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小切口”撬动“大民生”——平凉市崆峒区社会救助改革显成效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2 20:18:00    

崆峒区西郊街道开展2025年社会救助领域小切口改革(试点)工作培训会。

两个月前,平凉市崆峒区西郊街道甘沟路社区居民孙丽娜的丈夫突遭意外,导致全身多处骨折,让这个依靠打零工维持生计的家庭陷入了困境。

崆峒区民政工作人员在走访中得知此情况后,通过新推行的社会救助“一次申请、分层审核”机制为孙丽娜家办理了低保,还同步发放了临时救助金7350元。

“这笔救助金就像及时雨,减轻了家里的医疗费用压力,真是太感谢了!”孙丽娜感激地说。

孙丽娜的事例,正是当下崆峒区民政局推进社会救助领域“小切口”改革的生动实践。

今年以来,崆峒区针对传统社会救助办理过程中“反复申请”“反复确认”等痛点,按照“试点先行、全面推进”的工作原则,在全区9个单位先行开展社会救助领域“小切口”改革工作。

“这次改革旨在通过整合资源、流程再造、模式重构等举措,建立‘一窗受理、多维研判、精准施救’的新型救助机制,将传统社会救助‘申请什么项目,审核什么项目’的单一受理审核模式转变为‘一次申请、分层审核认定’的综合办理模式。”崆峒区民政局副局长焦飞介绍道。

在四十里铺镇便民服务大厅,前来咨询政策、办理救助的群众络绎不绝,工作人员水利娟说:“窗口为群众提供城乡低保、孤儿临时救助、残疾人两项补贴、高龄津贴等业务办理服务。业务办理过程中,只要群众提交申请材料,符合政策条件的我们会按流程依次进行办理。”

为确保改革实效,崆峒区民政局构建起“三级联动”服务体系,30名专职协理员开展“地毯式”排查,8名业务骨干驻点指导,9支专业社工团队提供心理疏导、资源链接等延伸服务。同时依靠甘肃省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系统,对红黄蓝三级预警对象实行“一户一策”动态管理,今年累计消除返贫风险点42个。

改革实施以来,崆峒区新增认定低保家庭121户,低保边缘家庭73户,低收入和急难救助同时享受对象13人,临时救助效率提升60%。

“我们将持续优化社会救助服务,以‘小切口’撬动‘大民生’,努力构建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有效率的社会救助体系。”崆峒区民政局局长白宏伟表示。(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丽媛 通讯员 梁璐 刘冰瑜)

崆峒区民政局工作人员走访住户,为居民排忧解难。(本文图片均由崆峒区民政局提供)

相关文章

【甘快看】甘肃突出问题导向立查立改

经济日报兰州4月12日讯(记者陈发明)甘肃省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近日召开会议,提出要高站位、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在学中查、在查中改、在改中提升,切实以转作风树新风的新进展、新成效取信于民、服务于民。甘肃把开展学习教育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省委坚决扛牢

西北首届先进粒子放射治疗创新与临床转化论坛在兰举行

来源:中国甘肃网中国甘肃网4月13日讯 据兰州日报报道 4月12日,西北首届先进粒子放射治疗创新与临床转化论坛在兰州开幕。国内外放射治疗领域顶尖专家、临床学者及产业精英齐聚一堂,共探粒子放射治疗前沿技术,共谋西北肿瘤诊疗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开幕式上,西北妇科肿瘤协作组正式成立;西北首台联影3.0T大孔

“小切口”撬动“大民生”——平凉市崆峒区社会救助改革显成效

崆峒区西郊街道开展2025年社会救助领域小切口改革(试点)工作培训会。两个月前,平凉市崆峒区西郊街道甘沟路社区居民孙丽娜的丈夫突遭意外,导致全身多处骨折,让这个依靠打零工维持生计的家庭陷入了困境。崆峒区民政工作人员在走访中得知此情况后,通过新推行的社会救助“一次申请、分层审核”机制为孙丽娜家办理了低

让青春在基层绽放

“从小在农村长大,我想回家乡为乡村振兴做些事。”2024年夏天,毕业于北方民族大学生物技术专业的张涛,选择回到家乡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回来后的这大半年,张涛在天祝县松山镇人民政府从事支农工作。他每天奔波于乡村,聆听村民们的心声。“基层能够历练自己,尤其是帮村民解决问题,特别有成就感。”张涛说

去年甘肃省财政科学技术支出达到69.2亿元

中国甘肃网4月9日讯据甘肃日报报道(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吴涵)记者从近日召开的2025年全省科技工作会议上获悉,2024年,全省科技系统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强科技行动成势见效、纵深推进。全省财政科学技术支出达到69.2亿元,同比增长18.1%。我省综合科技创新水平较2023年跃升2.9个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