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国重器传来好消息!江门中微子实验大科学装置正式运行
2025年8月26日,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成功完成2万吨液体闪烁体灌注,并正式运行取数。经过十余年的准备和建设,江门中微子实验成为国际上首个运行的超大规模和超高精度中微子专用大科学装置。在试运行期间首批获取的数据显示,江门中微子实验探测器关键性能指标全面达到或超越设计预期,这将使该大科学装置能

为盐碱地小麦装上“耐盐芯”
近日,中捷产业园区农科所农技专家张卫军(中)和同事忙着对培育的小麦进行室内考种。河北日报记者郝东伟摄沧州市黄骅市中捷产业园区盐碱地里,丰收的旱碱麦已经进仓入囤。渤海之滨,众多科研育种团队以提高旱碱麦单产、增强农民种植旱碱麦积极性、更好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目标,加快优良品种选育,誓为盐碱地小麦装上“耐

唱响新时代“青春之歌”|从-48℃极寒到超60℃高温,新时代火炸药在他们手里“燃爆”!
八十年前,新四军在烽火硝烟中“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以血肉之躯筑起抵御外侮的钢铁长城;八十年后,新时代青年科技工作者甘坐科研“冷板凳”、勇啃技术“硬骨头”,于无声处报效祖国,唱响新时代“青春之歌”——南京理工大学新一代火炸药青年创新团队,正是这奔涌浪潮中一簇澎湃的浪花。这支团队共有68人,其

机器鱼“潜入”鱼群 我国科研团队研发超可爱的新型柔性机器人→
目前,我国智能机器人发展迅猛,应用场景也不断拓宽。机器人能不能上天下海,去解锁更多领域呢?我国科研团队日前发布了最新研究成果,新型柔性机器人可在数千米的深海与鱼儿为伴,游弋自如。海洋的鱼群中,一条仿生机器鱼悄悄潜入,它动作轻盈,身体摆动自如,鱼儿们也放下了戒备,与它共舞。这就是由哈尔滨工程大学科研团

跨越1800公里的“两山”接力 浙江经验在塞北江南开出花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梁亮 邹宸 徐雪纯 钱逸 俞刘东 编者按:从东海之滨到塞北江南,从巴蜀梯田到坝上高原,一颗颗来自浙江的绿色种子,越过千山万水,寻找着共鸣的土壤。当守护的力量与发展的渴望同频共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开出灿烂花朵,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丽画卷,正在神州大地上徐徐展开。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