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莫高窟里 毫厘之间坚守匠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1 08:24:00    

央视网消息:每年各种假期,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都是旅游目的地大热门。这里的壁画与彩塑技艺精湛、风格多样,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的多重样态,也见证了古丝绸之路沿线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对话。然而,历经千年,不少文物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损和病害。如何让这些千年珍宝延续生命?“文物医生”又需要哪些技能?

他是刘涛,年过花甲后,他更加注重锻炼,几乎每天都要遛弯,他也会主动帮助妻子承担更多家务,买菜、做饭。但是,当他推开莫高窟的大门后,他是资深的文物修复专家,他的双手可以打败时间,延续历史。

莫高窟55号窟内,退休后又被返聘的刘涛依旧坚守在一线,和徒弟们一起对窟内起甲、地仗层脱落、酥碱等多种病害的壁画进行修复。

敦煌研究院里,每一个文物修复师都有一个自己的百宝箱,刘涛的箱子里藏着的近百种工具中很大一部分都是自己动手制作的。刚工作的时候,修复并没有什么专门的工具可用,大家就针对病害到处找,自己动手做。三十多年来,他反复琢磨尝试,才攒下这满满一箱。注胶他用医用针管加上洗耳球来精准控制滴量,除尘他用最软的羊毛款腮红刷,至于木质、铁质的修复刀,他做了上千把,不断地精益求精。

方寸之间,精雕细琢。日复一日、从早到晚的“面壁”修复孤单、枯燥,绝对称得上是最考验耐心的工作之一,但对刘涛来讲,“面壁”是一种肯定,谁都不能拿修文物做实验。他也是从帮工、学徒一点点练一点点干,技术成熟后才获得“面壁”的资格。只要站在这,他就不允许自己有一丝怠慢,除尘、注胶、粘结、按压……屏着呼吸,这双手小心翼翼。

营建于宋代的55号洞窟壁画面积超过500平方米,单是脚手架就搭了五层,洞窟里,免不了攀上爬下,大家仰着脖干,弓着腰干,甚至还得躺着干。

文物修复 “零失误”守护莫高窟

从上世纪40年代起,一代代知识分子远赴大漠深处,接续守护敦煌石窟,住土屋土炕,用土桌煤油灯,喝苦咸水,爬“蜈蚣梯”,靠镜面折射借光临摹研究壁画。在极其艰苦的物质生活条件下,敦煌研究院的文物工作者坚守于此,代代相传,做了大量的工作,让荒芜之地逐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典范。

责任和热爱,让刘涛最终没能离开,也让一批又一批守护者留在了这里。刘涛说,自己的师父正是大国工匠、被誉为我国“文物修复界泰斗”的李云鹤先生,他的身先士卒和耳提面命深深地影响了自己。

每一件文物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因此修复工作不允许出现任何差错。必须“零失误”是刘涛记在心里39年的文物修复第一准则,这条“铁律”,也成为他教给徒弟们的第一课。

和师父李云鹤一样,刘涛带徒弟时,也是话少做得多。

如今,敦煌研究院的文物修复团队从最初的4个人已经发展到今天的上百人,越来越多新的生命力加入到这片沙海绿洲中,年轻人占比超七成。

修复,要一毫米一毫米干。时隔30多年,刘涛对当时的每一处修复细节都如数家珍。

一个窟,十个窟,现在,刘涛已经不记得自己到底修复了莫高窟多少个洞窟了,但走在窟区,看着一排排的洞窟,他都觉得亲切。

如今,随着敦煌石窟壁画的保护与修复的技术和理念不断发展和完善,“长久保存、永续利用”或可成为现实。特别是近二十年来,壁画保护在基础研究、平台建设、技术规范、病害治理和技术辐射等方面均取得得到快速发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来源: 央视网

相关文章

求是专访 | 如何讲好抗战故事、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来源:求是求是专访如何讲好抗战故事、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访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负责人《求是》杂志记者 许华卿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7月7日上午,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仪式暨《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开幕式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截至目前,

暑假怎么过?广东大学生在乡村一线给产业“开良方”

【来源:南方+】今年暑假,团广东省委持续深化开展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组织243所省内外高校、中职技工学校,15万名大学生参与,比去年增加5万多人。当前,他们正分赴全省各地基层,用专业知识破解乡村特色产业难题,让青春力量在田间地头落地生根。破解黄立鱼养殖难题持续高温下,珠海市金湾区

2025年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在四川开幕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体义7月5日上午,由国家文物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共同主办的2025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二届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在四川省泸州市开幕。河南省文物局组织的河南选手也参加了本次大赛。本次大赛参赛选手数量创新高,是首次在南方地区举办。共设6个比赛项目,分别是

以法治力量守护文明根脉,《山西省文物保护条例》7月1日起施行

以法治力量进一步激发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6月18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省文物局有关负责人深入解读《山西省文物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颁布施行后,我省于2005年制定的《山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办法

非遗正青春!2025年淄博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圆满举办

6月13日,2025年淄博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齐传承—文化遗产进校园”走进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活动圆满举办。本次活动主题为“让文物焕发新活力 绽放新光彩 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正青春”,通过非遗展演、成果发布、学术讲座与实地观摩,全方位展现淄博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生动实践。 本次活动由淄博市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