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热评丨家门口的“小商圈”释放消费“大能量”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21:29:00    

“购物可方便了,小区外面就有许多门店,餐饮店、理发店、药店、文具店、服装店应有尽有,前面几百米就是电影院,周末带孩子去看电影也很方便。”家住兰州市天水南路社区的张先生,聊起自己生活的社区,很是满意。而像这样业态齐全的家门口小商圈,全国目前已建成了5188个,有1.18亿人像张先生一样过上了“圈内”的便利生活,这件事的起点就是2021年商务部等12部门联合启动的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就是以社区居民为圆心、步行15分钟(约1公里)为半径,形成以居民日常消费为主的社区商业圈。也许有人要问,买个早点,再买些蔬菜水果,能花几个钱?这种“不起眼”的小生意也需要兴师动众地建设吗?但是要知道的是,在商务部着力构建的城市商业格局中,示范步行街(商圈)是引领,特色商业街区为支撑,而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才是基础。也就是说,这个不起眼的小“圈”,却是一座城市商业金字塔的稳固基座,对于激活城市消费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别看一般消费金额都不过百,但日常消费的特点一是刚需,二是高频。便民生活圈里必备的菜市场、便利店、早餐店、洗衣店等业态,满足的正是居民日常消费的“基本盘”,别的能省、这个省不了。只有打造多元化社区商业业态和多层次社区消费场景,才能充分承接这些高频的刚需。

“老板,明天送菜稍微晚一点儿,我早上要出去一趟。”“没问题。”在河南省洛阳市石化社区一家果蔬铺的客户微信群里,每天晚上8点客户们会把第二天的需求告诉店主。和辐射半径超5公里的大商圈客流群体不同,辐射半径只有1公里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服务的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固定客群,也可以叫作“熟人生意”,这种强黏性增添了人情味,也让商品和服务的“定制化”成为可能。秉承“一圈一策”原则,在规划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时就先“问需于民”,缺什么补什么,居民的“需求清单”就这样转化为了“项目清单”。

“我就住这楼上,以前想吃点快餐小吃,得到一公里外的宋家庄去,现在方便多了。”北京市民秦女士所在的小区底商本已空置多年,如今经过重新装修和招商运营,已经成了“京街”美食街,人气也旺了起来。这便是《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到的:“结合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和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加快配齐购物、餐饮、家政、维修等社区居民服务网点。”而这些“补”来的新增商户,就是我国经济中新增的市场主体,不管是“夫妻店”为代表的个体商户,还是大型连锁企业的分店,都能对消费和就业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

日前,全国第二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经验正在推广,推动有条件的地市全部行动起来,另外还要以“布局更优化、业态更丰富、服务更优质、管理更智慧”为目标,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升级版。当无数“小河”充盈活水,“大河”的经济脉动才能强劲。当流动早餐摊升级为智慧餐车,当菜市场化身综合商业体,这些微观层面的创新突破,终将汇聚成推动内需增长、促进经济发展的坚实力量。

(文丨孙诗乔 编辑丨赵静)

相关文章

住建部:城市更新“无体检、不更新”

5月20日上午,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有关情况。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秦海翔表示,此次《意见》的特点之一是“抓体检”。他强调,建立城市体检与城市更新一体化的推进机制。“城市和人一样,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也需要做好城市的体检。”秦海翔说,经

小区大门变通畅,居民称赞“太给力了”

近期,宝钢六村居民区南大门从“堵心路”变身“顺心道”,居民赞声一片“宝钢六村这波操作太给力了”。宝钢六村居民区南大门,坐落在熙熙攘攘的友谊路上,它本应如一条通畅的纽带,承载着居民便捷出行的美好愿景,可现实却事与愿违,沦为了居民出行的“堵心路”。出口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隔离带间距小得近乎“亲密无间”

喜报!沈阳市和平区八经咖啡小巷荣获“2025中国咖啡产业特色街区创新奖”

记者5月19日获悉,国际权威行业研究与市场调研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简称“沙利文”)近日将“2025中国咖啡产业特色街区创新奖”颁发给沈阳市和平区八经咖啡小巷,以表彰和平区八经咖啡小巷通过历史文脉活化、业态跨界创新、青年创业生态构建的可持续运营模式,为全国咖啡产业与城

各地如何打好“首发经济”这张牌

首店、首秀、首展、首演……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首发经济近些年在各地掀起消费热潮,成为拉动市场消费的“火车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期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因地制宜推进首发经济,鼓励国内外优质商品和服务品牌开设首店、举办首发首秀首展。首发经济正在成为多地释放消费潜力、提升

“多格合一”,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街道商户占道纠纷,在街区议事会上被商户、居民、城管“三方共议”化解;餐厅油烟扰民矛盾,经党建联席会协调解决,既保住“烟火气”又守住“清新味”;待建工地出现违规停车和居民种菜问题,城管、城建、公安等部门现场办公,三天内完成疏导整治……近期,上海市创新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多元共治为路径的“多格合一”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