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一家五口接连感染,祸首竟是一盘家常菜!专家提醒:警惕无症状感染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5 18:36:00    

近日,广州市海珠区

78岁的陆老伯一家多口人

因接连出现发热、畏寒症状

同时还伴有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就医检查

陆老伯一家最终

被确诊为急性戊型肝炎

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家五口接连感染

祸首竟是未煮熟的猪肝



据了解,陆老伯一家四口

老伯、女儿、女婿、外孙女

一开始以为只是普通的流感

并没有太在意

但一周过后

陆伯的症状加重

浑身无力,恶心、没胃口

更让人担忧的是

他的尿色变得如同浓茶一般


家人见状赶忙把他送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简称:广医二院)求医。检查结果出来发现陆伯转氨酶飙升,最终被诊断为急性戊型肝炎!

VCG41200158781-001.jpg


为弄清楚情况,全家紧急进行筛查。结果,医生发现,陆伯的女儿、女婿、外孙女均检出戊肝抗体阳性,肝功能异常,这意味着他们正处于感染状态;而陆伯的老伴戊肝抗体阳性,肝功能正常,之前也没有畏寒发热等症状,考虑是无症状感染;而其外孙子则没有症状,戊肝抗体也是阴性的。


病情较重的陆伯住进了广医二院感染病科,经积极护肝、降酶、退黄等治疗,病情已逐渐好转而女儿、女婿、外孙女病情较轻,在门诊护肝治疗,均已恢复正常。


那么

这场可怕的家庭感染

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


分析说,猪被认为是戊肝病毒最主要的自然宿主,世界各地均有生食的或未煮熟的猪肝中检测到戊肝病毒的报道。


另外,贝壳类海鲜的腮吸水后,会把水中的病毒过滤并留在体内。如果生食或进食未熟透的含戊肝病毒的动物内脏,以及毛蚶、花蛤等贝壳类海产品,可能引起戊肝。


陆伯家中极少吃海鲜,但有吃过未煮熟的猪肝病史,而且家人中唯一没有感染的小外孙并没有吃。


据介绍,戊肝全称戊型病毒性肝炎,它与甲肝的传播途径类似,主要通过粪-口传播。

VCG211411608975.jpg


医生指出,戊肝有一个让人防不胜防的特点,就是存在无症状感染者。这些人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和正常人无异,但实际上却具有传染性,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将病毒传播给身边人,因此易引发家庭聚集性感染。


另外,戊肝的潜伏期可长达2-9周,等到出现症状时,往往难以准确追溯到感染的源头。



这些症状可能是戊肝信号

别跟感冒搞混了



感染戊肝病毒

初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

但随着病情的发展

可能逐渐出现这些症状

应引起警惕,及时就医排查


  1. 没有呼吸道症状的发热:出现发热,且没有伴随鼻塞、流涕、咽痛、咳嗽,别掉以轻心,未必只是普通感冒发烧。


  2. 异常疲劳:即使一整天都躺着休息,仍觉浑身乏力,提不起精神。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一旦受损,身体能量供应和代谢功能会受影响,导致疲劳感难以缓解。

  3. 消化道不适:出现恶心、呕吐、厌油腻等症状。肝脏病变可影响胆汁的分泌和排泄,进而影响消化功能。当看到油腻食物就感到恶心,或者频繁出现呕吐症状时,排除了胃肠道疾病,要警惕戊肝的可能。


  4. 黄疸:黄疸是戊肝的一个重要症状,通常会经历“尿液呈浓茶色→眼白发黄→皮肤发黄”的过程。如果发现自己或身边人出现这些症状,尽快去医院排查。

戊肝的一个重要症状是黄疸,患者可出现皮肤发黄



这样预防

守住“舌尖上的安全”



医生指出,戊肝其实是可防可控的。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预防措施,就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医生建议,在处理食物时要做到生熟分开,专门准备处理生肉的刀具、砧板,避免生肉上携带的病毒、细菌等污染物产生交叉污染。无论是肉类、内脏,还是海鲜,都务必煮熟煮透。不要为了追求食物的鲜嫩而忽视了健康风险。


对于慢性肝病患者、备孕女性、老年人等高危人群来说,可提前接种疫苗,让身体产生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集体就餐后,发现3人以上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要立即就医,及早明确病因并有效干预。




小坊福利

看推文多多点赞转发

有机会获小坊送出的礼品

坊友们千万别错过!

来源:广州日报

编辑:张翔




相关文章

长泰区:群众“心上事”就是干部“上心事”

闽南网7月3日讯(通讯员 陈玉师 郑晓梅 闽南网记者 张恩培)“真没想到我们提的建议这么快就落实了!”尚吉村的徐大爷感慨道。自驻村以来,国网漳州供电公司派驻长泰枋洋镇尚吉村第一书记林瑞聪就常听老人们念叨缺少娱乐场所。在政策支持下,村委决定将徐氏祖祠改造成幸福院,2月动工,4月13日就揭牌了。如今老人

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门诊公益陪诊服务,让就医更有温度

在医疗资源日益丰富的今天,就医过程中的一些难题仍困扰着不少患者,尤其是老年人、残障人士以及独自就医的群体。为了切实解决这些问题,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门诊聚焦特殊群体就医痛点,开展公益陪诊服务,用专业和温情为患者提供更贴心、更便捷的就医体验,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赞誉。一、全方位贴心服务,解决就医难题公

朝“问”健康丨超一半病人发现即中晚期 警惕“沉默杀手”

 6月15日是世界呼吸日,该健康日的设立旨在促进人类关注呼吸健康,倡导环境保护。呼吸是人类得以生存的首要条件,但因吸烟、空气污染、职业病、年龄等原因,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已经仅次于心脏病、脑血管病和急性肺部感染,是第4位的致死原因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

海南发布夏季预防新冠病毒感染温馨提示

5月18日,海南省疾控中心发布夏季预防新冠病毒感染温馨提示:增强免疫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增强身体免疫力,抵御病毒侵袭。做好个人防护。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脏污的毛巾擦手。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立即洗

28岁准新郎中毒离世!小心,这些常见食源性疾病

5月16日,用户“泗水刘馆长(公益文化)”发布视频称,28岁准新郎马某在15日去世。据大象新闻消息,马某是在返乡筹备婚礼期间食物中毒,最终因病情过重抢救无效去世。28岁准新郎,筹备婚礼期间中毒离世红星新闻记者获取的一份马某病情介绍显示,其于5月8日入院。病情介绍称,患者于2025年4月29日在家中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