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一条路连起希望与生活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6 13:10:39    

晨雾未散,灵台县中台镇坷台村外的山道上已响起机械轰鸣。“今天要把这段路清完,赶在雨季前把排水沟做好。”项目施工员雷雨站在铲车旁指挥着几个村民清理路沿,额角的汗珠在朝阳下泛着微光。

春分当天,中台镇村社道路改建工程正式启动,这条道路连接蒲窝、坷台、西沟、南沟等多个村社,作为甘肃省“以工代赈”项目,它不仅承载着乡村振兴的愿景,更串联起山里人热气腾腾的生活图景。

一大早,坷台村村民何喜凤就摸黑起了床,给一家人做好早餐,送孩子上学回来后,匆匆喂了家里鸡鸭,急忙找村支书把工地干活的事定下来。“这是以工代赈项目,咱们村脱贫户优先用,不着急,慢慢来。”看着气喘吁吁的何喜凤,坷台村支书杨建中笑道。

“一天150块,顶上卖三筐鸡蛋哩。”何喜凤掰着手指算账,丈夫在县城打零工,自己在家种玉米和照顾老人孩子,往年开春总要问亲戚借钱买化肥、种子,今年在工地干活补贴家用,总算不用再借钱了。

对于蒲窝村旧庄社村村民刘永刚来说,新路带来的改变更为具体。“每周都得回家,等路修好了,就能把心揣在肚子里安全回家了。”刘永刚告诉记者,从县城到老家,坷新路是绕不开的一段,往年回家总提心吊胆。

坷台村半山腰,村支书杨建中蹲在开裂的路肩旁,手指划过裸露的碎石层,捡起块风化的水泥块轻轻一捏就成粉末,看着脚下布满龟裂的硬化路面感慨万千。他说:“这条村道修建于2012年,随着农用机械增多早已不堪重负,这些‘伤口’都是雨水‘咬’出来的,通车不过13年,有效路面从4.5米缩水至不足3米,每年汛期山洪顺着边坡往下冲,路基像泡发的馒头越来越软。等路修完,咱们的大型运输车就能直接开到地头。”

山风掠过热火朝天的施工队,泥土中升腾起阵阵生机,雷雨仔细核查着施工细节。“这一段需要增加减速带、那个弯道要安装凸面镜……”他指着远处正在测量标高的技术员说,专门留出工程总造价的30%为村民提供务工收入,这条路不仅是交通工程,更是民生工程。

夕阳西下,铲车正缓缓前行。杨建中站在一旁,忽然想起二十年前背着铺盖卷外出打工的场景。那时山道崎岖,他凌晨四点就要打着手电出门赶班车。“等路修好了,村里基础设施改造好了,说不定啥时候咱村也能开进来旅游大巴呢!”杨建中说话时,余晖正洒在地里新铺的地膜上,泛起粼粼波光。

这条7.11公里的山道,正在书写新的故事。它见证着脱贫户何喜凤围裙口袋里的记账本,承载着刘永刚的回家路。当秋收时节来临,满载粮食和果品的货车将沿着崭新的柏油路驶向山外,而更多关于奋斗与希望的故事,仍会在这条路上生生不息地绵延。(孙筱娜 朱强)

相关文章

汉子茶得知我头纱三百万后疯了许畅畅张旭博小柠大结局在线阅读

张旭博和我恋爱后,经常拿着我的钱出去消费,请黄毛几人吃饭。无形之中成为了他们之间的老大。因此听到张旭博的话后,黄毛下意识地挪开了脚。张旭博连忙上前将我扶了起来,心疼地问

我的系统带崩了反派未删减阅读

马队在一片肃穆沉寂中行进,唯有马蹄踏过泥土和枯枝的声响,以及金属甲片偶尔碰撞的轻鸣。沈哲被横放在马背上,颠簸得五脏六腑都快移了位,粗糙的绳索磨得手腕生疼。他试图记住路

苏衔月沈寒川锦书难寄春风误全文(苏衔月沈寒川)章节免费阅读

第四章三十鞭落下,苏衔月早已皮开肉绽。最终支撑不住,彻底昏死过去。再次醒来,是在医院的病床上。背后的伤口得到了处理,但因为残留不少倒刺,医生建议她住院观察几日。住院期间,

奈何桥上几许全本小说(奈何桥上几许)全文阅读

1寅时三刻。紫苏准时起床点亮幽冥灯盏,为墨渊备下今日要穿的玄色官服。等待熬煮墨渊偏爱的彼岸花蕊汤的时辰里,紫苏亲自洒扫寝宫,以免手脚粗笨的鬼仆不仔细,坏了墨渊的好心情。

惊雷劈棺!神兽白泽喊我复活了最新章节 江暖白泽全文阅读

江暖带着白泽,撑着她的小竹筏,沿着河岸水缓的地方一路逆流而上。这货总喜欢蹲她肩膀上,说是站的高风景好,呵!AI生成的图片,宝宝们凑和看吧。河边长满了郁郁葱葱的苦柳树,每一棵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