋白的“对比研究”,伴随着此后兴起的透明质酸“过时论”,严重误导市场。而上述言论的兴起,本质上是一场由“浮躁资本”构建的题材幻象,试图用“神话过时”绕开中国产业发展必然面临的进阶过程,引导资本和市场资源聚焦于资本新题材,用“新贵登场”塑造沙土高楼。

此次华熙生物发布的文章中,出现了华泰证券、安信证券、国金证券、西部证券等多家券商所发布的研报。上述券商所发研报的研究对象,均为港股上市公司巨子生物(2367.HK)。

截图自华熙生物官微

同处医美行业,华熙生物与巨子生物的代表产品分别为玻尿酸和重组胶原蛋白,均为具有填充、修复功能的生物材料。不过,由于玻尿酸更早突破量产技术,产能早早得以释放,目前增长速度已经开始放缓。

近十年间,玻尿酸原料一直在不断降价,平均每年降幅在5%左右,产能已经开始过剩,而随着越来越多的玩家进入玻尿酸市场,行业竞争也在不断加剧。

与玻尿酸相比,重组胶原蛋白的量产突破来的更晚一些,行业目前仍处于成长期。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中国重组胶原蛋白市场正以年复合增长率44.93%的速度扩容,到2030年时市场规模预计达到2193.8亿元。

一方竞争加剧,另一方仍在成长,预期交织之下,玻尿酸与重组胶原蛋白龙头企业的股价也随之变动。华熙生物在2021年时股价曾突破300元/股,总市值接近1500亿元。截至5月19日,华熙生物股价已降至50.60元/股,总市值仅余244亿元,较最高时蒸发超1200亿元。

而巨子生物自上市以来股价便持续上涨,目前股价为83.30港元/股,总市值为892亿港元(约合824亿元)。

资本市场焦点轮转

在华熙生物看来,券商研报中频频出现玻尿酸和重组胶原蛋白的“对比研究”,主要是为了在资本市场上营造预期。文中称“2022年开始,随着资本市场不断追求新的公司题材,重组胶原蛋白概念被看似幸运地选中了。”

无论这种观点是否合理,但从市值上看,玻尿酸概念和重组胶原蛋白概念的确在2022年前后出现了轮动。

玻尿酸“三巨头”中,华熙生物与昊海生科均在2019年上市,爱美客则在2020年上市。在上市之后,三家公司的股价持续上涨。Wind数据显示,自上市首日至2021年6月30日,昊海生科、华熙生物、爱美客的股价涨幅分别为61.09%、227.35%、319.48%,市盈率(TTM)均在百倍以上。三家公司中市值最高的爱美客也被冠以了“医美茅”的称号。

但就在玻尿酸公司风头正盛之时,医美行业却已经出现隐忧。据第一财经2021年5月报道,彼时医美机构已经开始争夺社交流量入口,线上获客成本水涨船高。此外,2021年8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医疗美容广告执法指南(征求意见稿)》,将对医美行业乱象进行打击。

也正是自2021年7月起,玻尿酸“三巨头”的股价开始整体下行。2021年7月1日至今年5月19日期间,昊海生科、华熙生物、爱美客的股价跌幅分别为68.45%、81.46%、64.76%。

随着玻尿酸龙头在资本市场上日益沉寂,重组胶原蛋白上市公司巨子生物、锦波生物成为医美概念中新的“宠儿”。两家公司的上市时间相对较晚,其中巨子生物与2022年11月登陆港交所,锦波生物原在新三板挂牌,后于2023年7月在北交所上市。

自上市以来,两家公司股价持续走高。截至5月19日收盘,巨子生物的股价收于83.30港元/股,较其发行价上涨242.8%,总市值为892亿港元(约合824亿元人民币),锦波生物的股价为528.72元/股,较其转板时发行价上涨979%,总市值为468亿元。

