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市民向《惠州日报》反映,惠城区龙丰街道共联村附近惠新大道(仲恺往江北方向)旁一山坡下,每天都有不少市民前来接水当作生活饮用水,水质安全存疑。另外,部分取水者在惠新大道路边随意停车,存在交通安全隐患。对此,惠州日报记者进行了走访。
不少市民在惠新大道(仲恺往江北方向)石芽头山路段边坡上接水,车辆随意停放在路边。惠州日报记者钟畅新 摄
现场走访
周边有“边坡危险”警示,但取水者络绎不绝
3月12日至4月7日期间,记者多次来到市民反映的取水处走访。该取水处位于惠新大道(仲恺往江北方向)石芽头山路段的边坡,此路段安装了隔离护栏,但护栏有多处损坏,取水者可以从破损处“钻”过,进入旁边的人行道。人行道上有一段两三百米长的铁皮围挡,围挡外侧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写着“边坡危险 禁止入内”的警示牌。铁皮围挡有多个缺口,人员可以进出,取水者正是通过围挡缺口进入人行道旁的边坡取水。
围挡外侧有“边坡危险 禁止入内”警示牌。 惠州日报记者香金群 摄
记者进入围挡内部,看到边坡上“伸出”许多塑胶管,出水量大小不一,水正是从这些塑胶管流出来,排到山坡下的水沟。
年过半百的谢先生带着4个大小不一的塑胶桶前来接水。他家距离取水点不远,这几年他每周都开车前来取水。“一周三五桶,用来煮饭、煲汤和泡茶。”谢先生说,“感觉这水很不错,我们一家人用起来都挺放心的。”
但也不是所有取水者都放心。记者发现,有的水量较大的塑胶管内已经长出了青苔,前来取水的市民有的自带白色纱布或者过滤网用于过滤。“把杂质过滤一下应该会好点,毕竟是野外的水。”市民林先生说,他也曾担心水质问题,但又觉得“如果有问题,应该不会有那么多人来接水吧”。
记者采访期间,前来取水的人络绎不绝,有的甚至带了大大小小十几个桶来取。市民陈先生告诉记者,以前这里只有几处取水口,人多的时候需要排队等候。去年上半年,边坡上突然多了很多塑胶管,“不管白天黑夜,都有人来取水。”
对于取水处的铁皮围挡和“边坡危险”的警示,不少取水者都表示“没太在意”“应该没什么事”。
取水者车辆随意停路边,存在交通安全隐患
记者留意到,不少取水者都是开车过来的,有的骑电动自行车前来,有的开小轿车或货车来,大多把车停在惠新大道边上。
惠新大道为城市主干路,2020年8月建成通车,双向8车道设计,直接连通仲恺高新区和惠城区,平时车流量较大,车速也比较快。记者走访发现,取水路段的人行道设有三四百米长的隔离护栏,且设有“全线禁停 违停拍照”的警示牌。
附近路段设置了隔离护栏,并有“全线禁停 违停拍照”等警示牌。 惠州日报记者刘豪伟 摄
不少驾车经过此路段的市民认为,由于取水路段为右急弯路段,如果车辆随意停靠路边,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部分市民、网友通过网络平台反映,该路段违停车辆存在阻碍交通的情况,每次开车经过时都要提高警惕。网友“乐起”说:“刚好在弯道,有视野盲区。虽然加了隔离护栏,但好像不太起作用。”
不过,现场部分取水的市民却抱有侥幸心理,认为“惠新大道路面比较宽,车辆打开双闪灯停在路边,应该没什么大问题”“我们上下车的时候会小心一点”。
各方回应
市市政园林事务中心:
排水管道为降低滑坡风险而设,建议不要取水饮用
边坡上为何会“伸出”许多塑胶管?这些管道有何作用?记者采访了惠州市市政园林事务中心。
“这些管道是为了降低边坡滑坡风险而安装的。”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3月,该中心日常巡查发现该边坡存在滑坡风险。为确保边坡稳定安全,该中心根据专家意见采取了相关措施对边坡的安全隐患进行整治,完善边坡排水系统,增设深层排水斜孔。通过排水斜孔及时排出边坡内部积聚的地下水或雨水,减少土体中的孔隙水压力,降低边坡滑坡风险,市民群众现场看到的塑胶管即为该边坡排水孔的导流管。
这些水来自哪里?该负责人表示,来源暂不可考究。据分析可能来自山区雨水富集渗流、地下水(暗河)渗流、红花湖库区蓄水通过地下裂隙渗流等。
该中心已对该处边坡实施围蔽,并设置警示牌,提醒市民不要在该处逗留,防止边坡出现滑坡风险时危及人身安全。
针对部分市民群众无视警示以及巡查人员劝告、频繁破坏安全围挡取水的情况,该负责人提醒,惠新大道车辆多、车速快,取水者车辆违法占道停车严重影响该处交通正常通行,存在交通安全隐患。另外,该处水源水质情况不稳定不明确,建议市民不要将泄水孔排出的水体作为生活饮用水。
该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该中心将继续对边坡进行监测,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措施,消除安全隐患,确保边坡稳定,同时将会同属地政府和交通管理部门,对该地段加强监管,保障市民群众的安全。
交警部门:
采取视频抓拍和不定期巡查等方式严管相关路段
“希望广大车主不要随意违停,以免给自己和他人交通出行带来不便。”惠州交警部门提醒,在城市快速路上随意停车是严重违法行为,影响其他车辆和行人正常通行,极易造成交通拥堵和引发交通事故,造成不可估量的生命财产损失。接下来,交警部门将采取视频抓拍和不定期巡查等方式,对相关路段进行严格管控,以确保道路交通安全、文明、有序。
共联村:
多次对取水群众进行劝离,但效果不明显
记者来到惠城区龙丰街道共联村委会了解到,多年以前就有人在此处取水,自从惠新大道通车后,前来取水的人更多了。
“取水的地方挨着惠新大道,车流量比较大,车速也较快,以前曾发生过交通安全事故。”共联村委会一位工作人员说,龙丰街道办和共联村委会也曾多次组织工作人员对前来取水的市民进行劝离,提醒他们注意安全,但效果不明显,希望上级相关部门加强管理和宣传,增强群众的安全意识。
延伸阅读
Ⅱ类地表水需经处理才能饮用
从地图上看,市民取水的边坡距离红花湖水库大坝直线距离为1.2公里左右,那么这里的水质情况到底如何?日前,记者与惠州市水质检测综合服务有限公司采样人员来到现场采样。该公司对采样的水进行了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
惠州市水质检测综合服务有限公司采样人员现场采样送检。惠州日报记者香金群 摄
记者从检测报告中看到,此次检测的项目共39项,包括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和水质金属元素含量相关项目等。检测结果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所检项目检测结果符合标准要求。
这也就是说,此次采样送检的水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规定,依照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将水质标准分为五类。
野外的水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是否表示可以直接作为生活饮用水饮用?“野外的地表水,即使达到Ⅱ类标准,还是需要经过过滤、沉淀、消毒并检测合格才能烧开饮用。”惠州市水质检测综合服务有限公司技术人员介绍,野外环境复杂,开放状态的水质很容易受动植物或人为的污染,此外水中包含的成分复杂,甚至可能含有致病细菌和寄生虫等,仅凭肉眼很难观察出来。特别要注意的是,遇到下雨地表水的情况更复杂,建议不要取用。
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香金群
采写 惠州日报记者香金群 骆国红 刘豪伟 周智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