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郑州黄河湿地首次记录到震旦鸦雀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16:12:00    

中原网讯(郑报全媒体记者 李宇航 通讯员 武蓓)近日,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内首次记录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震旦鸦雀,郑州黄河湿地鸟类名录再添新成员,而这也反映出郑州黄河湿地生态环境的持续向好。

图片由鸟类爱好者田盼立拍摄

据悉,发现震旦鸦雀的地方在郑州黄河湿地巩义段。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今年开展的春季鸟类同步调查中,借助专业设备,在巩义黄河边的一处芦苇荡中监测到震旦鸦雀的踪迹,并拍摄到其活动的珍贵画面。工作人员介绍,此次监测到的震旦鸦雀体长约18厘米,黄色的嘴钩十分醒目,额、头顶及颈背呈灰色,黑色眉纹上缘黄褐色、下缘白色,脚为粉黄色,发现它时,它正在芦苇间穿梭、觅食,十分灵动活泼。

震旦鸦雀被称为“鸟类中的活化石”,为中国特有的珍稀鸟种,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震旦鸦雀是留鸟,一般情况下不会迁徙,主要栖息在江河湖泊岸边的沼泽苇丛中,以昆虫、浆果、植物种子等为食。其对栖息环境要求严苛,严重依赖芦苇环境生存,常凭借芦苇躲避猛禽类天敌,因此也被称为“芦苇中的啄木鸟”。

“此次发现震旦鸦雀的区域植被覆盖率高、滩涂水面广阔、生物种类多样,繁茂的芦苇荡给震旦鸦雀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郑州市自然保护地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此次在郑州黄河湿地记录到震旦鸦雀,为研究该物种的生态习性、种群分布等提供了宝贵资料,也为进一步评估郑州黄河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提供了依据。下一步,郑州市自然保护地事务中心将密切关注黄河湿地内珍稀物种动态,继续加强生态保护力度,守护好这片美丽的自然家园。

近年来,郑州市通过一系列措施保护和修复黄河湿地生态,为各类野生动物营造了更为优质的生存环境,这使得越来越多的珍稀物种在郑州黄河湿地现身,郑州黄河湿地生物多样性越来越丰富。

相关文章

世纪数码将召开 2025 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

2025年4月16日,郑州新世纪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世纪数码”)发布公告,公司将于 2025 年 4 月 30 日 9:30 以现场投票的方式召开 2025 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本次股东大会的召集人为董事会,会议召开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的规定。本次会议审议 16 项议案,包括董事

4月18日0时起,兰州市黄河以北局部区域计划停水24小时

奔流新闻讯(记者赵鑫远)4月14日,记者从兰州城市供水(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为保障兰州市黄河以北区域的供水安全,新增黄河南北向供水通道,为后续北部城区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供水基础设施保障,经兰州市政府主管部门批准同意,兰州城市供水(集团)有限公司定于4月18日0时-4月18日24时(共计24小时),由中

郑州黄河湿地首次记录到震旦鸦雀

中原网讯(郑报全媒体记者 李宇航 通讯员 武蓓)近日,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内首次记录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震旦鸦雀,郑州黄河湿地鸟类名录再添新成员,而这也反映出郑州黄河湿地生态环境的持续向好。图片由鸟类爱好者田盼立拍摄据悉,发现震旦鸦雀的地方在郑州黄河湿地巩义段。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今年开

​靖远:文旅融合绘就黄河之畔的诗意画卷

从黄河的潺潺流水,到山峦的绵绵翠影;从岁月的悠悠长歌,到时代的隆隆鼓点;从商贸的蓬勃脉动,到文旅的绚烂交融。靖远,商贸、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奏响着一曲激昂澎湃的华章,让“诗”与“远方”在这片土地上完美交融。近年来,靖远县立足"黄河穿城"的独特资源禀赋,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创新文旅业态,让沉睡的文化

行走黄河 | 千年艾草变身千万产业,看黄河边小山村振兴路上的“艾”密码

海报新闻记者 辛振东 张大卫 报道在我国,艾草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不仅是民间端午节时挂在门旁的“驱邪草”,更有着极高的药用和经济价值,有着“百草之王”的称号。坐落在聊城市东阿县黄河岸边、艾山脚下的艾山村,更是靠着这一株小小的艾草,走上了农文旅融合的致富路。4月11日,海报新闻记者跟随“行走黄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