与之相比,同日昊海生科、华熙生物、爱美客的总市值分别为119亿元、244亿元、515亿元,巨子生物的总市值接近三家玻尿酸公司的市值之和。

巨子生物、锦波生物股价大涨,也让两家公司的实控人登顶首富之位。其中,巨子生物实控人范代娣、严建亚夫妇以超450亿元的身价,代替隆基绿能创始人李振国夫妇成为陕西省首富。而据2025年胡润全球富豪榜,锦波生物实控人杨霞也以115亿元的身价,坐上了山西省女首富之位。

业绩反超

在市值轮动的同时,巨子生物也在业绩上完成了对华熙生物的反超。

华熙生物的黄金年代在2023年前。公开资料显示,作为国内玻尿酸龙头之一,华熙生物在全球玻尿酸原料市场中的市占率约在40%左右。不过,由于行业内竞争者众多,玻尿酸原料业务增长相对缓慢,公司也不得不开发原料以外的新业务以支撑营收增长,这一新业务即为功能性化妆品。

在华熙生物上市之前,功能性化妆品的营收规模仅占公司总营收的两成出头,但在上市后,公司化妆品业务规模迅速增长,到了2022年,该业务的营收已经超过原料业务的4倍。在化妆品业务的带领下,公司的营收由2018年的12.63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63.59亿元,归母净利润也由4.24亿元增长至9.71亿元。

自2023年开始,华熙生物功能性护肤品陷入销售困局,连续两年收入下滑。这也导致公司自2023年起整体业绩下滑。2024年第四季度甚至出现了罕见的单季净亏损。

与华熙生物类似,2024年,昊海生科、爱美客的业绩增速也大幅下滑。2025年一季度,两家公司的营收及净利润均陷入负增长。

重组胶原蛋白行业两家上市公司的业绩则仍保持高速增长势头。2022年至2024年期间,巨子生物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6.59亿元、38.91亿元、59.8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1.22亿元、16.02亿元、22.27亿元。

一方增长一方下滑,这也导致在2024年,巨子生物的业绩水平已经超过了玻尿酸龙头华熙生物。年报显示,2024年,华熙生物的营业收入为53.71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74亿元,仅为巨子生物净利润的十二分之一左右。

相关文章

天津一公司体罚员工让“狗爬”?前员工:最多爬了50多圈!当地多方回应

近日,一网友在社交平台爆料天津某公司体罚员工在地上狗爬。其描述:“在公司有事情没做好,犯错误,就会要求跪在地上狗爬。有时全公司人一起爬,有时从走廊路过会碰见一个正在狗爬的老师。”发帖人小力(化名)介绍,狗爬是指用双膝跪在地上像狗一样的爬,是“天津种画岛艺术培训学校”(以下简称“种画岛”)体罚文化的一

有人销售汽车假“保险” 警惕!

记者今天从成都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近期有消费者反映,被自称“保险公司”工作人员联系推销所谓汽车“统筹险”。消费者受其误导,以为购买的是“汽车商业保险”。认购后才发现所购“统筹险”不是汽车商业保险,实为“汽车统筹服务”;该类公司也没有正规保险业务经营资质,实为汽车服务公司或信息技术公司。消费者发现被骗

连续三年“上榜”!历城区激活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引擎”

鲁网7月2日讯(记者 李晓晨)6月28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2024年度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和进步明显的县(市、区)名单,济南市历城区榜上有名,在山东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成效显著、表现突出。至此,历城区已连续三年在县域经济发展领域获省级层面肯定。近年来,历城区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强省会奋斗目标

索尼盘前跌2% 与本田合资公司亏损加剧

7月1日,索尼美股盘前跌2%。消息上,索尼集团与本田汽车的电动汽车合资公司——索尼本田移动公司披露,在截至今年3月的财年中,该公司的年度运营亏损翻倍至520亿日元(约合3.62亿美元),而上一财年亏损为205亿日元。据分析师吉田达夫分析,新车开发需巨额投入,包括制造原型车和投入研发资金,而豪华车型销

锦龙股份:公司所持东莞证券3301.45万股股份已解除冻结

6月27日,锦龙股份(000712)公告称,此前,广州金保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以借款合同纠纷为由向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申请财产保全,越秀法院冻结了公司持有的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6,602.9万股股份(占东莞证券注册资本的4.4%)。近日,公司从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获悉,公司持有的东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