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款创新产品亮相2025中国国际机床展
2025-04-22 08:50:00
机床,又称工业母机、工具机,是制造机器和机械的装备。21日,全球最大规模的机床工具展览会在北京举行,多款国产创新产品在展会上亮相。这次展会以“融合创新 数智未来”为主题,共有来自31个国家和地区的2400多家机床工具企业亮相。从数千家机床企业展示的展品中,记者注意到,我国机床产业取得了多领域突破。一

我国成功发射天平三号A星02星
2025-04-03 18:04:00
4月3日10时12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天平三号A星02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新华社发(王亚鹏 摄)(责编:刘洋)

我国首个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测实验一期建成并实现首光观测
2025-07-13 14:07:00
△阿里原初引力波观测站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悉,近日,由该研究所牵头在西藏阿里地区海拔5250米的山脊上建设的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测实验一期(AliCPT-1)建成,并实现了首光观测。这是我国首次开展原初引力波探测实验。实验成功获取了月球和木星辐射的150GHz频段清晰图像,标志着我国在原初引

挑大梁!一季度北上广等7省份进出口占外贸总值四分之三
2025-05-02 15:30:00
新华社北京5月2日电(记者邹多为)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主要外贸省市勇挑重担,发挥各自优势,展现出较强的支撑带动作用。据海关统计,一季度,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北京、山东、福建7大省份合计进出口7.78万亿元,呈持续增长趋势,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四分之三,实打实起到了挑大梁作用。对于一季

让“工程师红利”持续释放——我国工程科技人才队伍发展壮大有力支撑高质量发展
2025-04-06 20:38:00
宇树机器人惊艳“亮相”、DeepSeek引领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潮流……高水平创新成果竞相涌现,背后是高水平人才队伍的支撑。人才是第一资源。当前,我国工程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质量水平持续提升,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强力赋能。外媒评价:中国的“工程师红利”正产生巨大回报。“工程师红利”如何助力中国式现代

机器鱼“潜入”鱼群 我国科研团队研发超可爱的新型柔性机器人→
2025-08-16 00:38:00
目前,我国智能机器人发展迅猛,应用场景也不断拓宽。机器人能不能上天下海,去解锁更多领域呢?我国科研团队日前发布了最新研究成果,新型柔性机器人可在数千米的深海与鱼儿为伴,游弋自如。海洋的鱼群中,一条仿生机器鱼悄悄潜入,它动作轻盈,身体摆动自如,鱼儿们也放下了戒备,与它共舞。这就是由哈尔滨工程大学科研团

绿电占比达98%,我国首个大型锂钠混合储能站投产
2025-05-25 07:49:00
今天,我国首个大型锂钠混合储能站——南方电网宝池储能站在云南投产。宝池储能站占地面积有5个足球场大小,装机容量达到400兆瓦时,每年可调节电量5.8亿度,相当于27万户居民一年的用电量,其中绿电占比高达98%。(央视新闻)

我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七号
2025-04-11 06:59:00
北京时间2025年4月11日00时4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七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卫星主要用于开展多频段、高速率卫星通信技术验证。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69次飞行。(央视新闻)

“双万兆”为人形机器人产业筑牢网络底座
2025-08-19 09:41:00
8月17日,全球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参赛主体的综合性赛事——“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落下帷幕。在这场科技盛宴背后,“双万兆”网络成为加速人形机器人走向全面商业化的坚实底座。当人形机器人与人类舞者协同共舞,当万名观众同时刷起视频直播,考验的是网络通信的保障能力。不仅如此,在

潮声丨十载追双星,天问意何为
2025-05-29 07:22:00
潮新闻客户端 执笔 王晶 肖暖暖 摄影 王嘉楠2025年5月29日凌晨1时31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夜幕笼罩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轰然苏醒,赤金龙焰伴随着震彻山谷的咆哮,撕破大凉山的寂静苍穹。飞行约18分钟后,这枚“金牌火箭”成功将承载着行星际探索使命的天问二号探测器送入深空走廊。此后,探测器太阳翼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