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济宁兖州区: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宣传教育 点亮追思“新烛光”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4 10:51:00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4日讯 清明将至,为积极引导广大群众以低碳环保、文明有序的方式缅怀先人,兖州区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宣传教育,点亮追思新烛光,营造出绿色、文明、安全的清明祭扫氛围。

为让文明祭扫理念深入人心,兖州区多部门联合发布《清明节文明祭扫倡议书》,积极倡导鲜花祭扫、网络祭扫、家庭追思会等现代追思形式。各镇街充分发挥基层治理优势,组织村(居)工作人员、网格员深入大街小巷发放宣传手册,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设“文明祭扫微课堂”,用“乡音土话”讲解政策法规,推动文明祭扫理念落地生根。

兖州区还结合实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清明节主题文化活动。不少社区举办“清明寄相思 文明润万家”活动,通过手绘追思卡、云端纪念馆体验、家风故事分享会等形式,让大家在缅怀中汲取奋进力量。鼓楼街道少陵社区居民李大爷现场演示了家庭追思会的流程:“摆上一张老照片,讲讲祖辈的奋斗故事,这种形式让孩子既了解家族历史,又传承了好家风。”

酒仙桥街道邓家窑社区组织开展“踏青寻春缅英烈 传承精神谱新篇”主题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将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教育有机融合。在春意盎然的青莲公园里,大家认真聆听志愿者讲解清明习俗与二十四节气知识,在自然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在公园英烈纪念专栏前,志愿者从英雄事迹分享、革命精神学习两个方面进行宣讲,带领大家学习革命烈士先进事迹,鼓励大家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各中小学校也积极开展“清明祭英烈”主题班会,通过手工制作白花、朗诵清明诗词,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情怀和文明意识。

各祭扫场所纷纷响应号召,通过精细化管理、多元化服务助力文明祭扫理念落地。兖州区烈士陵园精心布置祭扫区域,安排专人维持秩序,引导祭扫者用鲜花寄托哀思。现场还设置了文明祭扫签名墙,不少市民主动签名,承诺践行文明祭扫。此外,陵园推出线上祭扫平台,开设兖州革命烈士陵园VR观看入口,无法亲临现场的市民,可以通过线上献花、留言等方式缅怀先烈。

如今,在兖州区,文明祭扫已蔚然成风,鲜花、绿植成为祭扫新宠,网络祭扫也愈发普遍。文明祭扫不仅成为社会共识,也赋予传统节日新的时代内涵,市民群众以实际行动践行文明理念,在追思先辈的同时,让文明之花常开长盛。

闪电新闻记者 贾鑫 兖州融媒 李雪峰 宋墁 郭庆浩 报道

相关文章

文明有“尺” 行为有“度”④文明行为“小条例” 推动社区“大和谐”

【来源:衡阳新闻网_衡阳新闻】编者按:《衡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自2022年3月1日实施以来,在引导和规范市民文明行为、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为衡阳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供了法治保障。在实施三年后,《条例》迎来首次系统性修订,内容进一步完善,更具时代性和可操作性,明确文明行为规范,

肃北开展“益捡有礼·文明有你”文明实践活动

6月25日,县委宣传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酒泉市生态环境局肃北分局等单位在雪域紫亭文化生态景区开展“益捡有礼·文明有你”文明实践活动。 通过“垃圾换礼品”的方式,调动大家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引导和鼓励居民群众践行文明行为,营造干净整洁的城市环境。活动期间,志愿者们手持垃圾袋,认真清理景区步道

东皋沂评 | 移风易俗:卸下“人情重担”,焕发乡村新气象

在齐鲁大地,一场深刻的文明变革正润物无声地重塑着乡土肌理。山东多地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婚丧嫁娶陋习,以制度创新为犁铧,深耕移风易俗沃土,努力卸下压在百姓肩头的“人情重担”。沂水县的实践,恰是其中一面亮眼的镜子。曾几何时,“重葬薄养”与“天价彩礼”如同两座大山。以沂水为例,一场丧事常耗数年积蓄,婚嫁彩礼

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有哪些新看点?中央网信办解答

5月14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央网信办(国家网信办)副主任杨建文,安徽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钱三雄,中央宣传部文明培育局局长赵树杰,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秘书长赵晖,合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单虎介绍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中新社记者 杨可佳 摄中新网

国网驻马店供电公司开展环境日宣传活动

大象新闻记者 雷刚 通讯员 黄文静 李铭6月5日,在第54个六五环境日来临之际,国网驻马店供电公司开展以“美丽中国我先行”为主题的六五环境日系列宣传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向市民普及环保知识,传递绿色生活理念。活动现场,该公司工作人员通过设立咨询台、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宣传册等方式,向过往群众普及安全用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