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房产赠予需要什么证明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0 19:31:13    

赠予房产的证明通常需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部分:

赠与协议

明确指出房产是赠与给特定一方的,而非夫妻共同财产。

协议应由赠与人、受赠人及见证人签字,并最好由律师见证或公证。

银行转账记录

如果涉及银行转账支付房款,可提供转账记录以证明资金来源。

房产登记文件

房产登记文件上的名字可以作为初步证据,表明房产所有权。

证人证言

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可以提供证言,证明房产是作为礼物赠与的。

书面声明或信件

父母可以提供书面声明或信件,明确说明房产是赠与给子女个人的。

录音或视频

录音或视频可以作为证据,尤其是当记录有父母明确表示房产是赠与给特定一方的对话时。

购买合同和相关文件

如果房产是通过购买获得的,购买合同和其他相关文件可以显示购买者是受赠方。

婚前协议

如果夫妻双方在婚前签订了协议,并且协议中提到了房产的归属问题,这也可以作为证据。

法院判决或调解书

如果房产的赠与问题曾经过法院判决或调解,相关的法律文件也可以作为证据。

示例文档

赠与协议

甲方(赠与人):__________

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

住址:_________________

乙方(受赠人):__________

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

住址:_________________

甲乙双方就房屋赠与事宜达成如下一致协议:

1. 甲方自愿将其所有的位于__________的房屋赠与乙方,乙方自愿受赠。

2. 赠与房屋的四至界邻为:__________。

3. 赠与房屋的房屋所有权证号为:__________。

4. 乙方必须尽心尽力赡养甲方,为甲方养老送终。

5. 本协议经甲乙双方签字后,甲方不得随意撤销。

6. 本协议签订的同时该房的所有权随即转移给乙方。

甲方(签字):__________

乙方(签字):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

公证书

兹证明赠与方(甲方)与受赠方(乙方)于____年__月__日来到我处,在前面的《赠与合同》上签名。上述当事人的行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55条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XX公证处

公证员: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

建议

为了确保赠予房产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签订详细的赠与协议,并请律师见证或公证。

提供充分的资金来源证明,如银行转账记录。

确保房产登记文件上的所有权人变更为受赠人。

获取证人证言,特别是家庭成员的证言,以证明房产是作为礼物赠与的。

如可能,进行房产赠与公证,以确保双方权益得到法律保护。

相关文章

普京宣布临时停火30小时 背后战略考量是什么?

19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下令,在东正教复活节到来之际俄军将暂时停火30小时。对此乌克兰方面表示,如果俄罗斯愿响应美方此前提出的全面无条件停火30天的提议,乌克兰将采取对等回应。俄乌冲突开始至今,今年为何俄罗斯提出停火30小时,俄方的考量是什么?会如何影响冲突走向?俄重视与美关系调整窗口期 不愿因小失大

英国宣布将暂停对89种产品征收全球关税

暂停征收关税的期限将延长至2027年7月文|《财经》记者 邹碧颖编辑 | 王延春4月13日,英国政府宣布将暂时停止对89种产品征收全球关税,以缓解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向全球征税给英国企业带来的压力。就在美东时间4月2日,美国宣布对英国征收10%的基准关税。此外,美国还对铝、钢铁、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征

特朗普称伊朗必须与美就伊核问题达成协议

美国总统特朗普9日说,他已设定最后期限,在此之前伊朗必须与美国就伊核问题达成协议。如果伊朗不放弃核武器计划,以色列可能会带头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特朗普当天在白宫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美伊谈判在即,他已就伊核问题达成协议设定最后期限,但他没有透露具体内容。当媒体记者追问细节时,特朗普说:“我们还有一点时间

泽连斯基:乌技术团队将赴美磋商矿产协议

据乌克兰媒体4月9日晚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当天在记者会上说,乌克兰“技术团队”将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与美方就矿产协议展开磋商。泽连斯基说,与美方的首次磋商是技术性的,乌方愿就准备达成协议的基础进行讨论。他说,乌方团队很可能由乌经济部副部长卡奇卡率领。报道援引外媒消息说,由乌经济部、外交部、司法部和财

蹊跷的理财协议 南京市栖霞区检察官详解案情

【来源:江苏省检察院_要闻】姚雯/漫画夫妻感情破裂,本应好聚好散,却因为财产分割对簿公堂。法院三次审理均未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原告向检察机关申请监督后,检察机关经调查核实,先后通过提出再审检察建议、抗诉,最终为原告争取到维护合法权益的机会。近日,经过5年漫长的诉讼,经江苏省南京市中级法院再审,原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