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旬阳市构元镇:家医“签”守,照亮残疾人幸福之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23 11:26:00    

本报讯(通讯员 陈子苗)秦巴山脉的晨雾还未散尽,一辆印着红十字的白色医疗车已碾过碎石路,在蜿蜒山径上划出一道流动的银痕。在旬阳市构元镇开花村卫生室前,蓝白相间的临时诊区如魔术般支起,家庭医生指尖的血压计刚搭上老人的臂膀,袖带充气的“滋滋”声里,丈量的不仅是162/98mmHg的数字,更是山区乡亲们被托举的健康希望。

“以前去镇卫生院得翻两道山梁,我这把老骨头哪经得起折腾?现在专家背着‘家当’到村口啦!”开花村72岁的李定坤老人攥着刚调整好的用药方案,粗糙的手掌摩挲着纸页上“每周随访监测”的红笔标注。这份随巡回医疗车流转于全镇7个村社的健康档案,正汇聚成动态更新的“健康云图”,每一笔数据都化作乡亲们健康管理的基石,在山风中沙沙作响。

移动诊室开进山沟沟,精准服务“量体裁衣”。今年,构元镇卫生院党员医疗队发起的“健康守护乡村行”,让“移动诊室+精准服务”模式成为山乡新风景。血压血糖监测、心电图、B超等9项检查设备搬进车厢,直接叩响残疾人家的柴门。公共卫生中心主任刘子伟的登记簿上,红黄蓝绿四色便签如调色盘般分明——红色标记重度残疾人,蓝色对应慢病患者,家庭医生正用这些“健康密码”,为每位村民绘制专属健康图谱。

“纸上契约”到“指尖守护”,数字化让服务会“呼吸”。在构元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早已褪去文件的冰冷。自2017年启动以来,这张“健康契约”插上数字化翅膀:打开手机APP,签约、随访、调药全流程“掌上办”。田间地头医生举着手机教村民点触屏幕的景象,绘成了一幅幅精美画卷:“叔,您看这记录,上月测血糖、这周调药量,清清楚楚!”技术赋能让健康数据实时“跳动”,李大爷的降压药剂量调整、肢体残疾人的康复进度,都在云端实现精准校准。

服务内涵更如春雨润物,分级分类的“健康服务包”涵盖十大项,从优先转诊到上门康复;针对卧床老人,团队踩着泥泞山路送医到家;“护苗行动”的三级联动模式(集中讲座+现场答疑+入户指导)被移植到残疾人服务中,医护人员把“低盐低脂”说成一勺盐不超啤酒瓶盖,24小时咨询热线成了乡亲们身边的“健康护身符”。

健康档案“走路”,科技与温情共织防护网。在旬阳市卫生健康局的统筹下,构元镇让静态档案“活”了起来,变成了一个个移动哨兵。巡回医疗车每到一村,档案便随医护人员入户更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季度随访数据即时录入系统,药盒上用特殊记号笔标注服药时间,肢体残疾人的康复训练进度被拍成视频存档。线上“医生小课堂”用方言讲慢病防治,线下“六个一”工程(一本手册、一次签约、一个互助群、一次体检、一次会诊、一套方案)让“预防-筛查-干预”闭环,健康关怀可触可感,智慧大脑的精准度,混着山枇杷的烟火气,酿成了独有的“构元温度”。

