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中航沈飞降本增效扣非连增八年 毛利率升至12.47%销售费降55%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09:19:00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徐阳

“中国战斗机第一股”中航沈飞(600760.SH)经营质效稳步提升。

根据2024年年报,报告期内,中航沈飞实现营业收入428.37亿元,同比下降7.37%;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简称“净利润”)33.94亿元,同比增长12.8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简称“扣非净利润”)33.73亿元,同比增长15.88%。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中航沈飞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017年至2024年,公司的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连续八年保持增长。同时,2022年至2024年,公司公司的毛利率稳中有升,分别为9.95%、10.95%、12.47%。

值得一提的是,中航沈飞持续推进降本增效,进一步扩大公司盈利空间。2024年,公司营业成本375亿元,同比下降8.95%;销售费用为583.4万元,同比大幅减少54.94%,这已经是其连续第三年同比下降。

单季赚15.76亿

中航沈飞的前身是中航黑豹,主要从事专用车、微小卡和液压零部件的生产制造及销售。2017年,中航黑豹进行重大资产重组,将传统资产剥离,作价79.80亿元收购沈飞集团100%股权,中航沈飞因此完成借壳上市。

3月31日晚间,中航沈飞发布了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428.37亿元,同比下降7.37%;净利润为33.94亿元,同比增长12.86%;扣非净利润为33.73亿元,同比增长15.88%。

分季度来看,中航沈飞在2024年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5.40亿元,同比增加50.99%;净利润15.76亿元,同比增加145.19%;扣非净利润15.87亿元,同比增加159.39%,均创下历史同期最高。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自2017年上市以来,中航沈飞盈利能力持续稳步提升。

2017年,中航沈飞实现营业收入为194.59亿元,同比增长8.82%;净利润为7.07亿元,同比增长25.58%;扣非净利润扭亏,为3.69亿元,同比增长440.08%。

此后的2018年至2023年,中航沈飞实现营业收入由201.51亿元上升至462.48亿元;净利润由7.43亿元上升至30.07亿元;扣非净利润由7.1亿元上升至29.10亿元,均为持续增长。

综上,从2017年到2024年,中航沈飞的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连续八年保持增长。其中,2024年的净利润较2017年增长了3.8倍,扣非净利润则增长了8.14倍。

中航沈飞在2024年年报中称,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下降主要是受合同签订进度、配套供应进度等外部因素影响所致;公司通过内部挖潜、聚力攻坚,保障了科研生产经营质效提升。

随着业务规模扩大,中航沈飞持续推进降本增效,扩大利润空间。2024年,公司营业成本375亿元,同比下降8.95%;销售费用583.4万元,同比大幅减少54.94%,这已经是其连续第三年同比下降;管理费用9.37亿元,同比减少6.73%。

值得一提的是,从2019年开始,在弥补完前期亏损后,中航沈飞开始向股东派发红利。2019年至2023年,公司累计向投资者现金分红32.39亿元。

根据2024年利润分配预案,中航沈飞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6元(含税),拟派发现金红利7.16亿元(含税),加上已分配前三季度现金红利3.86亿元(含税),本年度共计分配现金红利11.02亿元(含税),占本年度净利润的32.48%。

毛利率持续提升

中航沈飞具有较高的成长性。

目前,中航沈飞是集科研、生产、试验、试飞、维修与服务保障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飞机制造企业,是我国航空防务装备的主要研制基地,在航空防务装备领域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和领先的行业地位。

科技研发方面,中航沈飞持续推进核心关键技术突破,在数字化制造技术应用、复合材料应用、飞机设计技术、航空技术装备工程等领域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应用中心、钛合金加工省级实验室,拥有以“沈阳新机快速试制中心”为核心的航空防务装备产品快速试制能力,拥有多项国家发明、实用新型专利,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多次获得国家级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国防科技进步奖。

2021年至2024年,4年时间,中航沈飞研发费用累计31.3亿元。截至2024年末,公司研发人员的数量3732人,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22.90%。

近几年,中航沈飞的毛利率、净利率保持稳中有升。2022年至2024年,公司毛利率分别达到9.95%、10.95%、12.47%;同期的净利率分别为5.56%、6.51%、7.97%。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3月,中航沈飞不超42亿定增获得上交所审核通过。据悉,本次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沈飞公司局部搬迁建设项目”“复合材料生产线能力建设项目”“钛合金生产线能力建设项目”“飞机维修服务保障能力提升项目”,上述项目总投资额达32.56亿元,剩余资金将用于偿还专项债务和补充流动资金。

中航沈飞称,公司积极推进股权融资项目,以资本赋能装备发展,本次融资将为航空防务装备能力建设提供资金保障,不断提升航空产品制造水平,提高科研生产任务保障能力,开创武器装备建设新局面。

视觉中国图

相关文章

阿里健康2025财报:净利润14.3亿元同比增62.2%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5月19日晚间,阿里健康发布2025财年业绩公告,得益于用户体验和商家经营效率双提升,公司各项业务持续保持健康增长,进一步巩固了稳健发展的良好态势。依托阿里AI能力与优势,阿里健康多业务场景实现AI落地赋能,持续释放新增长潜力。截至2025年3月31日,阿里健康实

北京银行首季营收净利双降 康得新旧案余波未平卷入51亿诉讼

长江商报记者 徐佳康得新造假案余波未平,北京银行(601169.SH)仍未走出阴影。日前,北京银行披露该行收到应诉通知书,该行涉及浙江中泰创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对康得新复合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得新”)提起的诉讼。该案曾于2022年在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现移送至苏

2.21万亿元、同比增长4.0% 我国一季度冷链物流需求稳中有升

本文转自【央视网】;央视网消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今天(5月18日)公布今年一季度冷链物流运行数据。在促消费等政策的带动下,冷链物流需求稳中有升,整体运行保持增长势头。今年一季度,冷链物流总额为2.21万亿元,同比增长4.0%。一季度,冷链物流总收入为1361.3亿元,同比增长3.9%。从细分领域

麦角硫因受关注 多家上市公司回复相关问题

人民财讯5月18日电,麦角硫因近日受到市场关注,多家上市公司在互动平台回复相关问题。中信证券研报也认为,麦角硫因出圈,看好合成生物学新原料。①力合科创:瑞德林为公司参股企业,根据该企业官网信息,其产品麦角硫因已通过了Self-GRAS认证。②万邦医药:公司与仅三生物在麦角硫因方面有临床项目合作,公司

天津,发布重大行动方案!热门赛道再迎利好

天津向建设“全国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底层技术创新策源地”大步疾驰。 5月17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天津市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工作目标提到,到2027年,攻克100项关键核心技术,人工智能基础核心企业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