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无人机助力缅甸地震救援 中国救援队点亮生命希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09:39:00    

中国日报网4月2日电 当地时间3月28日,缅甸发生7.9级地震,多座建筑倒塌,曼德勒等城市成为重灾区。灾难发生后,中国救援队与时间赛跑,携带无人机等高科技救援设备投入救援行动,为灾区带来希望之光。

中国在无人机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为此次救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无人机的高机动性和长续航能力使其成为夜间救援的得力助手,尤其是在曼德勒这样电力中断、道路受阻的地区。

中国红十字国际救援队启用照明无人机

在曼德勒参与救援工作的中国红十字国际救援队3月31日晚收到“曼德勒68-41地区,6层楼倒塌,位于一楼超市位置的一名22岁女生被压”的消息后,率先抵达现场。由于晚上断电,现场无照明,中国救援队迅速使用无人机进行照明,救援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照明无人机升空照亮救援现场

中国红十字国际救援队队员沈廷冲说,为了能够将小女孩救出来,现场也有近千名的群众一起配合我们救援,黑暗中看到中国救援队用无人机照亮的时候,所有人一起鼓掌。

中国红十字国际救援队在曼德勒开展夜间救援

这一场景不仅感动了现场群众,也在海外社交媒体上受到高度评价。网友XH_Lee在社交平台X上发文称:“中国无人机驱散黑暗,中国救援队重建希望。”

网友Jubean评论说:“简单的照明,却赢得了人心,在拯救生命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Raf Mohammed则感叹:“太棒了,中国!我向勇敢的救援队员致敬,愿你们平安,救援顺利。”

Jason Smith则提到:“太出色了!中国还有无人机路灯,它们能飞行一小时后自动返回换电池,技术很酷,全程自动化。”

原标题:《【中国那些事儿】无人机助力缅甸地震救援 中国救援队点亮生命希望》

栏目主编:秦红 文字编辑:卢晓川

来源:作者:中国日报网

相关文章

晚清变法的探索者邵作舟

19世纪中末期,中国遭遇了鸦片战争等重大变故并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许多仁人志士忧国伤时,在黑暗中探索中国的出路,邵作舟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邵作舟(1851—1898),字班卿,安徽绩溪人。他发愤研究经世之学,作《邵氏危言》一书。书成于1888年左右,1898年刊行。此书与郑观应的《盛世

工行阳江分行开展12333全国统一咨询日活动,助力个人养老金政策普及

为加快发展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推动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实施,近日,工行阳江分行在市人民广场开展2025年12333全国统一咨询日活动,现场为老百姓解读个人养老金政策。此次活动目的是为了深入群众开展个人养老金知识宣讲,全面、准确地向群众普及个人养老金政策,让职工和居民了解个人养老金是什么、有什么用以及如

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部际联席会议第八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

转自:中国民政3月31日下午,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部际联席会议第八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部署要求,分析产业发展机遇挑战,审议通过部际联席会议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要点

临澧县召开2025年新材料产业强链补链座谈会 共绘产业发展新蓝图

座谈会现场。现场专家发言。现场专家发言。红网时刻新闻4月3日常德讯(记者 黄刚 通讯员 钱锐)春风化雨催新绿,产业兴县正当时。4月3日,临澧县新材料产业强链补链座谈会召开。县委副书记、县长胡彬彬与科研院所专家、20余家重点企业代表齐聚一堂,聚焦新材料产业发展,梳理产业现状,找准短板弱项,共商强链补链

读许幸之来信想起的

1978年春,许幸之与老朋友诗人艾青(右)、画家阳太阳(左)同游北京西郊畅观楼。每当我唱起《铁蹄下的歌女》这首歌时,就会想起许幸之先生。“我们到处卖唱,我们到处献舞,谁不知道国家将亡,为什么被人当作商女……”这首歌是1935年由上海电通公司出品,田汉编剧、许幸之先生导演的电影《风云儿女》里的插曲,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