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供需两侧精准发力 消费市场亮点频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3 20:23:0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0%、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7.9%……根据商务部最新数据,2025年一季度我国消费市场总体实现平稳开局。

近期,各项政策从需求侧和供给侧双向切入,挖掘重点人群的消费需求特点,扩大细分领域的优质供给,进一步优化消费供给结构、提升消费信心,消费市场亮点频现。

■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

今年3月份发布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引导下,企业正通过创新实践加速释放消费潜力。

近年来,山东滨州惠民县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把高端化、智能化、标准化作为绳网产业提速换挡的主攻方向,加快新型绳网研发,打造产业链条全、产品种类多、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绳网产业集群。

■文旅新产品、新业态、新服务,不断激发消费新活力

人间四月,春和景明。各地繁花似锦,人们纷纷走出家门,享受美好时光。露营爬山、骑行运动、游学观展……层出不穷的文旅新产品、新业态、新服务,不断激发消费新活力。

时下,河北省邢台市柏乡县迎来一年中最美的时节,各色牡丹争奇斗艳,吸引了众多外地游客前来打卡。近年来,当地大力发展牡丹栽培种植产业,并通过举办汉牡丹文化节,带动文旅发展。

■“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成效持续显现

今年以来,“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持续发力,带动各类商品销售增长加快,成效持续显现。各地纷纷展开探索,创新举措,让实惠和便利更好触达消费者。

吉林省开设线上线下家电以旧换新专区,开发“废旧家电以旧换新”小程序,推动“互联网+上门回收”业务,覆盖省内县级及以上区域。

■新业态活力涌现,持续激发消费市场内生动力

银发经济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中国银发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4月18日6时35分,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首列黄山方向的“银发专列”从沈阳站驶出。列车满载近800名平均年龄60岁以上的游客,开启为期12天的“诗画江南”之旅。

伴随宠物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宠物经济蓬勃发展。《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城镇宠物数量已达1.2亿只,而宠物精细化养育渐成趋势。

近年来,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持续探索“宠物友好”实践路径,通过宠物艺术展、主题市集、萌宠赛事等活动,打造人宠互动社交新场景,助力“萌动力”转化为消费新活力。

统筹:李杰、王健、李佳琳

编导:王梁

包装:夏勇

配音:蔡紫涵

来源:新华社

相关文章

智通港股早知道|一季度国内出游人次17.94亿 凯莱英(06821)第一季度归母净利同比增长15.83%

【今日头条】2025年一季度国内出游人次17.94亿 同比增长26.4%文化和旅游部发布消息,根据国内出游抽样调查统计结果,2025年一季度,国内出游人次17.94亿,比上年同期增加3.75亿,同比增长26.4%。其中,城镇居民国内出游人次13.18亿,同比增长22.4%;农村居民国内出游人次4.7

杰美特发布2024年报 多维改革落地,重回稳健增长轨道

随着全球消费电子行业逐步走出下行周期,杰美特(300868.SZ)在2024年迎来关键性的业绩反转。4月23日晚间,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7.62亿元,同比增长12.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07.42万元,成功扭亏为盈。自2022年行业进入调整期以来,杰美特在提质增效、业

供需两侧精准发力 消费市场亮点频现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0%、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7.9%……根据商务部最新数据,2025年一季度我国消费市场总体实现平稳开局。近期,各项政策从需求侧和供给侧双向切入,挖掘重点人群的消费需求特点,扩大细分领域的优质供给,进一步优化消费供给结构、提升消费信心,消费市场亮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 儋州科工信局赋能石化新材料产业“加速跑”

儋州市科工信局坚持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作风建设为抓手,将“务实高效、服务为民”理念贯穿工作始终,聚焦石化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政策扶持、精准服务、创新驱动等举措,推动产业规模与能级双提升。为帮助石化新材料企业解决发展中的难题,市科工信局主动作为,深入企业调研。针对奥克化学在环氧衍生物项目中的

稳岗返还、技能提升补贴……这些政策延续实施

记者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了解到,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税务总局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延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惠民政策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延续实施2项稳岗惠民政策举措。一是助力企业稳定岗位。对不裁员少裁员的参保企业继续实施稳岗返还政策至2025年底,中小微企业按不超过企业及其职