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微尘”火种传递20余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2 08:11:00    

原标题:在青岛,一个个普通的捐赠人,持续以自己的微光照亮他人的前路(引题)

“微尘”火种传递20余年(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张嫱

阅读提示

20余年里,“微尘”出现在岛城的大街小巷,见证了无数个令人动容的瞬间。如今,“微尘”已成为青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张闪亮名片。

连日来,山东青岛一位“神秘女士”为高校贫困学生捐赠2.5万元善款后匆匆离去的新闻,引发该城市民热议。这不禁让人想到在2004年同样匿名捐款、奉献爱心的“微尘”。20余年里,“微尘”出现在岛城的大街小巷,见证了无数个令人动容的瞬间。如今,“微尘”已成为青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张闪亮名片。

她留下善款匆匆离去

3月5日傍晚19点,青岛大学浮山校区西院保安王加孝像往常一样在岗亭执勤。这时,一位身着黑色长款羽绒服、头戴咖啡色帽子、戴口罩的女士快步走向岗亭。

王加孝回忆,这位女士将一个鼓鼓的包裹塞入值班室外的桌子抽屉,并简短地说:“这是给贫困学生读书用的。”“她什么信息也没透露,就说了两三句话,整个过程不到1分钟。”王加孝说,事发突然,他向女子离开的方向追去,但她走得太快,自己没有追上。

随后,王加孝立即拨通电话,向上级如实汇报。学校安全管理处和教育发展基金会迅速响应,并全程进行了录像监督。经过清点,这笔善款共2.5万元。3月14日,青岛大学微信公众号发布“寻人启事”,寻找这位匿名捐赠者。然而,她却如“微尘”一样,再未现身。

故事并未到此结束,而是迎来了温暖的“续集”。“这件事情让全校师生和校友们深受感动,截至3月20日,跟捐的善款已有10余笔,达六七万元之多。”青岛大学合作发展处处长、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王海荣介绍,这些善款汇总后,设立“学生关爱基金”,面向全校遴选帮扶资助对象。“主要面向家庭经济困难且品学兼优的学生、受重病或灾害影响的学生、孤儿等。”王海荣说。

“寻人贴”评论区里,大家纷纷为这位“神秘女士”点赞。“‘微尘’从未离开”“青岛的土壤就是这样,真的有暖心人物不断出现”……

多位老人捐出遗产或退休金

谈及“微尘”的由来,还要追溯到20多年前。2004年底印度洋突发海啸灾难,一对中年夫妇走进了青岛市红十字会,说要替朋友为印度洋海啸灾区的灾民捐款5万元,当工作人员问其姓名以便开具收据时,他们留下了“微尘”的化名。

这一行为激发了更多爱心人士参与公益活动,逐渐形成了一个“微尘”爱心群体,成为青岛特有的爱心符号。‌

2023年10月20日,青岛市微尘公益基金会的账户收到一笔来自个人的捐款,共1344013.37元。这笔钱非常特殊,因为此时,捐款人赵革已因病离世。

“他生前曾对我说过,捐赠遗产的事情尽量不要让人知道,尽量少给别人带来麻烦。但我后来想,应该让他在自己生长的这座城市中留下一些印迹。”赵革的好友黄女士说。

“这是一笔遗产捐赠,定向用于微尘基金的‘筑梦工程’助学项目。”微尘公益基金会常务理事安妮介绍,赵革去世之前,公证处工作人员曾在病床前为他遗嘱公证。

当赵革如愿化作“微尘”融入大海时,一朵朵善意的浪花正悄然涌动。

2024年6月21日,一笔20万元的大额捐款汇到了青岛市红十字会的公开募捐账户中。

原来,捐款人是一位八旬独居老人,这笔款项是为广西洪灾而捐,老人希望留名“微尘”。青岛市红十字会进一步了解到,这20万元善款是老人攒的退休金。“她觉得自己年龄大了,这笔钱自己以后很可能用不上了,所以一直想捐出来。”工作人员说。

