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6万志愿者沙海种树 中国移动甘肃公司5G黑科技护航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1 12:22:00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程健 通讯员 张深惟 田永斌

当数以万计的生态志愿者在腾格里沙漠边缘挥锹播绿时,一场看不见的“信号保卫战”正在同步上演。甘肃移动以科技创新赋能千年治沙工程,在流动沙丘间架起数字天路,让每株“云认养”树苗都生长在5G信号的守护中。

“请到民勤种棵树”公益活动现场

“一部民勤志,半部治沙史”的古老谚语,正在被新时代的科技力量改写。这个镶嵌在巴丹吉林与腾格里两大沙漠之间的生态要塞,自3月15日起,迎来今春最大规模植树公益行动——“请到民勤种棵树”,一时间6万余人次志愿者如候鸟迁徙般涌入沙海,在甘肃移动构建的“数字防护网”中,展开人与自然的史诗对话。

面对沙漠腹地突增的通信需求,甘肃移动闻令而动,第一时间组织10名技术专家成立应急通信保障突击队,实施现场通信网络保障。

这次保障甘肃移动亮出了5G黑科技:依托亚太6D高通量卫星架起了“超级基站”,通过全天候毫米级波束对星技术,应用多频段动态功率优化算法,为现场提供峰值达800Mbps的5G通信服务,同时应用自主研发的双链路智能切换系统,实现70ms内网络无缝切换,智能运维平台实施7×24小时网络质量监测,隐形守护每棵树苗茁壮成长。

甘肃移动现场通信保障

“手机信号比胡杨树还顽强!”来自广东的一名志愿者通过5G网络直播时惊叹。

她不知道的是,距植树点3公里外,甘肃移动工程师刚完成24小时极限施工:为确保网络覆盖不留盲区,突击队实施了偏远区域“拉远基站”部署,一体化应急通信柜在昼夜50℃温差、大风等极端环境中稳定运行,4G/5G双网编织出直径6公里的信号光环。

此刻,7000名公职人员的视频彩铃正化作“数字种子”,随着每次通话将治沙信念播向远方。

甘肃移动“拉远基站”部署

“这不是简单的网络覆盖,而是生态治理的范式革命。”甘肃移动现场保障专家指出,实时影像回传、环境数据监测等应用,使“智慧治沙”从概念走向现实。

当种树动态可追踪、治沙成果可量化,全民参与的绿色行动便有了清晰的科技坐标系。

黄沙与信号塔共舞,铁锹与光纤同频。在这场跨越时空的生态接力中,甘肃移动以“硬核科技+柔性服务”的创新组合,正在书写“数字治沙”的新范式。

当沙海渐次染绿,那些穿梭在基站间的蓝色身影,正与万千志愿者共同构筑着数字时代的生态长城。

相关文章

新编历史京剧《凉州辞》兰州首演

奔流新闻讯(记者张艾萍)作为2025年度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9月5日至6日晚,新编历史京剧《凉州辞》在兰州成功首演。此次演出由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指导,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甘肃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甘肃省京剧团有限责任公司演出。该剧同时获得甘肃省艺术基金扶持,以魏晋南北朝

滇池之变:央媒视角下的生态回归与文旅融合新路径

近日,央级主流媒体《经济参考报》深入昆明滇池沿岸,从生态治理、乡村转型、文旅融合三大维度,对滇池流域系统性修复与可持续发展实践进行深度调研报道。文章指出,经过十余年科学治理与生态重塑,“高原明珠”滇池不仅实现水质从劣Ⅴ类到Ⅳ类的历史跨越,更以绿道串联、湿地修复、文化赋能等方式,推动沿岸乡村焕新、业态

“为健康加油 为生活添彩”鲁花·海报邻里文化节走进鲁能领秀城

海报新闻记者 刘娇 报道七夕余韵未远,巧意传情,邻里相系更深情。8月30日,“为健康加油 为生活添彩”鲁花·海报邻里文化节走进济南市市中区鲁能领秀城。本次活动由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主办,大众网·海报新闻承办,鲁花集团冠名,并得到了济南市市中区十六里河街道办事处、市中区十六里河街道秀和社区居民委员会及

孟津黄河湿地发现400余只黄胸鹀 创区域监测记录新高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吉小平 通讯员 郭准 邢子烨湿地秋来风景异,候鸟到此无归意。8月26日,孟津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监测团队在例行巡查中,于核心区内发现427只世界极危物种黄胸鹀集群活动,刷新该保护区自建立监测体系以来的单次观测记录,成为我国北方湿地黄胸鹀种群恢复的重要实证。作为雀形目鹀科的

志愿者爱心汇聚 情暖黄花甸敬老院

近日,北京大名公益中心赴岫岩黄花甸镇区域性中心敬老院开展了爱心捐赠活动,为老人们送去衣物等生活用品,传递爱与关怀。据了解,该公益中心长期聚焦老年群体关爱,在了解到敬老院物资需求后,迅速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发起捐赠倡议,得到社会各界积极响应。爱心人士纷纷捐赠闲置干净衣物或全新生活用品,工作人员对物资细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