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平凉崇信:倾力打造红色美丽乡村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10:22:00    

原标题:崇信:倾力打造红色美丽乡村

中国甘肃网4月14日讯据平凉日报报道(记者 梁明韬)崇信县探索推行“红色景区+康养旅区+产业园区”融合发展模式,倾力打造红色美丽乡村,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聚焦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崇信县在木林乡金龙村实施红军历史场景还原项目,修建雕塑、弹孔墙、革命精神传承景墙等红色场景,充分释放红色元素。优化升级窑洞式纪念馆9孔,新建红色文化长廊,布展红军在金龙村的历史故事,布设红色主题铁艺、小节点、小景观,建成红色教育基地。开展“重走长征路·整装再出发”“红色记忆·云尚木林”等研学活动60余场次,让党员群众触摸红色历史,汲取奋进的力量。

围绕文旅康养、优质苹果等重点产业链,开发红色旅游线路,建办农家乐、烧烤园、茶园等,打造集红色教育、研学体验、素质拓展、休闲游乐为一体的红色文化旅游景区。推行“党委统筹+支部引领+企业运作”模式,采取整合资金、招商引资等方式,建成核桃园、矮化密植苹果园,带动周边群众通过流转土地、就近务工年增收1万元以上。并建办村集体蜂糖汁饮品加工基地,鼓励引导群众发展农家乐、中华蜂养殖等庭院经济,实现村集体和群众“双增收”。

深化“微十条”治理措施和“十户联体”治理模式,组建“红色文化宣讲”志愿小分队,举办“追寻·忆峥嵘岁月”“逐梦·乡贤话振兴”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40余次,吸引1000余名党员群众积极参与,以红色信仰之光焕发出砥砺奋进、筑梦乡村的新时代生命力。

与此同时,实施风貌改造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配套新建公共卫生厕所,对22户农户院落、院墙、围墙、庭院周边及路边田边辅助设施进行统一风格的红色主题特色民居改造,配套栽植黄金槐、金叶复叶槭等绿化苗木2000余株,海棠、蔷薇等花卉1000平方米。因势造景修建微地形5处,全力打造“党旗红、生态优、产业强、农民富”的红色村庄。

相关文章

佛黔协作“加速跑”,雷山乌东村“生态山居”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近日,佛山市政府代表团到黔东南州考察,就进一步推进东西部协作工作进行交流对接。位于黔东南州雷公山腹地,一个曾经隐于深山的小村庄——雷山县丹江镇乌东村,正凭借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生态资源,在佛山东西部协作的持续助力下,快步走向乡村振兴的舞台中央。乌东村云海。乌东村距雷山县城20公里,是一个以苗族为主、多民

滇池之变:央媒视角下的生态回归与文旅融合新路径

近日,央级主流媒体《经济参考报》深入昆明滇池沿岸,从生态治理、乡村转型、文旅融合三大维度,对滇池流域系统性修复与可持续发展实践进行深度调研报道。文章指出,经过十余年科学治理与生态重塑,“高原明珠”滇池不仅实现水质从劣Ⅴ类到Ⅳ类的历史跨越,更以绿道串联、湿地修复、文化赋能等方式,推动沿岸乡村焕新、业态

西峡县丁河镇:举办移风易俗宣讲会,文明新风吹遍乡村

顶端新闻记者 张治中 通讯员 张涵茹近日,南阳市西峡县丁河镇在简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宣讲室举办了一场移风易俗主题宣讲会,吸引了50余名村民代表参与,共同为新时代文明乡风建设出谋划策。此次宣讲会紧密围绕民生话题,直击群众在红白事操办中面临的难题。村干部以《简村村规民约》为依据,通过对比 “薄养厚葬” 的

广东援疆同心筑梦绘就幸福图卷

旅游旺季的喀什古城,操着粤语口音的广东游客与维吾尔族摊主讨价还价;街头巷尾,“跨粤山海 奔赴疆来”“珠水润天山 粤新一家亲”的标语在阳光下格外醒目……这些生动鲜活的细节,勾勒出一幅跨越4000公里的山海情谊画卷。2023年4月,第十批广东援疆干部人才接过接力棒。800多个日夜,他们在风沙飞扬中践行承

北京师范大学开展“大学生教育国情调查”实践项目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焦以璇)今年暑假,1000多名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参与了“大学生教育国情调查社会实践项目”,他们回到家乡开展教育国情调查、用脚步丈量教育热土的同时,也在探寻红色基因的时代脉动、重温峥嵘岁月中的初心使命。2025年暑假大学生教育国情调查社会实践项目围绕教师职业认同、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