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珠海驻高州曹江镇帮扶工作队:点亮乡村振兴“幸福小舞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10:35:00    

近日,“幸福小舞台,想唱你就来”为主题的系列文化活动在广东省高州市曹江镇高凉墟的挨酿坊举办。活动由珠海驻曹江镇帮扶工作队队员、珊阁村第一书记史超领衔策划,珊阁村与先觉村携手举办。

活动当晚,在珊阁村干部吴小梅热情洋溢的主持中,晚会拉开帷幕。

活动现场 舞台上,村民们自编自演的节目形式多样,歌声激昂、舞姿欢快,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乡村振兴的希望。史超原创歌曲《追梦》将晚会推向高潮,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与欢呼。

晚会现场

“00后”村民刘龙少用手机记录下“珊阁姊妹合唱团”演唱《将冰山劈开》的精彩片段,准备上传至短视频平台。“过去总觉得农村妇女唱歌是‘咿咿呀呀’的,没想到经过专业指导后,她们的歌声竟然如此铿锵有力,肯定能在抖音上火起来!”刘龙少兴奋地说。

珊阁村民代表、“姊妹合唱团”队员霍少平感慨:“能在村委会接受免费歌唱培训,已经让我们感到非常幸福,如今还能登上舞台,用歌声和舞姿赞美家乡,这种感觉太美妙了!我们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对基层群众的关怀,希望这样的活动能长久举办下去。”

史超表示,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是帮扶工作的职责所在。为确保活动效果,他创新推出“配套计划”:组织观后交流、建立演出联络群、培养村级文艺骨干、制订后续培训及演出计划,让文化成为乡村振兴的催化剂。

“文化下乡不仅是送演出,更是搭建平台,激发村民的文化创造力。”史超说,“通过这样的活动,乡村不仅‘有戏’,更聚了人气、暖了人心。”

文 | 记者 钱瑜

图 | 受访者供

相关文章

滇池之变:央媒视角下的生态回归与文旅融合新路径

近日,央级主流媒体《经济参考报》深入昆明滇池沿岸,从生态治理、乡村转型、文旅融合三大维度,对滇池流域系统性修复与可持续发展实践进行深度调研报道。文章指出,经过十余年科学治理与生态重塑,“高原明珠”滇池不仅实现水质从劣Ⅴ类到Ⅳ类的历史跨越,更以绿道串联、湿地修复、文化赋能等方式,推动沿岸乡村焕新、业态

西峡县丁河镇:举办移风易俗宣讲会,文明新风吹遍乡村

顶端新闻记者 张治中 通讯员 张涵茹近日,南阳市西峡县丁河镇在简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宣讲室举办了一场移风易俗主题宣讲会,吸引了50余名村民代表参与,共同为新时代文明乡风建设出谋划策。此次宣讲会紧密围绕民生话题,直击群众在红白事操办中面临的难题。村干部以《简村村规民约》为依据,通过对比 “薄养厚葬” 的

平均年龄70岁!济南老年合唱团街边自发开唱,百余人同唱红歌气势恢宏

8月30日上午9点,济南体育中心东侧、玉函路旁,微风拂过路边的绿树,带来阵阵清爽。当天,这里格外热闹——英雄山合唱艺术团的团员们身着整齐的服装,手持歌谱,一首首红歌的激昂旋律在此回荡,引得过往市民纷纷驻足聆听,有的还不自觉地跟着旋律轻轻哼唱。“刮风下雨也来,唱红歌是我们的爱好,唱歌让我们精气神更加足

新华视点|科技扎根田野间 多地探索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近期,多地立足资源禀赋与技术优势,探索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各地通过“产学研”协同、科技育种、智慧种植、特色产业培育、生态改良等多元模式,推动农业生产向生态化、智能化、产业化转型,绘就农业现代化发展新图景。■“产学研”协同 构建有机旱作生态循环链近年来,山西农业大学山西有机旱作农业研究院采用“高校+

一块石匾唤起一段抗战记忆,山东宁阳日军侵华罪证见证浴血抗战史

初秋的宁阳,凤仙山北麓的陈美庄透着几分静谧。村委会办公室里,一块青灰色石灰岩石匾静静陈列着。90厘米长、35厘米宽的石匾上,"宁阳县东庄镇陈美庄兴亚楼,皇军队长筱利道,县警队长李广谦、第9区自卫团团长马德恩监修"的字迹清晰如昨,落款"民国三十年"的刻痕里,藏着一段不该被遗忘的苦难与抗争。一块石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