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济宁兖州区: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宣传教育 点亮追思“新烛光”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4 10:51:00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4日讯 清明将至,为积极引导广大群众以低碳环保、文明有序的方式缅怀先人,兖州区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宣传教育,点亮追思新烛光,营造出绿色、文明、安全的清明祭扫氛围。

为让文明祭扫理念深入人心,兖州区多部门联合发布《清明节文明祭扫倡议书》,积极倡导鲜花祭扫、网络祭扫、家庭追思会等现代追思形式。各镇街充分发挥基层治理优势,组织村(居)工作人员、网格员深入大街小巷发放宣传手册,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设“文明祭扫微课堂”,用“乡音土话”讲解政策法规,推动文明祭扫理念落地生根。

兖州区还结合实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清明节主题文化活动。不少社区举办“清明寄相思 文明润万家”活动,通过手绘追思卡、云端纪念馆体验、家风故事分享会等形式,让大家在缅怀中汲取奋进力量。鼓楼街道少陵社区居民李大爷现场演示了家庭追思会的流程:“摆上一张老照片,讲讲祖辈的奋斗故事,这种形式让孩子既了解家族历史,又传承了好家风。”

酒仙桥街道邓家窑社区组织开展“踏青寻春缅英烈 传承精神谱新篇”主题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将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教育有机融合。在春意盎然的青莲公园里,大家认真聆听志愿者讲解清明习俗与二十四节气知识,在自然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在公园英烈纪念专栏前,志愿者从英雄事迹分享、革命精神学习两个方面进行宣讲,带领大家学习革命烈士先进事迹,鼓励大家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各中小学校也积极开展“清明祭英烈”主题班会,通过手工制作白花、朗诵清明诗词,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情怀和文明意识。

各祭扫场所纷纷响应号召,通过精细化管理、多元化服务助力文明祭扫理念落地。兖州区烈士陵园精心布置祭扫区域,安排专人维持秩序,引导祭扫者用鲜花寄托哀思。现场还设置了文明祭扫签名墙,不少市民主动签名,承诺践行文明祭扫。此外,陵园推出线上祭扫平台,开设兖州革命烈士陵园VR观看入口,无法亲临现场的市民,可以通过线上献花、留言等方式缅怀先烈。

如今,在兖州区,文明祭扫已蔚然成风,鲜花、绿植成为祭扫新宠,网络祭扫也愈发普遍。文明祭扫不仅成为社会共识,也赋予传统节日新的时代内涵,市民群众以实际行动践行文明理念,在追思先辈的同时,让文明之花常开长盛。

闪电新闻记者 贾鑫 兖州融媒 李雪峰 宋墁 郭庆浩 报道

相关文章

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20年前在浙江工作时提出的“两山”理念,已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重访浙江安吉县余村,看到村里的变化后欣慰地说:“余村现在取得的成绩证明,绿色发展的路子是正确的,路子选对了就要坚持走下去。”答卷,

中央纪委披露多个家族式腐败案例:郑小燕与丈夫、弟弟、妹妹、女婿等8名亲属共同涉案

8月12日,《中国纪检监察报》刊发“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系列综述”之《查改治贯通严防家族式腐败》以及《重庆以系统思维构建家风建设长效机制将清廉家风深度融入廉洁文化建设》两篇文章。文中指出,一些领导干部权力观异化、亲情观扭曲,既没有管好自己,也没有管好家人,把公权力当成为家庭谋利的工具,并点名了多位“

持之以恒推动生态保护修复

生态保护修复是人类对受损或退化的生态系统采取的一系列干预措施,旨在恢复其生态功能、提升生物多样性、重建生态平衡,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过程是对自然的修复,也是对人类发展方式的深刻反思与调整。从本质上说,生态保护修复是对“山水林田湖草沙”这一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性治理,强调各生态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

弘扬文明新风 汇聚文明合力——乌鲁木齐市第二届市民文明巡访团开展集中巡访活动

新疆网讯(记者郭军鸽 王丽娜 王磊 贾梦妍 牟敏 唐红梅 史传芝 盖煜)倡导诚信经营、节约粮食、文明上网,宣传文明养宠、移风易俗,劝导不文明行为……连日来,乌鲁木齐市第二届市民文明巡访团成员深入主次干道、广场公园、商业街区等地,身体力行地倡导文明新风,共同营造人人讲文明、处处有文明的浓厚氛围。持续凝

沈晓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强调,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高质量发展路子

25号,省委书记沈晓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致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全国学联二十八大重要贺信精神,研究我省贯彻意见;听取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审议有关文件。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把实现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