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寻访抗战老兵:血染的记忆·“90后”对话90后②丨谈友泽:洪泽湖畔“娃娃兵” 行医打仗“家国情”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3 18:10:00    

来源:【淮安日报】

姓 名:谈友泽

出生年月:1931年8月

现居住地:淮安市清江浦区长东街道

履历概况:1944年6月入伍,被编入新四军洪泽湖淮河区队,后进入新四军四师卫生学校学习;学成结业后,回到洪泽湖总队卫生队,随部队在洪泽湖一带打游击、救治伤员,其间经常为周边老百姓看病;新中国成立后,继续坚守在医疗卫生战线,先后做过卫生员、护士、医生、主治医师,并被晋升为副主任医师;1976年6月退伍后,受聘担任安徽省安庆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后请辞返回淮安,受聘担任过原洪泽县医院副院长。

四月的清晨,阳光铺地,春风和煦。我们几经寻访,找到了抗战老兵谈友泽的详细家庭住址,并登门拜访,与老人见面。

现年94岁的谈友泽精神矍铄、口齿清晰,光看外貌,要比实际年龄年轻十多岁,这两年除了听力有些下降外,身子骨依然硬朗。

回忆起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老人能清楚地说出当时发生的事,记得每一位并肩作战的战友……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句耳熟能详的歌词,道出了亿万中国人民的心声,也道出了谈友泽对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最真挚的情感。与谈友泽交谈,老人不止一次感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好日子。

谈友泽13岁参加新四军,当时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娃娃兵”。谈及当年的情形,老人至今记忆犹新——

“1944年6月,新四军洪泽湖淮河区队队长刘兆南在我们家歇脚,问我想不想跟着他去当兵。”谈友泽说,“这话问到了我的心坎上,我当时最羡慕的就是堂哥谈友良能跟着刘兆南当兵打鬼子。”

进了区队,谈友泽连续3个晚上跟着部队打游击,小小年纪却毫不畏惧。“那时候,鬼子白天在村里扫荡,逢人就杀,气势汹汹,老百姓受尽了欺凌。”谈友泽回忆,为了打击鬼子的嚣张气焰,新四军洪泽淮河区队凭借水势、芦苇,采用游击战术打鬼子。

到了第四天,刘兆南把谈友泽拉到一旁,跟他说:“你年纪小,打游击经常跑,我怕你跟不上。你读过书、识字,我送你到卫生队去学医,学好回来,帮伤员包扎伤口,愿不愿意?”谈友泽一点不含糊:“愿意!”

“到现在我都记得,我被送到洪泽湖总队卫生队学医,卫生队队长叫尹秉礼,医生叫那仿,卫生员叫刘础,还有一位女卫生员叫洪步星……”谈友泽告诉我们,在卫生队他第一次目睹了担架上躺着的鲜血淋漓的伤员。“看到那么多血,我有些害怕,但我更恨那些毫无人性的日本鬼子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我下决心一定要学好本领,让受伤的战士可以活下来。”

在卫生队学习不到一周,新四军四师卫生学校开学招生,谈友泽和陈建民、王福祥、孟北栋三位战友被安排到卫校学习。卫校条件艰苦,没有教室,就在大树下上课;没有桌椅,学员们就坐在背包上,垫着大腿记笔记。

“我们学了解剖生理学、药物学、细菌学知识,还有常见的内外科疾病治疗方法,师卫生部齐仲桓部长还来给我们讲过几次课。”谈友泽说,卫生员最主要的职责是在战场上对伤员进行火线救治,为抢救伤员赢得宝贵时间,“实习的时候,看着战友们流血牺牲,我十分渴望上战场,为伤员也为抗战做点什么。”

1945年4月结业后,谈友泽和另外三位学员被尹秉礼带回洪泽湖总队卫生队。谈友泽被安排在一连当卫生员。

卫生员很少摸枪。“急救包、夹板、绷带这些医疗物资就是我的‘武器’。”那时候的谈友泽一直奔忙在抗战前线救治伤员,经受住了枪林弹雨的考验。

“驻扎在盱眙县城的日本鬼子经常开着汽艇和木船往龟山、老子山方向运货。我们连在淮河北岸用步枪、机枪打船上的鬼子,鬼子的机枪也不停地向我们扫射。”在一次战斗中,一位战友被鬼子的机枪打穿了膀臂,鲜血汩汩地往外冒。谈友泽迅速穿越枪林弹雨,跑过去帮战友包扎伤口。谈友泽说:“那个关头,没有恐惧,一心只想救伤员。”

