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为什么企业让人背债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08 11:16:43    

企业让人背债的原因多种多样,以下是一些主要原因:

市场主体行为不规范

国有企业产权关系没有真正理顺,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企业及其工作人员对国有资产责任心不强,从而拖欠债务。

公司制和股份制改革没有走上正轨,一些不符合公司设立条件的经济组织登记为公司,靠贷款维持运营,甚至靠诈骗度日,拖欠债务成为常态。

企业法定代表人及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不明确,导致一些人滥用权力,挥霍和侵吞企业财产。

地方、部门、行业保护主义严重

不同地区、部门、行业的企业之间的债权债务涉及当地利益,保护主义措施导致其他地区、部门、行业的债权人无法行使其债权。

在行政执法、金融和司法部门,地方保护主义表现突出,例如审判机关对外地企业起诉本地企业要求履行债务时,在立案、审理和执行过程中存在阻挠、包庇和拖延等行为。

不正当竞争行为严重

一些企业为谋取自身利益,采用商业贿赂、发布虚假广告等手法推销残次伪劣产品,骗签合同,或借机占领市场、挤垮竞争对手。

这些行为导致受害企业产品积压,陷入危机,不得不靠举债、拖债度日。

职业背债现象

企业通过“包装贷”和“背坏账”的方式,让职业背债人承担债务或不良资产。这些背债人通常被高额利益所驱使,忽视潜在风险,最终可能成为失信被执行人。

企业通过股权转让、资产处置、抵押等方式,将债务转嫁给背债人,从而逃避自身责任。

市场需求和利益诱惑

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企业面临资金周转困难或经营不善的问题,通过更换法定代表人等手段将债务转嫁他人。

中介机构看到“职业背债”的商机,开始招募背债人,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背债人往往被高额回报所吸引。

法律监管缺失

法律层面的监管缺失为职业背债行为的蔓延提供了土壤,企业主利用法律程序的漏洞,借助中介的帮助,完成法定代表人更换,甚至与背债人达成不正当协议。

综上所述,企业让人背债的原因主要包括市场主体行为不规范、地方保护主义、不正当竞争、职业背债现象、市场需求和利益诱惑以及法律监管缺失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企业通过不同手段将债务转嫁给他人,最终损害了债权人的利益和金融市场的秩序。

相关文章

坚决取缔!惠州5月起严查瓶装液化石油气挂靠经营

  瓶装液化石油气在液化石油气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环节均容易出现安全风险,各环节需有严格安全管理。挂靠经营行为不仅严重扰乱瓶装液化石油气市场,也不利于打击“黑气”“黑瓶”。日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关于严厉打击瓶装液化石油气挂靠经营行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5月起将重拳打击瓶装液化石油

吕梁市商务局公告

吕梁市商务局关于开展2025年第二次汽车促消费活动的公告根据吕梁市2025年二季度促消费活动安排,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我市2025年第二次汽车促消费活动有关内容公告如下:一、活动主题“乐购吕梁·活力春夏”二、活动时间2025年4月25日-5月10日,截止日期可根据活动资金限额调整。三、活动内容活动期间

威海银行:金融活水浇灌绿色农业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绿色农业作为一种兼顾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在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威海银行始终将服务绿色农业作为践行“双碳”战略,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聚焦绿色农业转型方向,构建了一套全方位、多层次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为绿色农业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走出了一条生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 儋州科工信局赋能石化新材料产业“加速跑”

儋州市科工信局坚持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作风建设为抓手,将“务实高效、服务为民”理念贯穿工作始终,聚焦石化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政策扶持、精准服务、创新驱动等举措,推动产业规模与能级双提升。为帮助石化新材料企业解决发展中的难题,市科工信局主动作为,深入企业调研。针对奥克化学在环氧衍生物项目中的

稳岗返还、技能提升补贴……这些政策延续实施

记者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了解到,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税务总局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延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惠民政策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延续实施2项稳岗惠民政策举措。一是助力企业稳定岗位。对不裁员少裁员的参保企业继续实施稳岗返还政策至2025年底,中小微企业按不超过企业及其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