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茅盾文学奖得主李洱沈阳直言:文学不在流量,读书贵在吃透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8 09:57:00    

在沈阳市第十七届全民读书季启动之际,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北京大学教授李洱做客沈阳,分享他创作《应物兄》的心得,同时与读者交流有关读书的问题。李洱坦言,读书不意味着要读很多书,但每读一本都要读透,这样更有意义。

论文学

AI时代文学写作更有意义

谈到当下文学的意义,李洱表示,新媒体时代,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影视、短视频来获取信息,文学的价值可能不那么引人注目。但文学从来不仅仅是传播简单的信息,它是对横穿古今的问题发言,对文明发言。它的价值从来不是立竿见影的,不是靠点击量取胜的。“不论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小说还是电影,最终归结为我们如何认‘人’,我们所从事的所有工作的最终目标就是追求人的幸福和解放……”李洱说。

对于AI时代的到来,李洱表示:“文学就是一代代的诗人、一代代的作家,对这个民族的思维、这个民族的语言,进行悄悄地改变。文学的作用不是立竿见影的,它是潜移默化的,它在默默地起作用,尤其到了现在所谓的AI时代,AI可以写很多作品,写的一些短篇小说或者诗歌可以到85分,甚至说能达到95分。即使这样,写作仍然有意义,且文学的意义变得更为突出,文学的反省功能,突然加强了,变得突出,你和文字之间直接建立起了联系。这是我写出来的,这是从我生命中流出来的句子,对写作者自己意义太大太大了。”

对于当下盛行的网络文学,李洱曾戏称其为文学的“卡拉OK”,李洱说:“据我所知,最好的网络文学作家,自己是不看网络文学的。他看的和我们一样,是传统作家的作品,整个文学的滋养来自传统文学。与我们不同的是,他比较早地看到了网络的特点,知道书写工具变化的重要性。”

谈读书

读书时需要停下来思考

李洱爱读书是出了名的,他自己也称自己“读的书实在太多了,也读了很多诗,很多剧本”,除了广泛吸取中国文学的营养,他还喜欢读加缪、哈维尔、博尔赫斯等外国文学家的作品,被评论界称为“以才学入小说”。李洱作品中虽然到处都是知识点,却绝不是“掉书袋”式的,而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充满了智慧、意趣和画面感。

谈及对当下阅读的观察,李洱的观点是“不需要读很多,而要读透”。他说,选几部好作品读就可以了,我们今天所有人读的书比孔子、老子、庄子都多,但他们寥寥几部著作影响几千年。“既具有永恒性,又具有当代性,这样的作品才能够传下来。我们要读一些好作品,而且读任何作品,一定要跟当代联系起来。读书重要的是读好书,把书读好,读透。”

李洱表示,现实摩擦心灵的震撼需要用文字描述,真实的感受需要用语言去描述,这是文学的生命,也是人生的意义所在。很多人在读书的过程中会有一些知识障碍,书中用的很多知识都是小学初中课本的内容,可能很多人没有掌握。看到这些不熟悉的知识一定要去查一查,了解一下。查完之后你就会发现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又回到了过去,如果有这种阅读感受的话那也是很舒服的。

文学的知识功能是不能忽视的,一部作品如果在阅读的过程中能让读者停下来,有片刻的停留去思考,这个想的过程就是曾子说的“吾日三省吾身”的意义所在。

谈到青少年阅读,李洱表示,青少年在阅读上可以读一些比较通俗易懂的经典作品,比如狄更斯、巴尔扎克、雨果的作品,这些作品翻译得很棒,这些作品所反映的现实可以和当下形成一种观照,作品中的人道主义精神和英雄主义情结都对学生们有帮助。

说“应物”