抗战胜利后,洪泽湖总队被改编为大队,卫生队被改编为卫生所。谈友泽从连队调回卫生所,除了给部队战友防治疾病外,还经常给周边老百姓看病治病。解放战争打响后,谈友泽又跟随部队参加战斗,其中包括淮海战役。

临近中午,我们陪老人在小区里晒太阳,阳光洒在他布满岁月痕迹的脸上,安静且平和。老人拉着记者的手说:“现在的好日子,是我们以前不敢想的……”

听着老人的话语,我们心有感触。这种感触,不只是对眼前美好生活的珍视,还有对抗战老兵们的那份发自内心的崇敬。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在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道路上,青年应该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勇于担当,敢于作为。谈友泽老人叮嘱我们:“大家虽然是普普通通的中国人,一样要有家国情怀啊,要奋斗,为国家发展尽自己的力。不管做哪一行,在什么岗位上,都要倾尽全力,做到无愧于心。”

13岁参加新四军,谈友泽努力学习医学知识,冒着枪林弹雨,冲锋在前沿阵地,用手中的急救包救护无数受伤的战友;新中国成立后,他继续从医,救治过无数人;52岁时,他毅然回到家乡,为家乡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离休后,他发挥余热,继续在门诊工作,去学校培养基层卫生人才,到老年大学讲授卫生保健知识……

从战地急救到和平年代,变的是战场,不变的是家国情怀。谈友泽用一生诠释奋斗誓言,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子女也加入了医务工作者行列。这是榜样的力量,两代医者以生命守护生命,用行动书写担当。

作为“90后”的年轻一代,我们是幸福的一代,更应该是奋斗的一代。从谈友泽老人身上,我们学到了“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伟大的抗战精神犹如永不熄灭的灯塔,指引我们奋勇前行。

山河永固,薪火不熄;复兴路上,吾辈必达!

策 划:杜勇清 张 浩

统 筹:李 昱

文 字:潘梦洁

视 频:周 伟 高尚杰

摄 影:李 昱

海 报:李海娇

编 辑:管 艳

责 编:白留伟

本文来自【淮安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相关文章

一键拨通网格员 摔倒老人获救治

本报讯(记者 李晓琳)“多亏了你及时赶到,太谢谢了。”6月25日,姚村镇北邵村网格员致电独居老人乔大娘询问情况时,老人深表感谢。事情发生在几天前,当时,乔大娘突然摔倒腰痛难忍,情急之下,她通过手机上设置的快捷拨号功能,一键拨通网格员电话,被网格员及时送医,转危为安。6月20日早晨7时许,网格员梁雅婷

旬阳市构元镇:家医“签”守,照亮残疾人幸福之路

本报讯(通讯员 陈子苗)秦巴山脉的晨雾还未散尽,一辆印着红十字的白色医疗车已碾过碎石路,在蜿蜒山径上划出一道流动的银痕。在旬阳市构元镇开花村卫生室前,蓝白相间的临时诊区如魔术般支起,家庭医生指尖的血压计刚搭上老人的臂膀,袖带充气的“滋滋”声里,丈量的不仅是162/98mmHg的数字,更是山区乡亲们被

荆州区李埠镇:为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

近日,荆州区李埠镇为全镇65岁以上老年人开展免费体检。本次体检项目涵盖体格检查(血压、身高、体重、视力等)、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B超、肺部DR等方面。考虑到农村老年人居住分散、出行不便,该镇在全镇9个行政村卫生室均设立体检点,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健康服务。体

吃了一块冰箱里的瑞士卷,老人发烧不幸去世,夏天要重视这个“冰箱杀手”

2024 年 12 月,一位网友表示家里老人(67 岁)吃了一块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未过期的瑞士卷之后,开始出现发烧、胃疼和干呕等症状。网友家人带着老人去了三家医院,但都找不到病因,无奈之下在网上发了求助贴,该帖子引起了很多人的关心和关注。几天后,老人终于确诊——感染了李斯特菌。因为失去意识,无法自主

安全守护保平安 敲门行动送温暖

为切实做好辖区安全生产工作。近日,营门滩社区组织网格员开展“三敲门”行动,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入户走访、反诈宣传等工作,织密织牢辖区安全防护网,全力守好节后“安全关”。敲响“安全门 拧好“安全阀”社区全面开展九小场所、出租屋等重点场所摸排巡查工作。网格员们秉持“勤走、勤看、勤了解”的工作作风,对九小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