三级联动密如织网,健康暖流穿透山坳。 “市-镇-村”三级随访机制,让健康服务从“节日送温暖”变成“四季恒温”。旬阳市人民医院专家带着设备蹲点坐诊,镇卫生院党员先锋队扛着器械翻山,村医背着药箱走家串户——今年巡回医疗中,这样的接力跑出了“构元速度”:完成老年人体检980人次,新建残疾人专项档案428份。7支家庭医生团队如同毛细血管,将全科医生、护士、康复师的专业力量输送到一万余名常住居民的“健康脉络”中,残疾人作为优先保障对象,签约率达100%。山路上的信任足迹,从“要我签”到“我要签”。金马塔村的山路上,家庭医生蔚世鼎的胶鞋磨破了三双。起初对签约半信半疑的赵阿姨,如今把他的手机号设成快速拨号:“蔚医生比儿女还懂我的血压!”当健康教育科科长刘治娟举着控盐勺演示“一顿饭半勺盐”时,赵大娘的笔记本上画满了“禁盐”的红叉;给残疾儿童家庭发放的《健康手册》里,24小时热线被孩子用彩笔涂成了“彩虹专线”。这些细节里,藏着群众态度转变的密码。

八年深耕,构元镇的家庭医生服务从“坐堂问诊”进化为全周期健康管家:新生儿家庭自动激活婴幼儿保健包,失能老人享受“长处方+上门换药”定制服务。如今,家庭医生签约系统与陕西省公卫平台实现数据互通,3900余名重点人群的健康档案在云端同步跳动。

暮色中的医疗车再次启动,几位老人追着车窗塞进刚摘的鲜桃:“山路颠,吃口甜桃提提神!”车头的党旗掠过竹林,惊飞的斑鸠衔来山风,把车厢里的桃香与医护人员的笑声,一起揉进秦巴山脉的褶皱里。这辆日行百余公里的健康专车,正载着“健康中国”的微缩图景,驶向更深处的村落——那里,每一户残疾人家庭的窗台上,都将晒到这份穿越山峦的温暖阳光。

责任编辑:安心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

相关文章

一块石匾唤起一段抗战记忆,山东宁阳日军侵华罪证见证浴血抗战史

初秋的宁阳,凤仙山北麓的陈美庄透着几分静谧。村委会办公室里,一块青灰色石灰岩石匾静静陈列着。90厘米长、35厘米宽的石匾上,"宁阳县东庄镇陈美庄兴亚楼,皇军队长筱利道,县警队长李广谦、第9区自卫团团长马德恩监修"的字迹清晰如昨,落款"民国三十年"的刻痕里,藏着一段不该被遗忘的苦难与抗争。一块石匾的"

新县马鞍村的“幸福清单”

河南经济报记者 马欣 通讯员 夏欣瑶今年来,信阳市新县吴陈河镇马鞍村坚持开门教育办实事理念,村“两委”针对昼访夜谈活动中群众提出的民生实事,逐一列出清单并着手解决,这些清单被村民亲切地称为马鞍村的“幸福清单”,而清单上的每一笔,都蕴藏着群众的期盼与基层干部的脚印和汗水。清晨的露水还在稻叶上悬挂,吴陈

健康体重大会,带来了哪些重要消息?

7月25日,由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主办的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2025年健康体重科普传播大会在北京举办。与会专家呼吁关注体重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对肥胖人群进行分层管理等。会议由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国家行动办公室、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自我健康管理分会提供专业支持,并得到微博健康、诺和诺德中国、

信阳市平桥区明港镇启动免费“两癌”筛查 惠及千余名适龄女性

为切实保障辖区女性健康权益,提升宫颈癌和乳腺癌早诊早治率,信阳市平桥区明港镇妇联联合区妇联、区妇幼保健院,于7月22日正式启动面向35至64周岁女性的免费“两癌”筛查活动。本次活动将持续至8月7日,计划为全镇35个村居约1300名适龄女性提供筛查服务。明港镇始终将女性健康保障列为重点工作,通过常态化

旬阳:战高温清树障 打造线路“安全走廊”

本报讯(通讯员 伍海瑞)随着夏季高温天气持续,居民用电需求大幅增长,电网负荷不断攀升。为确保迎峰度夏期间电力供应安全可靠,7月21日,国网旬阳市供电公司组织双河供电所工作人员沿10千伏西岔线开展巡视及清障工作,为辖区电网稳定运行筑牢安全屏障。双河镇地处山区,电力线路通道内树木生长茂盛,部分树木与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