2024年12月,青岛市红十字会办公室迎来一位拄着拐杖、戴着帽子的“老熟人”,90岁的他颤巍巍地掏出一沓现金,坚持要捐给困难儿童。4年来,这位老人以“微光”之名8次捐赠现金,累计达6.5万元。

这些捐赠人恰似接力赛中的一棒,以自己的微光传递着城市善意的火种。

闪耀的城市精神文明名片

2008年8月,国家商标总局正式批复“微尘”公益商标,同年于海波等11位青岛企业家发起成立的微尘公益基金,以儿童“生命、教育、健康”为核心,开展了“阳光少年”等30余个公益项目,17年来汇聚了上亿元的善款,在全国11个省区、20余个地区留下了“微尘”爱的印迹……

在“微尘”的感召下,很多人默默捐款做好事,不留姓名。青岛市红十字会筹资财务部部长陈敏介绍,前些年,青岛市红十字会设置在商场等公共场所的募捐箱内,经常出现上万元的大额捐款。近些年,银行及网上支付系统发展起来,青岛市红十字会的募捐账户里也经常收到大额捐款,青岛市红十字会在2023年上线的小程序,也经常收到很多化名“微尘”的爱心人士的捐款。

“在我们的生活中,其实从来不缺少心怀大爱的人。他们或许只是平凡岗位上的普通人,收入并不丰厚,生活也有诸多不易,但依然愿意在他人需要帮助时伸出援手。”20余年间,安妮见证了无数个令人动容的瞬间——有人在捐赠善款时不留姓名,化身“微尘”;有人不得不“实名捐赠”,当被找到时,他们要求“隐姓埋名”,仅仅留下对困难群体的祝福。

“‘微尘’出现的20余年里,青岛市民持续发扬着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的精神,将慈善变成了一种日常的生活方式。‘微尘’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张闪亮名片,是慈善的温度,更是专属于青岛这座城市的良心。”安妮说。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相关文章

美丽咸宁欢迎您

通讯员 李 刚作为一名从武汉专程赶来参加咸宁半程马拉松的选手,我深刻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咸宁不仅是一座适合奔跑的城市,更是一座值得生活、投资的福地。以下是我对这场全国A1级赛事的切身体验,希望能吸引更多人走进咸宁,爱上咸宁!天然氧吧里的晨跑体验咸宁的清晨,碧空如洗,清风拂面。跑道两旁绿树红花掩

从万里茶道到万里氢能路!南都探秘新晋商的绿色转型创新密码

主营服装、箱包零售业务的上市企业,因为持续布局新能源业务引发外界关注。深交所上市企业赫美集团发布的2024年财报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7亿元至4.1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6500万元至9100万元,上年同期亏损2814.26万元。公告显示,受外部市场环境和消费需求影响,公司商业服

快预约,上海血管外科专家刘军军4月12日到青岛西海岸第二医院坐诊

半岛网4月10日讯 (记者 纪豪杰)4月12日(周六),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刘军军将坐诊青岛西海岸第二医院血管外科。刘军军 副主任医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血管外科第二军医大学普外科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交大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介入中心(北院区)病区副主任,主持完成国

“反诈老陈”回应收入下降:不要看别人的眼光

4月11日,“反诈老陈”在视频中公布了2024年的总收入。根据其晒出的“个人所得税”APP页面显示,他去年收入约为31.38万元,与2023年约34.7万元的收入相比有所下降,较2022年133万多的总收入,下降了超100万。12日,“反诈老陈”发视频回应收入下降,其表示:回复热搜事件,努力提高自己

7大模型通过国家备案!济南逐浪AI何以“行”?

当ChatGPT掀起全球认知革命,DeepSeek以国产大模型之姿破浪而出,人工智能的浪潮正以雷霆之势重构城市发展逻辑。AI的赛道之上,城市之间正你追我赶。谁抢先半个身位,谁就有可能争得发展先机。作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和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工业互联网建设示范区“三区叠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