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接近三分之二!世界最大直径水下盾构隧道掘进破千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22:01:00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7日讯 4月7日,随着开挖直径17.5米的“山河号”盾构机完成1000环管片拼装,由济南城市建设集团投资建设、中铁十四局集团承建的济南黄岗路穿黄隧道掘进突破2000米,工程建设“加速”前进。

济南市黄岗路穿黄隧道是济南践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标杆性工程,工程全长约5755米,盾构段长约3290米,采用世界在建最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山河号”掘进施工,长约163米,重达5200吨,搭载了多项领先的智能化装备。

隧道整体呈“V”字形,在掘进至1820米时,“山河号”盾构机抵达隧道最低点,之后将由“俯身向深”到“昂头向浅”转变,对盾构机的性能、姿态、推力等掘进参数的控制和隧道密封性要求极高。同时,“山河号”庞大的“身躯”也使“俯身向深”到“昂头向浅”的转变难度倍增。

为了确保“山河号”盾构机能够平稳地完成这一转变,项目依托丰富的施工经验和先进的技术理念,提前进行了周密的计划和准备,对盾构机的各项性能进行了严格的检测和调试,动态进行维保检修,确保其在掘进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稳定的状态。中铁十四局济南黄岗路穿黄隧道项目盾构经理薛永超介绍:“我们掘进人员实行24小时不停工三班倒作业,时刻保持有三名盾构机长、一名机电领班在机在岗,紧盯掘进参数和姿态变化,实时检查盾构机运行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掘进方案,最终在黄河深处,安全、平稳地实现‘麒麟抬头’,并始终将沉降控制在毫米级。”

隧道采用单洞双层创新设计,相较于常规双洞隧道,节约地下空间的同时,可节约投资15%。但也带来了内部结构工序多、作业空间狭小、工序交叉复杂等多重问题,尤其是箱涵两侧回填、基座、立柱、上层车道板等内部结构同步施工,需要大量器械、人力,在施工协调上难度大大增加。

“对此,我们多次召开施工调度会,以保障盾构掘进为主线,持续优化施工组织设计。”中铁十四局济南黄岗路穿黄隧道项目高级工程师周祥介绍,项目不断完善隧道施工调度沟通机制,利用浇筑间隙等协调盾构材料运输,创新性设计上层车道板浇筑移动式液压台车,可实现内部结构与盾构掘进同步推进,在内部结构施工提速大干关键时期,保障盾构机正常掘进不受影响。

截至目前,项目团队已攻克超深基坑开挖、盾构机超宽部件城市运输、浅覆土始发、交叉作业频繁等施工难题,驾驶“山河号”盾构机平稳穿越一级水源保护地沉砂池等多个风险源,创造了月进尺426米的17米级盾构掘进的世界纪录。目前隧道盾构掘进已接近完成总长度的三分之二,预计将于年底实现盾构隧道贯通。

济南市黄岗路穿黄隧道建成后,将助力济南主城区与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互联互通,有力推进起步区建设全面提速,促进济南从“大明湖时代”迈向“黄河时代”,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闪电新闻记者 贾方政 通讯员 赵荣发 肖雨 报道

相关文章

观察|数百亿元投资“请柬” 重庆“三企”联动打造开放新引擎

打造内陆开放综合枢纽,是重庆“两大定位”之一,更是重庆以一域服务全局的时代使命。近年来,重庆持续放大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发展等战略叠加优势,全力打造内陆开放综合枢纽。重庆国有企业作为“主力军”,连日来动作频频,先是召开推进会,亮成绩立目标,服务推动内陆开放综合枢纽建设

上海乐高哪个项目最好玩?人多吗?晒不晒?首日小游客告诉你

山钢集团一项目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6月27日,全省科技大会在济南召开。莱钢银山型钢牵头完成的“钒氮微合金先进钢铁材料绿色制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凭借突破性创新成果,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锚定山东省“十大产业”战略布局,依托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携手东北大学、山东兖矿智能制造有限公司组建全产业链创新联盟,构建起从基

肥西经开区创新产业园即将完成首批交付

大皖新闻讯近年来,合肥市坚持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三位一体”全链条布局,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7月2日,大皖新闻记者来到肥西经开区创新产业园EPC项目实地探访,据了解,该产业园项目旨在打造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的城市标志性名片,服务区域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项目分为A、B、C三个区域

庆城县开展“汛期农机安全操作”主题宣传活动

近期持续性强降雨天气频发,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峻挑战,也对农业机械的安全使用与维护保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这一情况,庆城县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田间地头开展以“汛期农机安全操作”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工作人员通过现场讲解、发放资料等形式,向农机合作社和农机户们详细介绍汛期农机安全操作内容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