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12万名老人被骗2亿元!检方揭开“降糖神药”背后骗局→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20:01:00    

电视里“专家”信誓旦旦保证“半年根治糖尿病”,热线那头的“指导老师”嘘寒问暖,快递送来的“特效药”包装精美……谁能料到,这竟是一场针对全国12万老年人的精准诈骗。近日,最高检发布“检察机关加强民生司法保障”典型案例,其中就有江阴市人民检察院办理的这起申某某等人诈骗案。

老人万元求医反被骗

“吃了这药,红烧肉随便吃!”广告里,“糖尿病康复患者”的现身说法让王大妈心动不已。她拨通热线,电话那头的“周老师”语气关切:“阿姨,再不治疗可能会失明!”随后推荐了一款声称“治愈率达98.63%”的特效药。

服药期间,康复指导中心一直和王大妈保持着联系。“对接的指导老师级别一个比一个高,还对我嘘寒问暖。可吃了几个疗程不见效,指导老师又建议我加上中药包辅助治疗。”就这样,王大妈花费近万元先后购买了“活力源片”和“特研1号”“特研5号”套餐,收到的却是无商标标识的“茶包”状药粉。服药后血糖纹丝不动,所谓的“专家”却不断升级套餐,直到她报警。

300人团伙的“精准收割”战术

随着调查深入,犯罪网络逐渐浮出水面。主犯申某曾是广告公司老板,她发现老年健康领域“商机无限”,便拉拢丈夫谢某组建了300余人的“专业”团队,分化出热线组、数据组、核单组、销售组、售后客服组等部门。

据悉,犯罪团伙先在电视和网络上投放虚假广告,再对打电话来咨询的受害人进行“精准”服务:冒充“一对一指导老师”回拨给受害人,夸大病情和药品疗效。被害人信以为真后,犯罪团伙再虚构“半价补贴”等活动,让被害人以为自己享受到了优惠。等到寄给被害人的药品显示“已签收”,犯罪团伙还以指导用药为名,哄骗被害人继续购买辅助中成药。据谢某交代,成本100元的胶囊能卖到2980元,辅助中药包套餐利润高达20倍至50倍。

1.15亿赃款追回,主犯获刑14年

“犯罪团伙缺乏专业医学资质,虚构糖尿病康复中心及康复指导老师的身份,根据专门话术夸大被害人病情,诱骗被害人高价购买不具有治愈功能的低价药品、保健品。既造成被害人财产损失,还延误被害人疾病治疗。”江阴市检察院检察官吴佳伟介绍。

经查,从2020年4月至2023年2月,以申某、谢某为首的380余人诈骗团伙,瞄准老年人求药心切的心理,对全国12万余名被害人实施诈骗,涉案金额达2亿余元。由于被害人众多,又分布在全国各地,警方通过抽样取证,核实了300余名被害人,涉案金额180余万元。

“每追回一笔钱,就可能挽救一个老人的晚年。”吴佳伟介绍,通过认罪认罚制度督促退赃,目前已为受害老人追回1.15亿元。

近日,经江苏省江阴市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诈骗罪分别判处被告人申某、谢某有期徒刑十四年、十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百万元、七十万元。此后,检察机关分批次起诉了近200名被告人。

江阴市检察院重大刑事犯罪检察部主任盛艳:

患病后一定要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医,遵医嘱用药。老年患者朋友如遇大额消费,一定要多和家里商量,家人也要对老年人加强关心关爱。同时我们呼吁广告播出平台本着对老百姓负责任的态度对所宣传的产品进行实质性审查,主管部门也应当加强行业监管,引导经营者合法经营、规范市场,共同守护人民群众的药匣子和钱袋子。

(文中受害人均为化名、图片均来自江阴市检察院)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子钰 通讯员 盛艳 费宇佳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一键拨通网格员 摔倒老人获救治

本报讯(记者 李晓琳)“多亏了你及时赶到,太谢谢了。”6月25日,姚村镇北邵村网格员致电独居老人乔大娘询问情况时,老人深表感谢。事情发生在几天前,当时,乔大娘突然摔倒腰痛难忍,情急之下,她通过手机上设置的快捷拨号功能,一键拨通网格员电话,被网格员及时送医,转危为安。6月20日早晨7时许,网格员梁雅婷

南昌1、2号线地铁延长线6月28日开通运营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全媒体记者孙沐雨、实习生万思雨报道:25日,南昌地铁1、2号线延长初期运营新闻发布会举行,发布会上正式宣布,南昌地铁1、2号延长线于6月28日(本周六)上午10点18分开通初期运营。1号线北延线,直抵昌北机场站,紧密连接昌北国际机场、昌九高铁及公交枢纽。2号线东延线,精准接

旬阳市构元镇:家医“签”守,照亮残疾人幸福之路

本报讯(通讯员 陈子苗)秦巴山脉的晨雾还未散尽,一辆印着红十字的白色医疗车已碾过碎石路,在蜿蜒山径上划出一道流动的银痕。在旬阳市构元镇开花村卫生室前,蓝白相间的临时诊区如魔术般支起,家庭医生指尖的血压计刚搭上老人的臂膀,袖带充气的“滋滋”声里,丈量的不仅是162/98mmHg的数字,更是山区乡亲们被

赤峰一人高空抛物被批捕,DNA锁定痕迹

自去年年底,克什克腾旗某小区的居民就饱受“高空炸弹”困扰,深夜时常有酒瓶从天而降砸坏楼下停放的多辆汽车。警方介入调查后,通过比对酒瓶上的DNA,最终锁定了嫌疑人为18楼住户张某。当真相揭晓时,他的作案动机却让人哭笑不得……故事要从爱喝酒的张三(化名)说起,张三的父母平日里对他的饮酒行为进行了严格限制

驾照吊销偷摸开车,被罚过4次还不长记性,这次“进去”了

近日,淄博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周村大队依托科技赋能与合成作战机制,在重点隐患驾驶人精准查缉专项行动中取得显著战果,成功查获一名第五次在驾驶证吊销期间违法驾车的“失驾”人员田某,有效清除了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根据上级推送的“近一年以来涉证违法2次以上重点人员”名单,周村交警大队合成警务实战指挥中心迅速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