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海阳今年打造商业航天发展先导城 从“海之蓝”走向“天之蓝”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09:41:00    

水母网4月11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庞磊 通讯员 姜祥)这个春天,有关海阳航空航天产业的话题热度持续升温。

3月7日,高可靠芯片封装用外壳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和重型液体火箭核心系统研制及其产业化项目进行信息公示,项目建成后将带动卫星制造和火箭生产需求,推进相关企业的生产模式创新。

3月25日,东方航天港集团与海阳农商银行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以服务国家航天战略为引领,共同开启我国商业航天发展新篇章。

3月28日,“汇智聚星,乘丰启航”工业旅游专场推介会在烟台举行,东方航天港航天文旅板块作为国丰集团重点打造的四大主题工业旅游线路之一亮相大会。当日,国丰集团及东方航天港集团与多家旅行社、媒体达成合作意向,计划通过定制化产品、线上线下联动传播,将航天发射的壮丽场景、海洋经济的绿色实践传递给全球旅客。十天后,4月8日,中国海阳航天研学交流会暨海阳航天文旅推介会在东方航天港卫星数据产业园盛大启幕,与会嘉宾现场观摩卫星数据产业园、火箭总装厂房等园区。该项目充分展示出海阳丰富的航天文旅资源和第一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独特魅力。

时下,走进海阳,山海之间,远眺是蔚蓝的大海,环顾是满城的绿,万物竞发,生机勃勃。

政策引领下,厚积薄发。去年,商业航天作为“新增长引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全年十大任务之一,其中,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深海科技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等被重点提及,彰显出国家对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度重视与持续加码的政策支持。这不仅为海阳航空航天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心剂,也让其更具战略纵深和集群效应。

如今,依托完备的产业基础、优越的自然条件以及产业配套、服务保障、技术资金的有机融合,一座崭新的航天城,正在黄海岸边跃然崛起。

海上发射15连捷,累计将89颗卫星送入太空;国内首艘专业海上发射工程船投入使用,发射保障能力大幅提升;“东方慧眼”智能遥感星座加快组网,全球领先的“开放地球引擎”系统平台正式上线,空天信息服务能力逐步形成;2024产业发展大会、空天信息院士专家论坛、东方航天港新能力发布会等系列活动成功举办,东方航天港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从“0”起步,向“1”突破,越来越多的航天企业和项目选择在海阳落户,海阳已初步形成“天上有星、陆上有箭、海上有船”的产业发展核心能力。

绝佳的资源要素打底,也给予了海阳文旅发展的巨大承载空间。为推动“科技流量”向“经济增量”跃升,海阳正致力让航天精神与硬核实力走进大众视野。

在3月28日的推介会上,东方航天港文旅负责人孙语谦满怀信心地表示,将持续深化整合资源与模式创新,不断激活航天文旅新业态,加快打造大型航天文旅综合体,助力烟台打造“工业+科技+旅游”的城市新名片,让城市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更上新台阶。

“未来东方航天港将重点打造航天文旅IP,通过跨界合作发展主题路线和文创衍生品,从‘海之蓝’走向‘天之蓝’,让游客在海阳就能实现与太空的零距离接触。”孙语谦说。

今天的新兴产业,就是明天的支柱产业。去年1月发布的《山东省航空航天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要实施东方航天港引领工程,建设空天飞行试验中心,延伸海上发射组团功能,支持海阳港通用泊位建设。

一项项部署正形成合力,海阳大显身手正当其时。

2025年是海阳东方航天港重大工程建设的第五年。今年,海阳将继续打造商业航天发展先导城。立足海上发射先发优势,持续培强“星、箭、船”三大核心能力,不断增强东方航天港能级;海上发射指挥船开工建设,坐底式海上发射平台年内投用,商业发射公司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提升,争取全年保障发射10次以上;构建卫星垂直产业体系,完成“东方慧眼”星座第一阶段2颗高光谱卫星研制发射,搭建示范服务系统,并启动第二阶段卫星研制;推广“开放地球引擎”系统平台应用,承接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试点任务系统部署,搭建卫星数据交易平台;启动智算中心二期、卫星工厂建设,组建卫星柔性生产线,实现商业卫星低成本、批量化生产……

新的起点,新的机遇。海阳将充分释放东方航天港研究院等科创平台效能,推动东方航天港争创国家级商业航天发射场、全省未来产业科技园。同时,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走好创新之路,让企业在海阳大有可为,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明媚春光里,海阳枕山襟海,逐梦航天。

相关文章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就业工作“三全育人”路径优化探析

随着教育国际化的不断推进,中外合作办学已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兼具国际视野和全球胜任力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之一。就业作为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关系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成效,更关乎民生福祉、经济发展和国家未来。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培养国际化

从东北到岭南:宠物改变的区域经济版图

添一把粮,换一碗水,清理猫砂盆里的结块,或是牵起狗绳在小区里遛狗——这些琐碎动作,构成了城市养宠人的日常。在现代社会,宠物日益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宠物经济正成为中国消费市场中一股不可忽视的新势力。2024年,中国城镇宠物数量飙升至1.2 亿只,67.2%的宠主通过购买获得宠物,购买仍是宠物的主要来源

深夜,我国成功发射!

我国成功发射遥感四十号03组卫星北京时间2025年9月7日00时34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卫星主要用于开展电磁环境探测及相关技术试验。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93次飞行。来源:央视新

资源县西红柿再迎丰产丰收

目前,资源县车田苗族乡迎来了一年中西红柿采收最繁忙的时节。连绵的大棚与露天田间,随处可见饱满鲜亮的西红柿挂满枝头,农户们正穿梭其中,熟练地采摘、分拣、装箱,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作为资源县的传统主导产业和重要经济来源,车田西红柿早在2017年就成功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21年又入选“广西好嘢”品

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十四五”持续为我国奶业高质量发展助力

日前,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十四五”聘期总结考评会在北京顺利召开。“十四五”期间,奶牛体系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服务双轮驱动,推动我国奶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奶牛体系聚焦“中国奶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和示范”“奶牛疾病精准防控及两病净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两大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开展联合攻关,为我国奶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