“应物”观照人们处世之道

2018年底,李洱80万字长篇《应物兄》一经问世,便受到文学界的高度关注,其与众不同的价值迅速被识别出来,使得专业读者兴奋不已。《应物兄》围绕济州大学儒学研究院筹备成立和迎接儒学大师程济世“落叶归根”两件事,以“应物兄”作为轴心人物,上下勾连、左右触及,相关各色人等渐次登场,描绘了一幅丰富多彩的当代社会特别是知识分子的生活画卷,于2019年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李洱说:“作家把一个人写活了,人们常常就会把这个人与作家本人的生活联系起来。这是作家的写作给读者带来的幻觉。‘应物兄’肯定不是我。我写的也不是某种具体的人,具体的高校。”

谈及《应物兄》长达十三年的创作历程,李洱坦言其中不乏艰难困阻。写作过程一度极不顺手,他甚至还怀疑,这部小说会不会永远也完成不了。为填充丰满知识分子的生活世界,《应物兄》融合了儒学、道学、佛学、西方哲学等丰富庞杂的各类知识,全书字数曾达两百万字。

谈及“应物”的态度,李洱表示,“应物”关系到人的是非得失、出入进退,观照着人们的处世之道。在当今世界中,人们应如何与自己、他人乃至社会相处?针对这一问题,李洱也给出了自己的回答。他坦言,在纷繁复杂的时代,人们会面对许多黑暗和痛苦,应对的方式通常有两种:成为黑暗体制的一部分,或者成为发现并留存黑暗体制中的微光。李洱所期待的知识分子的“应物”方式自然是后者,人们需要了解痛苦和黑暗,更应当时刻保持警惕,反复思考、勇敢质疑不合理的现实暗影,从中挖掘出隐含的希望,并坚持贯彻这份光亮。

《沈阳日报》2025年4月28日8版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盖云飞

编辑:王沛霆

责任编辑:王远

相关文章

老北京拆迁户,坐拥5套回迁房,五一前到上海喝顿酒让其颠覆认知

导语:老北京拆迁户,坐拥5套回迁房,五一前到上海喝顿酒让其颠覆认知!焦大爷是老北京人,从小在胡同长大,吃了一辈子苦到了晚年赶上幸福生活,去年老爷子家里拆迁了,自从他媳妇嫁过来当地就嚷嚷拆迁,盼星星盼月亮总算赶上拆迁了,焦大爷一家6口分了5套回迁房,而且位置都在三环里面,他和老伴住一套,儿子一家四口住

茅盾文学奖得主李洱沈阳直言:文学不在流量,读书贵在吃透

在沈阳市第十七届全民读书季启动之际,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北京大学教授李洱做客沈阳,分享他创作《应物兄》的心得,同时与读者交流有关读书的问题。李洱坦言,读书不意味着要读很多书,但每读一本都要读透,这样更有意义。论文学AI时代文学写作更有意义谈到当下文学的意义,李洱表示,新媒体时代,越来越多的人通

信阳市浉河区民权街道红太阳社区:开展“全民反诈共建平安”反诈宣传活动

为有效提升辖区居民的防诈意识,增强识骗、防骗能力,全力营造全民反诈的浓厚氛围,4月27日,信阳市浉河区民权街道红太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郑州银行在附小路开展反诈宣传活动,将反诈知识送到居民家门口,筑牢社区反诈防线。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早早地搭起了宣传台,拉起了醒目横幅,摆放好各类反诈宣传资料。

甘肃省博物馆五一劳动节主题少儿活动报名开始啦!

春风送暖,花香四溢,在这充满活力的五月,我们迎来了属于劳动者的节日——五一国际劳动节!为弘扬劳动精神,传承中华民族热爱劳动的传统美德,甘肃省博物馆推出五一主题少儿活动“劳动最光荣,快乐迎五一”,诚邀各位小朋友们积极参与,度过一个充实又快乐的假期!活动详情活动时间:5月1日(星期四)14:00活动地点

让安全知识“开”进千家万户!一份来自湖南消防“移动课堂”的成长独白

【来源:湖南消防】我的名字叫“移动课堂”,是湖南消防为提升群众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创新推出的一种宣教模式。就在前两天,一群市民围着我拍照合影,他们说我“颠覆了传统消防宣传”,可我觉得,自己只是做了该做的事。其实,我“出生”得并不算早。在过去,消防知识传播往往局限于固定场所,或是摆几张展板、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