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清明时节祭英烈 上好行走思政课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18:23:00    

缅怀革命英烈,赓续红色血脉。清明节前夕,郑州科技学院通过祭奠英烈、主题党团日、参观纪念场馆等多种形式,组织师生默哀献花、重温誓词、聆听历史,在祭奠和缅怀英烈的活动中,共同上好“行走的思政课”。

在郑州市烈士陵园,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的师生们手持白菊,列队肃立于革命烈士纪念碑前,鞠躬默哀,向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英勇献身的先烈致以崇高敬意。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郑州科技学院团委开展了“清明祭英烈 青春承遗志”主题活动,组织了180名团员青年重温入团誓词。

一封泛黄的家书、一件破损的军装、一张壮烈的牺牲证明书……在中原英烈纪念馆,郑州科技学院师生们通过珍贵的历史照片、文物和影像资料,深入了解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重温中原大地的革命烽火,深切感受抗战时期中原儿女的浴血奋战和无私牺牲精神。

马克思主义学院选派李琦、赵国喜两名教师现场授课,充分利用红色资源的铸魂育人功能,利用好红色场馆的各种“教材”,在沉浸式教学中,增强“思政课”的感染力。

此外,音乐舞蹈学院和财经学院开展“云祭扫”缅怀英烈活动。音乐舞蹈学院学生登录中华英烈网,在虚拟与现实交融间,与革命英烈们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财经学院搭建线上讨论平台,引导青年学子围绕“新时代如何传承先烈精神”展开讨论,组织学生在视频号、小红书、微博等平台发表原创感言,形成“云祭扫”传播矩阵,深切缅怀革命先烈。(通讯员 李军)

相关文章

一条毛毯和百岁老人的故事

1942年冬,日军对胶东抗日根据地进行残酷的拉网合围式“扫荡”。在反“扫荡”的战斗中,八路军军医亓观光缴获了一条毛毯。此后,这条毛毯跟着亓观光和他的妻子李国元一路从北向南,来到福州。前不久,百岁老人李国元将这条毛毯和另外37件红色档案资料捐赠给市档案馆。这条毛毯背后,见证的不仅是一个家庭的烽火岁月,

元上都遗址: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物印记

初秋时节,元上都遗址热闹非凡,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700多年前,这里就是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草原都城。元上都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2012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元上都城址整体布局分为宫城、皇城、外城、仓库、市场、关厢、客栈等,以皇家宫殿为中心,分层、放射状分布,既有以

长江大学“信·荆楚”团队红色书信映初心,青春脚步量川渝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袁田 冯星雨 吴宇洁 高宇桐 方玉卓) 荆楚向川渝,寻信再出发。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和中共中央作出三线建设决策60周年,7月16日至20日,长江大学“信·荆楚”团队怀揣“一本书”和“一堂课”,从荆州出发,先后寻访四川攀枝花、成都和重庆等

遵义市红花岗区纪念馆社区:在传播红色文化中夯实文明根基

近年来,遵义市红花岗区老城街道纪念馆社区坚持党建引领,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开展红色宣讲,积极引导群众参与社区治理,在传播红色文化中夯实文明根基,探索出一条有温度、见实效的基层治理之路。杨柳街上的深情讲述:八旬老人的红色传承苟德超为市民和游客讲述红色故事。(谭波 摄)“今天,我们讲红军在遵义会议召开期间

蒙古中小学生来红嫂家乡感受中华文化魅力

在临沂客户端讯 游览600年古村、观看沉浸式情景小院剧、聆听红嫂故事、学唱经典歌曲……7月14日,来自蒙古乌兰巴托市的8名中小学生,在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山东红嫂家乡旅游区开展了中华文化体验感受活动。在中国红嫂革命纪念馆,中小学生认真听取了红嫂故事讲解;在百年常山古村小院,学生们饶有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