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宜城王集镇:致富带头人带头种豌豆 开启增收新门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8 17:08:00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邬玲玲 张尚东 曹春燕 李文玲)宜城市王集镇庞居村村民胡韶会4年前回乡创业,种起了豌豆,不仅为老乡们提供了就业,还带动30多户村民一起种植,开启了增收新门路。

4月16日,在王集镇联合村的一片15亩豌豆种植基地里,翠绿的豌豆挂满枝头,看起来十分诱人。50多名工人正忙着采摘、打包成熟的青豌豆。

“今年大概种了80亩豌豆,1亩田产量在800斤左右,价格在1块4上下,比种小麦收益要高。收购的老板就住在我们当地,一采摘好就可以直接发走。”胡韶会一边指挥工人们采摘,一边跟记者介绍。

2021年,在外打工十几年的胡韶会看到了家乡的巨大变化,在哥哥的鼓励下回到家乡,承包百亩土地,种起了碗豆,并在第一年就获得了不错的收益,这也增加了他继续种植豌豆的信心。

“豌豆适应性强,像我们种在树林下都可以,而且种植成本低,生长周期短,见效快。豌豆收起来了还不耽误种玉米、花生、红薯等农作物,土地利用率比较高。”胡韶会说。

今年是胡韶会种植豌豆的第4年,种豌豆不仅给自己带来了收益,也给周边村民们提供了增收新门路。在他的带动下,周边有30多户村民也种起了豌豆,种植面积达300多亩。同时豌豆的种植、管理、采摘也需要用工,这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就业增收机会。

“采收期间,平均每天的用工量在60人左右,平均每人每天的工资在80块钱左右。”胡韶会说。

对于豌豆产业今后的发展,胡韶会有着自己的梦想。“我想努力提高我们豌豆的产量和品质,带动更多的村民种植,让这个豌豆产业发展更好,成为我们王集镇的品牌产业。”胡韶会说。

相关文章

第一服务2025年中期收益6.84亿元 在管面积7410万平方米

观点网讯:8月28日,第一服务控股公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中期业绩公告。公告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第一服务收益为人民币684.1百万元,与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658.6百万元相比增加约3.9%。其中,物业管理服务收益为人民币504.0百万元,同比增长约7.2

一块石匾唤起一段抗战记忆,山东宁阳日军侵华罪证见证浴血抗战史

初秋的宁阳,凤仙山北麓的陈美庄透着几分静谧。村委会办公室里,一块青灰色石灰岩石匾静静陈列着。90厘米长、35厘米宽的石匾上,"宁阳县东庄镇陈美庄兴亚楼,皇军队长筱利道,县警队长李广谦、第9区自卫团团长马德恩监修"的字迹清晰如昨,落款"民国三十年"的刻痕里,藏着一段不该被遗忘的苦难与抗争。一块石匾的"

循化白庄地质灾害避险搬迁进入倒计时

7月23日,从高空俯瞰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白庄镇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点,机器轰鸣、车辆穿梭,建筑工人克服高温奋战在建设一线,157户村民的“新家”已初具雏形,预计下个月首批村民即可开始搬迁,圆梦安居。为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住得安心”,白庄镇党委政府严把工程建设质量关,多次邀请村民代表实地

通讯丨中国青年为卢旺达村庄点亮“希望之光”

新华社基加利7月18日电 通讯|中国青年为卢旺达村庄点亮“希望之光”新华社记者吉莉七月中旬,正值中国高校暑假。此时,在东非卢旺达南方省吉萨加拉地区的村庄里,一群年轻人正头顶烈日、身上沾满尘土,穿梭于一座座土坯房之间。他们是来自香港理工大学的100多位师生,正在为当地村民安装太阳能板和室内照明系统。这

滇池渔村蝶变 旅居画卷舒展

沉寂了数百年的滇池沿岸渔村在昆明打造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的号角声中接连被唤醒,迎来蝶变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推进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开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再次推动渔村一路向前渔村往事盛夏的滇池上空,万里碧空如洗。停泊在晋宁区上蒜镇牛恋村委会小渔村村口的数十艘渔船,从出海捕鱼的工具变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