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暑假怎么过?广东大学生在乡村一线给产业“开良方”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2 15:38:00    

【来源:南方+】

今年暑假,团广东省委持续深化开展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组织243所省内外高校、中职技工学校,15万名大学生参与,比去年增加5万多人。当前,他们正分赴全省各地基层,用专业知识破解乡村特色产业难题,让青春力量在田间地头落地生根。

破解黄立鱼养殖难题

持续高温下,珠海市金湾区红旗镇的鱼塘边暑气蒸腾。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兴’有渔力”突击队的大学生们,正顶着烈日在各采样点穿梭,记录黄立鱼各生长阶段的数据,从清晨忙到日暮。

作为“中国黄立鱼之乡”,金湾的黄立鱼养殖面积占当地池塘养殖面积近四成,但曾因种质不优、病害频发等问题,产业利润长期偏低。

四年前,“‘兴’有渔力”突击队便扎根于此,瞄准产业痛点精准发力。针对种质难题,团队创新研发出以基因编辑为核心的黄立鱼苗,这些鱼苗生长更快、体型更大,良种率达95%、存活率达87%,为产业打下坚实基础。

今年,队员们在走访中发现,病害是制约收益的关键,随即提出“鱼虾混养”新模式。

“黄立鱼嘴小,把虾苗养到5至6厘米再投塘,就能避免被吃掉。”队员赖允杰解释道,黄立鱼生活在水面中上层、虾在底层,混养既能高效利用空间,又能减少疾病爆发。如今,采用该模式的养殖户,年均增收可达三五万元。

扎根在一线,队员们每天实地查看鱼虾生长状况,为渔民提供病害防治指导和风险评估。

“水下图像识别技术能区分畸形鱼,下一步,我们将探索水流、声波等物理参数,来监测鱼类健康,让养殖更科学。”队员闪鼎昊说。

直播引流激活乡村“流量密码”

在珠海市斗门区,另一支青春力量正用新媒体为乡村赋能。岭南师范学院“岭南甄选”突击队忙着开直播、拍短视频,把莲江镇的农特产品、田园风光推到更多人眼前,帮村民打破“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困境。

这支队伍早已在助农领域崭露头角:此前在湛江市徐闻县下洋镇,他们通过直播带动菠萝、香蕉等线上销量增长40%,“莲蓬采摘云体验”更让周边民宿预订量高涨60%,还因此于今年5月斩获第十八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一等奖。目前,有7名队员在毕业后投入新媒体运营与短视频行业。

今年,他们将目光投向斗门区莲江镇,以兴乡青年孵化的山禾文旅休闲田园为核心,深挖乡村文化与产业故事。

“这里风景好、潜力大,就是知名度不高。”突击队负责人林琳说,以新闻传播专业为主的队员们发挥所长,化身 “莲江山禾代言人”,已开展36场直播,吸引超150万观众观看。其中,“走播”带网友“云游”稻田、创意视频打造爆款,成了他们的引流利器。

不止于此,队员们还走访斗门各地,挖掘骑楼、古建筑、非遗文化等资源,计划推出“稻田亲子体验”“自然探索” 等研学方案,以文旅融合为乡村聚拢更多“看得见的流量”。

新媒体技术为乡村文化传播注入了全新活力,来自暨南大学的国“暨”青年乡村振兴实践团也在探索,为惠州市博罗县的特色产业寻路。

这支由全国学生、华侨华人及留学生组成的队伍,涵盖新闻、医学、食品等多专业,聚焦荔枝酒、油茶、中医药等产品,用多学科与国际化视角谋发展。

“既要让好产品走出去,更要帮产业强起来。”该突击队负责人甘佳禾表示,他们正结合专业优势,为博罗特色产品设计品牌方案,推动“小特产”迈向“大产业”。

南方+记者 姚昱旸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

滇池之变:央媒视角下的生态回归与文旅融合新路径

近日,央级主流媒体《经济参考报》深入昆明滇池沿岸,从生态治理、乡村转型、文旅融合三大维度,对滇池流域系统性修复与可持续发展实践进行深度调研报道。文章指出,经过十余年科学治理与生态重塑,“高原明珠”滇池不仅实现水质从劣Ⅴ类到Ⅳ类的历史跨越,更以绿道串联、湿地修复、文化赋能等方式,推动沿岸乡村焕新、业态

资源县西红柿再迎丰产丰收

目前,资源县车田苗族乡迎来了一年中西红柿采收最繁忙的时节。连绵的大棚与露天田间,随处可见饱满鲜亮的西红柿挂满枝头,农户们正穿梭其中,熟练地采摘、分拣、装箱,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作为资源县的传统主导产业和重要经济来源,车田西红柿早在2017年就成功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21年又入选“广西好嘢”品

西峡县丁河镇:举办移风易俗宣讲会,文明新风吹遍乡村

顶端新闻记者 张治中 通讯员 张涵茹近日,南阳市西峡县丁河镇在简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宣讲室举办了一场移风易俗主题宣讲会,吸引了50余名村民代表参与,共同为新时代文明乡风建设出谋划策。此次宣讲会紧密围绕民生话题,直击群众在红白事操办中面临的难题。村干部以《简村村规民约》为依据,通过对比 “薄养厚葬” 的

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十四五”持续为我国奶业高质量发展助力

日前,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十四五”聘期总结考评会在北京顺利召开。“十四五”期间,奶牛体系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服务双轮驱动,推动我国奶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奶牛体系聚焦“中国奶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和示范”“奶牛疾病精准防控及两病净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两大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开展联合攻关,为我国奶业科技

广东援疆同心筑梦绘就幸福图卷

旅游旺季的喀什古城,操着粤语口音的广东游客与维吾尔族摊主讨价还价;街头巷尾,“跨粤山海 奔赴疆来”“珠水润天山 粤新一家亲”的标语在阳光下格外醒目……这些生动鲜活的细节,勾勒出一幅跨越4000公里的山海情谊画卷。2023年4月,第十批广东援疆干部人才接过接力棒。800多个日夜,他们在风沙飞扬中践行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